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迪爾說史 Author SOUL 迪爾
提起我國經典抗美援朝老電影《英雄兒女》,大家肯定記得影片中王成孤身一人面對美軍的圍攻,抄起步話機毅然喊出 " 向我開炮 " 後,抱起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壯烈場面。但事實上,影片中的王成形象是綜合了多位志願軍戰鬥英雄的事迹後創作出來的,其中爆破筒的情節取自志願軍第 65 軍趙先有和第 20 軍楊思根的事迹," 向我開炮 " 的情節則取自志願軍第 23 軍的蔣慶泉和于樹昌的事迹。
《英雄兒女》劇照
而這其中,蔣慶泉和于樹昌雖然都來自志願軍第 23 軍,都有過 " 向我開炮 " 的事迹,但卻又發生于兩次不同的戰鬥中,其中時任第 23 軍 67 師 201 團步行機員的蔣慶泉,是在 1953 年 4 月第三次石岘洞北山反擊戰中遭敵人包圍時,用步話機向後方喊出 " 向我的碉堡頂開炮 " 的,而時任第 23 軍 73 師 217 團步行機員的于樹昌,則是在 1953 年 6 月 281 高地反擊戰中遭敵人包圍時,用步話機向我軍炮兵喊出 " 向我開炮 " 的。
由于蔣慶泉在第三次石岘洞北山反擊戰中不幸被俘,于樹昌卻壯烈犧牲,所以現在第 23 軍戰史提到王成原型這件事,一般都會認定是于樹昌。筆者這回要介紹的,正是于樹昌烈士犧牲的這次戰鬥,有趣的是,這次戰鬥在參戰的中、韓兩方戰史中,都被稱爲 "281 高地戰鬥 ",但在美軍戰史中則被稱爲 " 第二次箭頭高地戰鬥 "。
281 高地位于朝鮮半島江原道鐵原郡乃文面笃儉裏,是驿谷川北岸的一個小丘陵,因爲外形遠看像一個箭頭,所以又被稱爲 " 箭頭高地 "。位于 281 高地以東 3 公裏處,則是著名的 " 白馬高地 ",這一帶即朝鮮戰争上著名的鐵三角地區,1952 年韓軍第 9 師團和法國遠征軍曾分别在白馬高地和箭頭高地力挫志願軍第 38 軍的進攻。1953 年志願軍第 23 軍、韓軍第 2 師團分别接防後,也曾于 6 月 12 日晚在白馬高地再次發生連級規模的交戰。
1953 年白馬高地 - 箭頭高地形勢
駐守 281 高地所在的鐵原一線的韓軍第 2 師團,成立于 1949 年 5 月 12 日,外号 " 怒濤師團 ",下轄第 7、31、32 聯隊。該師團在朝鮮戰争前期運動戰時期表現較差,開戰之初就被朝鮮人民軍全殲,重建後又先後負于志願軍第 42、66 軍,但在之後的陣地戰中卻表現還行,在金城一線與志願軍第 20、27 軍對峙時,因爲有美軍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沒吃過什麽虧,被志願軍評價爲韓軍戰鬥力排名第四的師團。
調防到 281 高地後,韓軍第 2 師團隸屬于美軍第 9 軍團,除了自身擁有的四個炮兵大隊和一個重迫擊炮中隊外,爲該師團提供火力支援的還有美軍四個炮兵營、一個高射炮連和一個坦克營,以及美軍第 5 航空隊,可謂火力空前強大。
時任韓軍第 2 師團長的則是金雄洙(김웅수)準将,此君于 1925 年出生于南韓慶尚北道金泉郡,童年與少年時期在中國東北度過,曾以學生兵的身份在舊日軍關東軍服役過,回國後又投靠美國人,曾任首都師團參謀長、第 2 軍團參謀長,這次上任也是他第一次擔任前線指揮官。其手下三個聯隊長分别爲金弼相(김필상)上校、趙成來(조성래)上校和姜弘模(강홍모)上校,其中姜上校參加過韓國光複軍,曾在重慶軍官學校第 20 期進修過。
1946 年考入陸軍士官學校的金雄洙(右)
負責進攻 281 高地的,也就是于樹昌烈士的那個部隊,則是志願軍第 23 軍 73 師,該部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抗戰初期由閩北、閩東和閩西紅軍遊擊隊合編成的新四軍第 3 支隊,皖南事變後,第 3 支隊被整編爲新四軍第 7 師 19 旅,後發展爲山東野戰軍第 7 師 19 旅、華東野戰軍第 7 縱隊 19 師、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 25 軍 73 師。全國解放後,第 73 師原計劃參加攻打台島,後第 25 軍于 1952 年被拆散,第 73 師被加強給解放軍第 23 軍,并于 1952 年 9 月開赴朝鮮戰場。
抵達朝鮮戰場後,志願軍第 23 軍 73 師先是在元山港外圍挖了一段時間的工事,然後于 1952 年底調往鐵原一線,接替志願軍第 38 軍的防務。在戰線上,第 23 軍 69 師曾與當面的美軍第 7 師發生 T 字形高地戰鬥和四次石岘洞北山戰鬥,共計宣稱殺傷美軍 5000 餘人,但第 73 師則并未參加這些戰鬥,該師所處陣地在 1953 年上半年都比較平靜,因此主要任務以挖工事和偵查韓軍陣地爲主。
從 1953 年 4 月起,韓軍第 2 師團發現 281 高地當面的志願軍第 73 師(時任師長吳懷才,1955 年大校,師政委張萬合,1955 年大校)的偵查活動開始逐漸增多,故師團長金雄洙判斷志願軍極有可能在這一帶發起進攻,特别是 6 月 12 日志願軍襲擊白馬高地後,金雄洙内心的擔憂越來越強烈,果然,24 日夜,第 73 師 219 團 8 連對 281 高地發起一次突襲,捕獲韓軍士兵 1 人。
1953 年,志願軍第 73 師師長吳懷才在朝鮮(前右)
爲了進行報複,6 月 29 日上午十點,金雄洙指示駐守一線的第 32 聯隊,派出尖兵也去志願軍那裏捕捉幾個俘虜來。第 32 聯隊長姜弘模上校接到命令後,即召集手下軍官開會,大家最終決定由第 2 大隊(大隊長宋淳根少校)6 中隊派出一個小隊的兵力執行這次任務,攻擊目标爲位于 281 高地西北方向 1.5 公裏處的 " 廣播高地 ",因爲志願軍偵察兵經常在該高地向韓軍播放宣傳廣播,故得此外号。爲了準備這次任務,第 6 中隊在 281 高地山脊前 700 米處兩個小山包上構築了兩個可以互相支援的 A、B 陣地,由該中隊 1 小隊和第 7 中隊 1 小隊分别把守。
1953 年 6 月 29 日下午六點四十五分,由第 6 中隊 2 小隊隊長親自帶隊,指揮 15 名 2 小隊的老兵組成夜襲隊,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出發,結果這幫韓國佬摸上廣播高地後,卻一個志願軍也沒找到,能找到的隻有被炮火摧毀的交通壕和滿地錯亂的腳印。在高地上磨蹭了一個小時後,宋大隊長見沒什麽收獲,便命令這幫人趕快回來。
然而湊巧的是,就在夜襲隊無功而返的幾個小時後,志願軍第 73 師就開始了對 281 高地的攻擊。6 月 29 日晚十一點十五分,B 陣地西北的第三警戒哨突然觀測到志願軍一個連正向陣地接近,A 陣地上的第 6 中隊 1 小隊也報告說,在陣地前 300 米處發現約有一個加強排的志願軍。15 分鍾後,志願軍炮兵向 A、B 陣地及 281 高地主陣地發射了一千多發炮彈,摧毀了陣地上的所有的有線通信線路,宋少校考慮到夜襲隊還沒撤回來,擔心貿然呼叫炮火還擊會誤傷他們,隻好沒有這麽做,也沒有将這一突發狀況上報給聯隊部和師團部。
韓軍 " 名将 " 白善烨與金雄洙
45 分鍾後,6 月 20 日淩晨十五分,韓軍師團長金雄洙終于得到志願軍攻擊 A、B 陣地的消息,他又下令等了 105 分鍾,在判斷韓軍守備部隊已全部撤入陣地坑道内後,随即下令予以還擊,并打出 800 多發炮彈。打完炮後,眼看陣地上沒什麽回應,金雄洙隻好下令派出偵察隊再去探明究竟,最後得到的情報是:B 陣地已被志願軍占領,A 陣地仍控制在韓軍手中。
發起這次戰鬥的,正是志願軍第 73 師 218 團(時任團長孫斌、政委許城),其中攻占 B 陣地的是志願軍第 218 團 1 營 1 連,全殲守軍韓軍第 38 聯隊 2 大隊 7 中隊的一個小隊。爲了奪回 B 陣地,6 月 30 日上午九點,金雄洙決定将師團預備隊第 17 聯隊的一個大隊加強給第 32 聯隊,由姜上校統一指揮。十一點十分,第 2 師團炮兵集群對 B 陣地、廣播高地和志願軍大部隊可能集結的 K 高地進行了 15 分鍾的炮火打擊,5 分鍾後,第 17 聯隊 3 大隊 10 中隊的兩個小隊及師團部直轄搜索中隊 2 小隊分别從兩個方向發起攻擊。
其中第 17 聯隊的兩個小隊出發後首先支援尚在争奪中的 A 陣地,到下午一點三十分,該部隊已協助 6 中隊 1 小隊完全控制陣地,并宣稱殺害志願軍 13 人、俘虜 3 人。而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之一、志願軍步話機員于樹昌烈士正是犧牲在韓軍反攻 A 陣地的戰鬥中,據資料顯示,其犧牲時間爲 6 月 30 日 12 點 25 分,正是 A 陣地争奪戰的時間。雖然随後志願軍炮兵應烈士呼喊對 A 陣地進行了火力覆蓋,但從之後第 17 聯隊的兩個小隊還能繼續攻擊 B 陣地這點來看,火力覆蓋對韓軍的殺傷力可能并不大。
于樹昌烈士
肅清 A 陣地後,第 17 聯隊的兩個小隊又繼續出發,從東面攻擊 B 陣地,并與據守在這裏的志願軍第 218 團的一個加強排發生戰鬥,不久,搜索中隊 2 小隊也抵達戰場,志願軍守軍因受到兩個方向的夾攻,而被迫放棄陣地撤退,韓軍進入陣地後,才發現之前把守在此的 7 中隊的一個小隊早在志願軍首輪炮擊時,就被全部活埋在陣地坑道工事裏。
在這次戰鬥中,搜索中隊 2 小隊在運動過程中不斷遭到廣播高地上志願軍火力點的側面掃射,傷亡不小,延誤了行動時間。小隊長徐秉道于是帶着 1 分隊長,用手榴彈襲擊了廣播高地上的志願軍火力點,保證全小隊的迅速通過及 B 陣地的收複,因此此戰後他也得到了銀星花郎勳章的嘉獎。
完成反攻戰鬥任務後,姜上校又将 6 中隊 2 小隊加強給 A 陣地,并命令兩個陣地都要向前 200-500 米處派出警戒哨,防止志願軍再次反攻。果然,當晚(6 月 30 日)十一點,志願軍一個連又對 A 陣地發起襲擊,其中部分志願軍戰士甚至攻入陣地中,不過由于遭到韓軍強大的炮兵火力打擊,這部分志願軍在 A 陣地上堅持了 40 分鍾後開始被迫撤退,但不久志願軍後續部隊一個連又趕到戰場,并與韓軍在 A 陣地坑道内進行對峙。
金雄洙與美 9 軍團長詹金斯在 281 高地
次日(7 月 1 日)早四點十分,眼看無法消滅在 A 陣地上堅持作戰的韓軍,天亮之後遭到韓軍火力覆蓋的可能性又大大增加,使得這部分志願軍官兵被迫撤出 A 陣地,撤退途中他們又遭到韓軍支援火力的襲擊。據韓軍事後宣稱,志願軍這次對 A 陣地不成功的襲擊戰中,僅在陣地外就留下 32 具烈士遺體。而就在 A 陣地激戰的同時,此時的 B 陣地則較爲平靜,宋少校曾派出一個分隊前往廣播高地進行夜間偵察,結果與志願軍偵察兵發生小規模交火。
據韓軍戰史顯示,在 6 月 29 日夜至 7 月 1 日淩晨的這一天多的交戰中,韓軍共被擊斃 32 人(其中 1 人爲據守 B 陣地的 7 中隊的小隊長),另負傷 44 人,失蹤 3 人,我軍戰史則稱共計殲敵 400 餘人,這裏考慮自情自報原則,可以認定韓軍在作戰中傷亡 78 人。此戰中有 3 名志願軍戰士不幸被俘,據推測他們都來自與于樹昌烈士一道争奪 A 陣地的第 23 軍 73 師 218 團某連。
由于未能奪取 281 高地及其附屬陣地,7 月 6 日,志願軍第 73 師 218 團以 3 營爲主力再次發起大規模反擊,雙方激戰五晝夜,志願軍曾一度占領 A 陣地,最後見大量殺傷韓軍目的已達到,便主動撤出戰鬥。這次交戰韓軍第 2 師團共被擊斃 180 人、負傷 771 人、失蹤 16 人,志願軍在此戰中也有 7 人被俘。有趣的,雖然參與這次反擊的隻有志願軍的六個步兵連,韓軍卻吹噓在此戰中 " 殲敵 1200 餘人 ",超過了六個連兵力的總和,實在有些令人汗顔。
戰後金雄洙得到了美國人的嘉獎
由這兩次戰鬥的過程看,金雄洙這個所謂的參謀将軍也不過如此,在 6 月 30 日淩晨的戰鬥中,他在沒有與兩個陣地的守備部隊取得聯系、夜襲隊是否回歸也不得而知的情況下就下令用炮火覆蓋陣地,完全不把守備官兵性命當回事(這一點第 32 聯隊 2 大隊長宋少校就比他好)。在 7 月 6 日至 11 日的戰鬥中,爲了奪回 A 陣地,他又先後把七個營的兵力塞到僅供一個連活動的陣地上,使部隊因無法展開而遭到志願軍的大量殺傷。盡管如此,由于成功 " 保衛 "A 陣地,金雄洙準将事後還是得到了美國人頒發的勳章獎勵,并在戰後得以升任第 6 軍團長。
最後,回到開頭,現在網上關于于樹昌烈士犧牲經過描述的文章很多,筆者這裏仔細閱讀了幾篇,發現其中還是存在着不少問題需要澄清,首先一些離譜的營銷号文章開頭就是 " 在金城戰役中 ",事實上 281 高地戰鬥和金城戰役根本沒啥關系。一些文章提到美國老兵回憶看到于樹昌烈士犧牲,這就更扯淡了,281 高地戰鬥根本沒有美國人參加,也就不存在什麽 " 地堡門口有 9 個被炸死的美軍屍體 "。唯一一篇靠譜點的文章提到,志願軍反擊部隊第二天打回 A 陣地,于樹昌戰友買榮彥看到了他的遺體,正如筆者上文所提到的那樣,6 月 30 日夜十一點志願軍反擊部隊确實再次一度攻入 A 陣地,雖然沒有肅清陣地上的韓軍,但确實能夠是發現并找到于樹昌烈士的遺體的,所以這一點記載還是相對靠譜準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