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彡 P 丨文
首先要澄清一點,雖然我總是複讀《星際 2》裏泰凱斯的台詞:男人,就該幹男人——該幹的事。但我真的不是男酮,也不會粉些合法蘿莉來掩飾 ED 不行。
然而網絡就像童話故事裏的魔鏡。它總是直面人心的陰暗,先人一步洞悉内心深處的混沌,推送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比如 " 黑人辛吉飛 "。
大概半年前,我的 B 站首頁開始出現一個電臀逼人的黑人背影,一身緊身紫色西裝掩蓋不住它的翹挺,從弧度到體積,不斷彰顯着它的存在。
自信的步伐不止能吸引異性,也迷住了同性。配合動次打次的黑人快節奏說唱,短視頻裏的黑人吸引力超越了卡戴珊,成爲新的歐美翹臀屆天王。
—— " 在 B 站刷到黑人辛吉飛是我的不幸 ",實際上,跟我有着同樣困擾的人不在少數。
如你所見,這是一部畫風看起來十分魔性的美式短篇動畫。标題叫《Axel in Harlem》,意思是:哈林區(一個美國紐約的黑人聚居區)的阿克塞爾。
說是 " 黑人辛吉飛 ",跟那個科技與狠活的辛吉飛沒啥關系,隻是單純很像罷了。
這個秃頭絡腮胡的黑人Axel,有着一雙紫色翹圓的逼人電臀。他大搖大擺地走在人行道上,像磁鐵一般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路人表情)
最早的版本其實是一段男酮動畫的預告短片——出自 Animan Studios,一家專注男酮内容的卡通工作室,作品有點 60 年代複古美國動畫的風格。
動畫創作于 2016 年,直到 2023 年才走紅。大概半年前,油管上流傳着一段視頻,說是某中東的電視台信号被黑客劫持,當時在播放男酮動畫。
後來原視頻被人挖掘了出來,成爲了一個歐美網絡 meme。加速播放後配上了一首《Ballin ’》的黑人說唱 BGM,開始在 TikTok 病毒式傳播,
那麽問題來了:《Axel in Harlem》明明是一部男酮動畫,爲啥吸引了那麽多明顯不是其受衆的樂子人呢?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有人可能會說:沒啥原因啊,就是因爲惡搞好笑呗 ~ 畢竟隻要給 " 黑人辛吉飛 " 一段音樂,他就能抓來全網壯丁,2 分鍾的視頻,讓基佬們的領結旋轉不停。
呃,順帶還豐富了 " 旋轉領結 " 的義烏小商品名單。
meme 火了以後,有人從谷歌街景找到了裏面 lenox ave./ 131st st. 路牌原型,是有真實參照的,據說還有人到現場 " 聖地巡禮 "。
因爲是外網梗,對不少國人來說也有些理解門檻。
不過 X(推特)等平台出現的各種重繪和粉絲二創作品還是比較直觀的。通過将不同作品的角色替換到模闆中,讓這個梗的好笑程度上升了不少。
(孤獨搖滾版)
(印度老哥版)
(電鋸人版)
因爲一段魔性動畫,開啓了美尻屆的軍備競賽。
又是抖尻又是把槍,不知道的還以爲是新出的 Nikke。最後每個屁股有兩瓣的角色,都逃不掉二創的魔爪,隻剩下一段動感的黑人電音在腦中回蕩。
流量砸在了 Animan 身上,連帶着作者其他作品也出了圈," 一些 DLC" 借此機會得到更多的傳播,對于小工作室來說算是火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雖然這些卡通動畫通常畫質低劣,情節簡單,叙事首發也不算高明,但也會不時出現一些令觀衆眼前一黑,頗爲先鋒的惡搞鏡頭。
還有被戲稱 " 黑人何同學 " 的男孩。和 Gayboy 庫克通話的他,觀察着黑人辛吉飛的科技與狠活,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讓他一頭紮進勾股定理的世界。
由于原本是外網正兒八經(?)的男酮動畫,很多人不信邪非要去看原版,想知道後續劇情(即使好心人勸告别看),結果一個個回頭都在洗眼睛。
一旦提起之後的場景,每個人都面露難色痛苦不堪,沒人知道他們到底遭受了什麽。但亞文化就是這樣,能在這生存的好漢都是糞坑蝶泳的狠人。
(對不起,我隻敢截圖到胸口,還要打強碼)
在中文互聯網,性與愛,特别是同性間的愛,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禁忌。倒也不是什麽歧視之類——老祖宗的 " 龍陽之好 " 有幾千年曆史了。
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很單純,你不煩我,我不管你。更不用說很多玩男酮梗的人,其實也是葉公好龍,就是圖個好玩。
但事情并沒那麽簡單。" 黑人辛吉飛 " 傳到國内以後,很多人試圖歸類到男酮濃度比較高的 inm 宇宙或者 re 圈子裏,結果卻犯了難。
給沒聽過的朋友簡單解釋一下:
① inm 宇宙→ inm 出自以野獸先輩爲代表的二創文化,傳到國内後經過多年發展包容兼并了傑學(傑哥不要啊)、潮學(潮汕英豪祭)等不同亞文化。
池沼劇情、迫真演技、生草橋段。因爲主要樂子點在于 " 惡搞荒誕 ",屬于非常容易傳播的類型,所以 inm 宇宙一直在擴張。
(因爲跟久保帶人某張照片很像,被狠狠迫害的鈣片演員)
② re 系→ re 的簡稱來自日語的「レスリング」摔跤,第一個片假名「レ」念作 re。最出名的就是香蕉君、已故的比利 · 海靈頓等等,以及相關的哲♂學圈子。
除開入後門的情節外,都比較符合健美肌肉男的陽剛審美,甚至常用素材在一般人看來挺正常(?),就是摔跤類的奇怪動作而已。
雖然在國内的受衆圈子比較重合,但實際上兩者間有着微妙的不同——前者的二創主要以 "BB 劇場 " 爲主,後者主要還是 " 音 MAD",表現形式不太一樣。
"BB" 是 "Blue Background(藍幕)" 的縮寫,主要指那些用藍色背景(方便摳圖)的素材視頻搞出來的二創。也有用其他顔色作爲背景的。
這類二創内容的生産與傳播,一般都會歸類在 " 宅 " 的範疇,跟彈幕網站的用戶重合度很高。彈幕網站嘛,本質就是興趣驅動的社區。
說個題外話。
客觀上由于國内對出版物的嚴格限制,國内二次元圈子是沒有同人文化基礎的。去過國内的同人展,你會發現賣谷子居多,同人本相對比較少。
包括現在二遊圈的 ML 黨、百合豚、還有 CP 魔怔人……你看幾幫人吵架吵得好兇,但歸結起來,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共通點,就是" 不會自己産糧 "。
一定要官方高強度更新,讓官方親自産糧,甚至有的還要劇情 UP 主解讀梳理,直接喂到嘴裏。因爲很少有同人交流,互相探讨的心流過程。
最後社區的交流隻有 " 網絡 PVP",互相攻伐,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到處出警,扯遠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inm 和 re 的圈子算是比較幸運的。
不管是 BB 劇場,還是哲學鬼畜,由于視頻載體自由,二創有着足夠發揮空間。再加上内容隐蔽,題材屬性天然性抗拒圈外人,反倒留下 " 好玩 " 的部分。
UP 主出技術和創意,用戶出收藏和硬币,圍繞着寶藏礦般的通用素材,形成了一個創作生态圈——但很顯然,這些跟 " 黑人辛吉飛 " 的爆火路線不太一樣。
《Axel in Harlem》無疑是速朽的,成爲不了野獸先輩那樣的經典,但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這些年包括哲♂學、BB 劇場等等經典形式也都在消退。
很多上網沖浪的老逼發現,他們不再是互聯網社區的中心。往往那些短短十幾秒随手拍下的短視頻,配上節奏的鼓點 BGM,就能在網上招來追捧。
網絡成了超出常識的克蘇魯,不可直視,不課理解。昨天抖音裏到處都是哈基米,今天 TikTok 的櫻花妹開始 " 我姓石 ",各種 " 挖呀挖 "。
就像 " 黑人辛吉飛 " 那樣,意外戳中了某個開關,突然爆紅全網。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爆火的會是什麽,人人都在尋找這樣的流量密碼。
流量的浪尖成了網絡中心,上網沖浪的人們因爲某個智趣同好而聚集在一起越發難得,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嗨呀,最後就當是我的牢騷吧。
-END-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