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10 号展館,這裏聚集了許多新勢力品牌,人流量十分火爆。蔚來和智己最靠近入口,是這裏位置最好的兩個展台。
論知名度、用戶量、話題性,蔚來毫無疑問是強于智己的,按理來說,其展台上的觀衆應該比智己更多。但我看到的景象卻是完全反過來的,智己展台門庭若市,而蔚來展台則是門可羅雀。
智己展台(左)的人氣明顯高于蔚來展台。
跟一位在展台上尬站的蔚來銷售顧問閑聊得知,五分鍾前,智己剛發布了全新車型 LS6,定位與蔚來 ES6 幾乎一樣,但售價便宜了整整 10 萬(預售 23-30 萬)!怪不得人們都跑過去看了,在絕對的價格優勢面前,消費者都誠實得很。
" 那個車跟我們的沒可比性 " 蔚來銷售顧問不屑地說道,"ES6 定位更高,有全鋁車身、還有換電優勢 ......" 他試圖用各種産品點來吸引我,但我隻想知道,如今起售價相差 10 萬元的兩款車,産品力會差多遠?有沒一種可能,售價更便宜的反而還更強呢?
智己 LS6 看起來更像貴 10 萬的那個
兩款車能不能比,當然不能僅看價格了。
從賬面參數來看,兩款車不僅能比,智己 LS6 甚至還更勝一籌,例如在車身長度和軸距方面,智己 LS6 都是更有優勢的。當然,兩者的尺寸差異不是體現在車内空間上,而是在造型風格上。
智己 LS6 可以看作是 LS7 的小号轎跑版,車頂高度壓得更低,跨界味道更濃,與現款蔚來 ES6 那種相對常規的車身造型相比,LS6 估計更能吸引年輕用戶。若要詳細對比兩車的設計水平,我想用蔚來 EC6 來跟智己 LS6 對比更合适,但這裏就不再展開了,在 " 好看 " 這事兒上,大家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斷标準。
車内的差異更爲直觀。智己 LS6 延續了 LS7 的内飾設計,主駕儀表屏與中控屏采用了一體式設計,副駕側也采用了單獨的屏幕,中間控制台還有一塊大尺寸豎屏,整個中控幾乎被屏幕占據。
據了解,智己 LS6 的座艙會融入 GPT 大模型,能利用車内屏幕實現虛實融合的多維場景,創造全新的出行體驗。在智能駕駛方面,LS6 搭載的 IM AD 智駕系統也将具備去高精地圖的 NOA 能力。不過,新車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上的功能都未完全落地,目前也隻能看到它的各種可能性。
除了滿眼的屏幕之外,半幅式方向盤也是 LS6 的一大亮點,盡管這隻是一個選裝配置,但與大量的屏幕搭配起來,科技氛圍确實比蔚來 ES6 強不少。另外,智己 LS6 在座艙工藝上也十分講究,中控和門闆有大面積軟質材料包裹,座椅也配有沙發似的方格形狀設計。
蔚來 ES6 的内飾工藝當然也不差了,但就 " 表面功夫 " 來看,智己 LS6 更像貴 10 萬那個。
800V 高壓平台優勢十分明顯
三電系統性能是智己 LS6 發布會上最爲強調的部分。該車基于智己 iO" 原點 " 高性能智能電動平台打造,最大亮點是具備全域 800V 技術。
純電動車發展到現在,大家逐漸認識到,限制其出行便利性的不是續航裏程不夠長,而是補能效率(充電功率)不夠高。已成爲純電界新 " 卷點 " 的 800V 高壓技術,就是爲了解決這一痛點而生。
要提升充電功率,說來其實也簡單,要麽提升充電電流,要麽提升充電電壓,在高壓平台技術出現之前,車企主要采用提升電流的方案,但過高的電流會帶來許多弊端,例如發熱量飙升、對線束要求高、充電後半段功率下降等。
特斯拉 V3 超充樁采用的是大電流方案,從其功率曲線可見,峰值充電功率隻能在 10%-32% 電量區間維持,電量再增加,功率就會顯著下降。
而高壓平台技術則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它能利用相對更低的電流實現更高的充電功率,在減少能量損耗的同時,線束的截面積可以相應減小,充電功率輸出也會更穩定。
目前采用 800V 高壓平台的純電動車其實不多,能說得上号的隻有保時捷 Taycan、路特斯 ELETRE、小鵬 G9、阿維塔 11 等。這些車型當中,有的隻是名義上達到 800V 标準,實際工作電壓不足 800V,例如小鵬 G9,其最大工作電壓約爲 700V,阿維塔 11 也僅爲 720V。
而智己 LS6 厲害之處在于,其電池、電機、電控、充電系統、熱管理系統等部件的最大工作電壓都可達到 875V,能全域适應 800V 電壓工作環境,官方甚至還将其稱爲 " 準 900V 平台 "。
在高壓平台技術的支持下,智己 LS6 雙電機版最大輸出功率達 579kW,峰值扭矩達 800Nm," 零百加速 " 時間僅爲 3.48 秒,極速超過 250km/h,動力性能明顯優于蔚來 ES6。同樣是 100kwh 的電池版本,LS6 的續航裏程還比 ES6 多出 77km(CLTC 工況)。
在充電效率方面,智己 LS6 最大充電功率達到 396kW,數據上略遜色于小鵬 G9 的 480kW,但同樣能做到充電 5 分鍾補充 200km 續航,這說明了其充電功率輸出更穩定,最大功率持續時間更長,這都是全域高壓帶來的優勢。
技術領先、售價親民,這是用戶的真實需求
由于蔚來一直押注于換電技術,所以在高壓平台技術路線上走得相對慢。據了解,蔚來下一代平台(NT3.0)将全面适配 800V 高壓技術,但該平台旗下的車型最快也要在 2024 年下半年才開始交付,發展步伐比智己、小鵬、阿維塔等高壓平台頭部玩家慢了至少一年半。
當然,蔚來堅持換電路線也是有理由的,綜合補能效率更高是最顯著的一點。
以蔚來第二代換電站爲例,其官方換電時間最快爲 5 分 40 秒(包含泊入泊出),三代站更是縮短至 4 分 4 秒,若更換的是滿電的 100kWh 電池,那相當于 5 分鍾左右補充 600km 以上的續航(蔚來 ES6 100KWh 版 CLTC 續航 625km),效率是 800V 超充的 3 倍以上。
但這種高效率是靠極高的成本投入換來的,車企不僅要在換電站的硬件設施上投入巨大的資金,還要花費大量人力資源去運營維護,更關鍵的是,目前絕大多數換電站都隻能服務己方品牌車型,整個體系對用戶規模依賴度極高,很難形成正向循環的商業閉環。
盡管目前蔚來已将免費換電權益剝離,全系車型已實現變相降價,但各級産品的售價在對應細分市場中依然沒有優勢——在新勢力品牌中型純電 SUV 中,蔚來 ES6 是售價最貴的一台。
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再好的産品、再領先的技術,都必須以 " 親民 " 作爲大前提,尤其是在内卷至極的新能源市場,用戶的關注點已從各種性能參數快速轉移到産品的性價比上。能以更親民的售價給到更好的體驗,才能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
與智己 LS6 相比,蔚來 ES6 最顯著的優勢也許隻剩換電服務,但即便其換電效率再高,也很難形成差異化優勢。畢竟,若用戶真的十分在意補能效率,何不直接選插混或增程式産品呢?
更何況,智己 LS6 在尺寸、設計、動力、智能化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超越了蔚來 ES6,而且還有上汽集團強大的體系實力作靠山,品牌綜合實力是靠燒錢續命的蔚來所不能比拟的。
面對 10 萬元的差價,這兩款 "6 系 " 純電 SUV 該怎麽選,大家估計都心裏有數了。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