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劉嘉玲的訪談節目《嘉人自友約》悄悄上線,背靠她的港圈人脈,卡司可謂豪華至極——
葉童、朱茵、楊采妮、鄭裕玲、莫文蔚、李若彤 ……
隻可惜,上好的食材煲不出一鍋靓湯。
本以爲能看老牌港星分享八卦憶往昔,或是聊聊人生談感悟,可惜節目策劃拖了後腿,很多話題淺談辄止,寡淡到嚼不出啥味兒。
直到最新一期邀請了 dodo 姐鄭裕玲,才漲高了些許人氣。
隻不過這人氣,并非都爲她而來。
——最大的爆點,其實是她自曝喜歡肖戰。
紮心了,如今老牌港星重獲關注還得托頂流的福。
的确,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識鄭裕玲,再提起她,也多惋惜她年老色衰、未婚無子的孤獨光景。
但我還是覺得,隻以這種方式認識她,怪可惜的。
對于如今大家眼前這位孤寡老人,多數人早已因她色衰而愛馳,卻都快忘了,這位 " 香江奇女 " 有多牛。
鄭裕玲的 " 奇 ",首先在于成長跨度之大。
老牌港星多有在底層摸爬滾打的經曆,鄭裕玲也不例外。
由于父親生意失敗,鄭裕玲自中學就不得不出來工作補貼家用。
鄭裕玲能熬出頭是因爲夠虎,頗有種赤腳不怕穿鞋的莽氣,前路越是茫然,就越敢想敢幹。
出國夢碎後,她決定報考藝員,從 2000 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進了電視台。
在做了一年配音和報時工作後,一心想做台前藝員的她,等來了另一個契機。
當時新節目《這一代》需要一名主持人,其他人都擔心做了主持沒法再做演員,隻有鄭裕玲自告奮勇,走向了台前。
在那個滿是江湖人投資的年代,很多港星拍戲都受黑社會壓制,隻有她敢帶着律師團隊跟人簽合約,将他們每部電影的要求寫在她拟定的合約上,因此從沒被拖欠過片酬。
來源 | 哔哩哔哩 @羅莎蒙德 22
但莽,并不等于毫無規劃,全憑運氣推着走。
鄭裕玲算是港娛一代先鋒女星,身上的精英色彩特别濃烈。
精英大多有點 J 人屬性在身上,做事有野心、有規劃,且自我要求極爲嚴格。
起點雖低,但鄭裕玲從小就懂得親手壘磚加瓦,自己給自己搭台階。
學曆不夠高,又非科班出身,她就通過看書豐富見識,還自學編程。
80 年代 TVB 公開過她的何文田豪宅
因此,鄭裕玲似乎從不受限,總能以最快速度拿下任何新領域。
鼎盛時期,港圈就流傳着 "70 年代看阿姐(汪明荃),80 年代看 do 姐 " 的說法。
做主持人,她口才好、反應快,自 1979 年加入 TVB,很快便成了台柱子。離巢後,至今還在油管辦訪談頻道《The Do Show》,不斷用新形式活躍在鏡頭前。
她說,成功的采訪主持就是能問出觀衆最想問的問題。
于是在《星夜傾情》裏,她當面深扒成龍的片酬和感情傳聞,把采訪來賓問得汗流浃背,直呼:這個節目最後真的可以寫曆史了。
風格犀利,卻也總能把訪談辦成老友茶話會。
當年梅豔芳剛做完二次化療參加 dodo 主持的節目,狀态有些疲憊,但你能發現 dodo 調起比平常更高漲的情緒,聊起梅豔芳喜歡的球星活躍氣氛,把她逗笑得東倒西歪,仿佛私下聚會般放松。
演電視劇有天賦,觀衆緣也夠好。
轉戰 TVB 後,鄭裕玲和周潤發初次合作《網中人》便成爲彼時的大熱熒幕 CP,由于太受歡迎,當時上頭的師奶直接寫信到電視台,要求把 " 發嘟 CP" 改爲官配。
而鄭裕玲被内地觀衆熟知,還是千禧年的《男親女愛》。
這是一部不在黃金檔播出的情境喜劇,卻創下 50 點的最高收視記錄,鄭裕玲也憑此劇奪得視後。
很多人不知道,鄭裕玲還是香港首位集視後和金 * 馬、金像雙料影後于一身的女星。
扛得了票房,拍的作品叫好又叫座。
首次憑《花城》走上大銀幕,當時已 26 歲的她還是捧回了金像獎最佳新人的獎杯。
搭檔還是發哥
鄭裕玲還 " 奇 " 在,盡管履曆上星光熠熠,但她越俗,觀衆反而越愛。
這似乎也決定了她什麽類型的角色都演得,不論精英還是傻姑,舞女還是勞改犯,都演得極服帖。
小時候看港片,鄭裕玲刻在我腦海裏的形象,多是熟齡單身女青年的角色,承擔着被調侃的喜劇功能。
但笑完會産生一種愧疚感,演底層小人物你也能讀懂她的苦澀。
好比讓鄭裕玲摘得金 * 馬影後桂冠的《月亮星星太陽》裏的落魄舞女波什,你能從這位曾經的舞廳紅人身上看到被榨幹價值的惶恐。
被同行捉弄最後開不了台,她帶着點醉意,撒潑似的訴起苦來,懇求老闆别把自己派到地下舞廳。
波什的悲劇,在于把人生的希望全寄托在國外的男友身上,苦等他回來帶自己脫離苦海。
可當男友終于回來卻要她繼續做舞女賺錢時,她終于醒了,自嘲似的笑了,下一秒即轉入無盡的迷惘和苦澀。
很多港女都能把俗女演出彩,頂着都市麗人的外表,卻總能俗到人心裏去。
但鄭裕玲是少見的,角色和她本人高度重疊的一個。
自 03 年宣布息影,一直在港活動的鄭裕玲這次在内地露面,是蠻讓人驚喜。
隻不過曾經的熠熠星光,已逐漸被這一代人遺忘。
留在新一批觀衆印象中的,還是碎片八卦拼湊出的俗女形象。
這不,這次參加節目,上來就先澄清兩樁舊聞。
一是劉嘉玲曾自爆和鄭裕玲對戲忘詞,被對方嫌棄:回家看完劇本再來拍。
二是曾在片場指責劉嘉玲遲到,後來都被誤傳成鄭裕玲現場大發脾氣,甚至掌掴劉嘉玲的傳言,當事人聽了都瞳孔地震。
因爲個性直爽,鄭裕玲一直被港媒塑造成尖酸刻薄、拿資曆壓人的港圈前輩。
周星馳成爲 " 星爺 " 後,很多人诟病她曾唱衰周星馳紅不了。
多年後她才在自己的電台節目《口水多過浪花》中澄清這段謠傳。
雖說大衆對如此尖酸刻薄的印象有誤解,但彼時鄭裕玲 " 鐵血娘子 " 的作風不假,大緻可以概括爲倆詞。
一個是嚴肅。嚴于律己,也嚴于待人。
鄭裕玲長了一張比吳鎮宇還适合坐在《無限超越班》導師席的嘴。
就如《男親女愛》裏的 Miss Mo,業務能力出衆,但毒舌直球。
能當面教訓人的話,絕不會憋到沒人的時候再說。
作爲出了名的片場紀律委員,連黃子華在她面前遲到都要提前錄個音自證塞車,想方設法化解尴尬。
一個是精明。
鄭裕玲擅長投資理财,還曾分享過選擇投資顧問的小竅門——
" 一定要結過婚,有家室,四十歲上下的,這樣的人最有壓力,也最在乎自己的傭金,他才會小心謹慎幫你看好錢。"
很懂拿捏人心,對待好友也精打細算到不講情面的程度。
當年拍完《小男人周記》,鄭丹瑞要她再花半天補拍一些鏡頭,多數演員都會權當賣個人情,拍完便算。
但鄭裕玲卻直接讓對方先付相應片酬才開工。
也因此給人留下視錢如命的印象,甚至在感情上,也被認爲很會算計。
參加訪談節目聊及感情,連主持人都會問她,會不會對比前兩任男友。
言下之意是,你什麽都算得清清楚楚,在感情上是不是也會算計?
和呂方分手後,比起承認鄭裕玲的強,大家也更佩服男方 " 能和鄭裕玲相處 16 年已經很犀利了 "。
但在感情問題上,鄭裕玲卻這樣自我反思:
因爲小時候父母經常争吵,離婚後父親對她們不管不顧,導緻她從小就不相信婚姻,把兩段無疾而終的愛情長跑歸結于自己的自私。
但她真的自私嗎?
其實不過是自我保護的手段,把小時候那個毫無安全感的自己包裹起來罷了。
由于受家庭影響,她從小就沒安全感,隻想把所有自己能掌控的東西攥緊在手中,把賺錢當作唯一可靠的東西。
這很俗,但同時也把自我的内在秩序建立得很穩固。
所以她不信風水不信命,隻信自己。
信自己的什麽呢?
信自己賺錢的能力,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
最拼的時候,曾在一天内跑九組戲打響了 " 鄭九組 " 的名号。
對對手演員不講情面也是因爲她本人以身作則,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和契約精神,每次開工都會早早到場,台詞也會提前背好。
你會發現,鄭裕玲的強悍,是因爲身上多少有點老派藝人的 " 架子 "。
不過這 " 架子 " 不是用來壓人的資曆,而是她一直在維護和遵守的職業标準。
所以我們眼裏的敬業,在她看來不過是在遵循拿錢辦事的職場規則。
一個常年以嚴肅标榜自己專業的人,維護體面慣了,是不習慣外露真實的自己的。
聽到吳君如現場爆自己私下少女心爆發的料,你也能看到她略顯慌亂和努力保持微笑的尴尬表情。
但也正是這種極力掩飾,才露出 了她強悍表面的破綻。
鄭裕玲的精英人生,給人留下了所謂女強人的刻闆印象,也不免讓人好奇,她到底還隐藏起幾分真實的自己。
所以,當大家發現她竟喜歡肖戰、BTS、王嘉爾這些年輕偶像,是能 get 到反差萌的。
難道一個強悍到隻剩自我的人也要開始迎合潮流了?
相反,她依然很自我。
以前的自我,是築起高牆,以鐵面形象示人進行自我保護,現在的自我,是向内擁抱自己,守護自己的喜好。
這一點擱現在,依然夠前衛。
很多人經常把鄭裕玲和她的經典熒幕形象 " 熟齡大姑姐 " 聯系在一起。
專注搞事業,但也保守現實。
有些東西還沒法自洽,比如年齡、容貌。
但鄭裕玲證明了,一個未婚無子的有錢女人一點不可憐。
如今的她依然沒什麽安全感,努力在自己逐漸老去的容顔上下功夫,被質疑沒有辦法從容地老去。
甚至連自己将來怎麽死都提前做好詳細規劃。
但對于自身獨立女強人的身份,卻高度自洽。
當聽到主持人分析爲什麽男人不敢追她,她不解——
" 所以這些男人就要看扁自己?覺得自己很卑微?那就不對啦。"
她一路走來是不夠從容,但從不認爲自己的強悍有問題。
你會發現,鄭裕玲代表的其實是獨立女性的 " 舊模闆 "。
所謂舊是對應新,如今很多獨立女性形象混合了西方的模式,帶有一種虛幻色彩,title 疊得再滿,但留給大衆的依然是一團抽象模糊的印象。
但是鄭裕玲這種本土長出的果實,是更地道的。
" 舊 " 不意味着落後、古闆,反而是更貼合實際。
鄭裕玲的确很俗。
她的精英人生,常被視爲獨立女強人的代名詞,但她這股俗氣,反而讓獨立女性更具象化。
好比人人都佩服她敢叫闆黑社會投資商,讓對方乖乖付片酬。
但其實她深知黑社會有自己的守則——
整部電影中,男人都收不到錢
女人他們就覺得 ……
唉!女人,給她吧!
若按當下所謂獨立女性的思維,仿佛女性對他們不構成威脅,這是對女性的一種隐性歧視吧?
但鄭裕玲:那就多謝了!
來源 | 哔哩哔哩 @羅莎蒙德 22
既然你遵守我拿錢辦事的原則,那我也尊重你黑社會的守則,自己的勞動得到報酬才是王道,就這麽簡單接地氣。
" 港女 " 這個形象,算是中國都市最早的獨立女性人格。
她們相信愛拼才會赢,同時又身上殘留着舊時代家庭教育的痕迹,保留着一些保守的、東亞時的習慣,卻更符合我們的生長軌迹。
從苦日子走過來的一代女星裏,連梅豔芳都被扣過保守和 " 戀愛腦 " 的帽子 ……
事業上的成就并不能完全撫平她們不同程度缺失的安全感,但也不可否認,她們塑造出的獨立女性的一種面貌——
再強的女人也有世俗需求。
包括成立以阿姐汪明荃爲首的 " 至八會 ",就是由 12 位女名人組成的娛樂圈地下組織,作爲日常分享八卦的一方小天地。
師奶範兒十足,反而是本土的。
鄭裕玲是 " 至八會 " 裏的 " 班長 "
相較之下,鄭裕玲反而活出了更符合 " 港女 " 形象的獨立女性人格。
不争嫁豪門,也不急于結婚生子;能獨當一面,也毒舌、市儈、愛講八卦。
談過轟轟烈烈的戀愛都沒結果,被背刺也體面祝福,不卑不亢。
就像梅豔芳和鄭秀文的《單身女人》裏頭唱的:
男友已走了似沒有将來
全世界都說欠伴侶悲哀
而我更相信單身也可愛
能換骨也識得脫胎放下愛
哪怕經曆脫胎換骨放下愛,也唯獨沒有放下自愛的能力。
這才是 " 香江奇女 " 帶來的最珍貴啓示。
獨立女性應該是哪種模闆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半生俗女,也不妨礙她成爲一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