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賽道已經越來越冷清,跑在賽道最前面的玩家也難抵寒意。
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 3 月 1 日,Google 旗下自動駕駛公司 Waymo 裁員 137 人,這是 Waymo 在今年 2 個月來的第二輪裁員。兩輪裁員總計裁掉了 8% 的員工。
2018 年,Waymo 估值一度高達 1750 億美元,是萬衆追捧的自動駕駛明星,但目前估值已下滑至大約 300 億美元;自 2009 年 Waymo 誕生到 2022 年,這家公司還沒有裁過員,結果今年 2 個月就裁了兩次。
歸根究底,是因爲圍繞自動駕駛的技術競賽是一場燒錢的馬拉松,但回報卻遙遙無期。
Uber 自動駕駛部門 ATG 在 5 年時間裏,燒光了 25 億美元;通用在 2022 年花了近 20 億美元在 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部門 Cruise 上,并表示預計今年的支出會更多。據 Waymo 前員工及其他行業内人士估算,Waymo 每年開支在 10 億美元以上。
然而,除了杯水車薪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運營收入,自動駕駛公司目前還沒有其他創收的辦法。
随着自動駕駛商業落地受阻,疊加宏觀經濟環境惡化,資本紛紛從自動駕駛賽道撤出,整個行業掀起倒閉和裁員潮:
2022 年,自動駕駛公司 Argo AI 的兩大股東福特和大衆停止對其注資,Argo AI 随後倒閉;自動駕駛配送公司 Nuro 裁員 20%,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圖森未來裁員 25%,國内自動駕駛頭部公司小馬智行在去年被爆出員工數量減半。
寒冬之下,即便是背後站着 Google 的 Waymo 也難逃一劫。
今年 1 月,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啓動大裁員,裁掉 1.2 個崗位,波及大批正在進行中、還沒賺到錢的創新項目。
除了 Waymo,Alphabet 旗下醫療研發部門 Verily Life Sciences 今年 1 月表示,已裁員 200 多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