一邊是東風集團啓動與長安汽車的大規模重組,一邊是日産汽車瀕臨破産并在與本田合并未果後緊急啓動内部重組——兩大股東都忙于重組,這讓合資車企鄭州日産的前景充滿變數。
一位接近鄭州日産的消息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半年前曾有消息稱,控股方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稱 " 東風有限 ")可能轉手鄭州日産,河南國資将重新接手。" 這消息已經傳了半年,但至今還沒有動作,不知道是不是和東風集團的整體重組計劃有關。" 該人士稱。
作爲日産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鄭州日産的股權在過去三十年中幾經變更。根據鄭州日産官方網站的描述,其成立于 1993 年,最早定位爲輕型商用車公司,2004 年加入東風集團,成爲東風有限的全資子公司,中日雙方股權占比各 50%。公司實行雙品牌發展戰略,擁有 NISSAN、東風兩大品牌,聚焦皮卡和越野型 SUV 車型。
與東風和日産的乘用車合資公司東風日産相比,鄭州日産的年銷量僅是前者的近 1/20, 在東風和日産的合資體系中處于邊緣地位。2024 年,鄭州日産的累計銷量僅爲 39902 輛,連續第三年同比下滑,下滑幅度爲 13.5%,且超過 90% 的銷量來自市場需求有限的皮卡。
業績不佳、産品少以及新能源轉型滞後,都成爲 " 鄭州日産可能被東風轉手 " 傳聞的注腳。上述消息人士稱,鄭州日産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爲東風日産代工,最主要的代工品牌是啓辰,但啓辰目前處于虧損,其在東風體系内何去何從同樣充滿不确定性。
對于鄭州日産的股權變動傳聞,河南省國資委内部人士回複經濟觀察網稱,目前還沒有聽到相關信息。
東風重組的範圍與日産中國業務的新規劃目前尚未有定論,而這些都将是決定鄭州日産前景的關鍵因素。
合資三十年
鄭州日産的起源可追溯至 1948 年的鄭州汽車修理廠,後發展爲河南省屬正廳級國有企業鄭州汽車制造廠,早期以生産北京二汽的 BJ130 載貨卡車爲主,後由于缺乏技術競争力陷入困境,1983 年加入東風汽車聯營公司,更名爲 " 東風汽車聯營公司鄭州輕型汽車制造廠 ",生産客車和特種車輛。1993 年,鄭州輕型汽車廠與日本日産汽車合資成立 " 鄭州日産汽車有限公司 ",最初的股東結構是:鄭州輕型汽車廠持股 35%、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持股 25%(股權後被中信銀行購入)、中信集團持股 10%、泰國三友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持股 25%、日本日産株式會社持股 5%。
由于日産僅持股 5%,其對鄭州日産的技術引入并不積極,導緻鄭州日産合資初期無米下鍋。在此情況下,中信集團于 1997 年全面接管了虧損的鄭州日産。
2003 年 6 月,東風汽車公司和日産汽車公司按 50:50 的股比成立合資公司東風有限,并成立乘用車子公司東風日産,随後将主營輕型商用車的上市公司東風股份(600006)也整合入東風有限。2004 年,東風系收購了中信集團所持鄭州日産股份,鄭州日産随後形成新股東結構:東風股份、東風有限和日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分别持有鄭州日産 51%、28.65% 和 20.35% 股權。東風汽車也成爲日産汽車在中國的唯一合作制造商。
随着新技術和新車型的輸入,鄭州日産進入一段上升期,以 NISSAN、東風兩大品牌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雙線發展。除了最早投産的城市 SUV 帕拉丁,還在乘用車領域推出了東風風度,以及銳骐 6、納瓦拉等皮卡車型,不過市場銷售一般,沒有出現爆款。2010 年,鄭州日産銷量一度達到 10 萬輛,但此後又開始下滑,企業淨利潤從 2013 年的盈利 5.55 億元跌至 2016 年的虧損 3.58 億元。2016 年底,鄭州日産總資産爲 84.51 億元,總負債達 73 億元。
在此情況下,鄭州日産在 2017 年再度變更股權。2017 年 6 月,東風股份以 7.88 億元的價格,将所持鄭州日産全部 51% 的股權轉讓給東風有限,東風有限的持股比例增至 79.651%,正式控股鄭州日産。2017 年 11 月,日産不再直接持股鄭州日産,鄭州日産變成由東風有限 100% 控股的子公司。
2019 年,東風日産将旗下合資自主品牌啓辰導入鄭州日産二工廠生産,該工廠也交由東風日産管理,鄭州日産隻剩下中牟生産基地。不過,啓辰最終沒能成爲東風日産的第二增長曲線,啓辰 2023 年和 2024 年的銷量分别同比下滑 25% 和 30%,在東風日産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已不足 10%。從這一角度來說,鄭州日産對東風有限而言已是投資收益低下的負資産。
合資三十年來,鄭州日産雖然曾抓住皮卡和硬派越野車的市場機遇,嘗試過諸多營銷戰略,但由于産品更新換代周期長、轉型滞後以及市場競争激烈,鄭州日産最終被不斷邊緣化。
前景存疑
鄭州日産的前景和控股股東東風有限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當前,東風有限聚焦乘用車的戰略已經實施數年,在該戰略中,鄭州日産的發展空間受限。
2020 年,日産發布了 "Nissan NEXT" 企業轉型計劃,根據該計劃,東風與日産合資的東風有限此後将專注于乘用車業務。在此思路下,2022 年,東風有限大幅減持旗下主力輕型商用車闆塊——東風股份的股權,将 55% 的股份轉讓給了東風集團,隻留下 5% 的股權,東風股份正式變更爲東風集團的直屬子公司。
目前,鄭州日産雖然實行 " 商乘并舉 " 的戰略,産品包括皮卡、SUV 和專用車,但在銷量上嚴重依賴皮卡。根據乘聯會數據,鄭州日産 2024 年近 4 萬輛的總銷量中,有 3.7 萬輛爲皮卡,在皮卡細分市場排名第六。在乘用車的電動化轉型趨勢中,鄭州日産作爲東風日産 " 代工工廠 " 的身份也不斷被弱化。在新能源方面,鄭州日産目前僅有一款純電動皮卡。
一位曾在鄭州日産任職的汽車業管理人士表示,鄭州日産在東風體系内的定位一直比較邊緣,從車型上就可以看出來,所投放的都不是股東方的最新車型和最先進技術,近幾年更是已經沒有什麽技術投放,這也導緻鄭州日産在整個汽車産業的轉型中處于掉隊狀态。
此外,東風有限自身也處于下滑通道中,因此一直在調整産能布局。2018 年,鄭州日産在常州的分公司出售給東風日産,成爲東風日産常州基地,但該基地已于 2024 年 6 月關閉。與此同時,東風日産鄭州公司也在 2023 年賣給了上汽榮威。2024 年,東風日産銷量爲 72.3 萬輛,同比下滑 12.7%。
不過,鄭州日産對日産汽車來說仍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2025 年 1 月 8 日,鄭州日産下線全新戰略車型 " 硬派新玩家 "Z9,日産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智欣親自爲 Z9 站台,稱 "Z9 爲日産在高端皮卡與越野領域補齊了短闆 "。Z9 誕生在鄭州日産自主研發的 " 全球多元越野平台 " 上,有消息稱,該平台也将生産懸挂 NISSAN 标的皮卡,後續進軍全球市場。
此外,拓展海外業務也是當前鄭州日産的戰略之一,其目前已在蘇丹、埃塞俄比亞、委内瑞拉合作建立了 3 個 KD 組裝工廠。
目前東風集團和日産汽車都身陷重組傳聞當中,其中日産更是面臨破産風險。在日産汽車最新發布的扭虧計劃中,關閉工廠和裁員将是主要的降本舉措,這些舉措将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在此情況下,鄭州日産将不得不進入靠自己 " 豐富商品線 " 的自主發展狀态。
2024 年 5 月,鄭州日産高層變更,來自鄭州日産體系内的孫延偉擔任總經理;原東風柳汽副總經理姚利文任鄭州日産黨委書記。孫延偉表示,未來鄭州日産将以 " 越野化、新能源化、國際化 " 作爲定位展開事業布局,通過豐富商品線和國内國際市場齊發力,2027 年重回 10 萬輛。其中,2025 年的經營目标爲:銷量挑戰 6.1 萬輛,國内市占率 12.3%,出口銷量翻番。
另一個将影響鄭州日産将來發展道路的因素是,河南省是否會重新考量鄭州日産對于本省汽車産業發展的影響。雖然近幾年不少車企在河南建立了生産基地,但河南本省汽車企業實力有限,鄭州日産作爲最 " 資深 " 的合資車企,将來是否會被河南國資再接手,這一可能性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