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 日,《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精神疾病外科治療聯盟單位》落戶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據了解,全國 38 家醫院結成聯盟,旨在規範診療,推動全國範圍内精神外科治療的健康開展。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書達教授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當今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約有 20% 采用藥物、心理治療、經顱磁刺激、電休克等傳統内科治療效果欠佳或反複發作,醫學上将它歸結爲 " 重症精神疾病 ",也稱爲 " 難治性精神病 "。
近年來随着神經外科醫學技術的發展,也爲難治性精神疾病帶來了治療希望。陳書達教授說,醫學研究發現,精神疾病的異常症狀與大腦某些區域的功能異常密切相關,借助神經外科機器人等立體定向設備精準定位,外科幹預毀損中斷異常通路,或者植入腦深部電刺激器(DBS)進行神經調控,對于消除和控制患者頑固的精神症狀很有幫助。
患 " 雙相情感障礙 "11 年的小夥
術後找到工作了
今年 3 月,在陳書達教授主刀下,重度雙相情感障礙症患者小王(化名)就通過大腦微創毀損手術,控制住了病情,找到工作重獲新生。
此前,小王已罹患 " 雙相情感障礙 "11 年,藥物、心理、物理治療都反複嘗試,病情不見好轉,脾氣愈發暴躁,甚至發展到經常動手打人,一家人備受煎熬。
去年,小王的父親帶他到同德醫院找到陳書達教授,尋求其他治療手段幫助。經過詳細的病史分析,神經外科專家團隊一緻認爲,此前的治療效果不佳,藥物副作用日漸顯現,可以考慮外科微創手術治療。
給大腦動手術?聽起來就會有點慌。陳書達教授解釋,這隻是一個微創小手術,創口僅幾毫米,住院時間短,恢複快。原理是,先借助精密的 MR 和 CT 影像與神經外科機器人融合定位技術,精準的切斷産生頑固性精神症狀的腦組織的聯系通路,從而達到治療精神病的目的。
果然,術後第三天小王就能正常飲食、行走了。出院前,他能和醫護人員微笑、交談,跟此前乖戾暴躁、敏感多疑的他判若兩人。
如今,小王已經在當地一家健身房做客服工作,最近來複查時,精神狀态和正常人無異。小王父親激動地說:" 謝謝陳主任,這次手術不僅救了兒子,也救了我們全家。"
30 歲姑娘和同事吵架後
患上精神分裂症
陳書達教授說,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症狀嚴重,患病時間長,病情反複,對患者的生活和家庭造成嚴重困擾,但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以藥物治療爲主的治療方式,隻對部分患者有效,省立同德醫院積極開展精神疾病神經外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聯合診治,都是對難治性精神疾病診療模式創新的積極嘗試,能帶給患者更多的希望。
截至目前,省立同德醫院神經外科和精神科已開展多例大腦微創手術,受益最多的是雙相情感障礙症患者,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30 歲的姑娘小李(化名)性格内向,在國企做文職,因爲跟同事某一次口角争執,出現了幻聽幻覺,每天一睜開眼睛,腦子裏就出現罵人的聲音,坐在辦公室裏總感覺有一雙眼睛在監控她,甚至連正常的人際交往都覺得是在謀害 …… 小李痛不欲生,隻能辭職在家。
省立同德醫院神經外科吳漳益副主任醫師說,這是一種被害妄想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傳統的治療辦法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電休克等内科治療。
考慮到小李已經長期接受内科治療 ,副作用接踵而至,肥胖、嗜睡、便秘、胃腸道功能越來越差,在全面評估後,吳漳益醫師和陳書達教授一起,爲她施行了微創手術,現在已術後随訪 3 個多月,小李的幻聽已經消失了,也重新回到崗位。
吳漳益醫師認爲,精神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能有效針對某些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些過激的症狀進行幹預,也是對藥物治療是一種輔助和提升,手術結束并不意味着一勞永逸,術前術中,都要聯合藥物治療,術後,在藥物的維持下,還要繼續鞏固效果,最終讓患者能回歸社會,回歸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