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機器人已經正式上崗,加油員要失業了嗎?
近日,中國石化長沙濱江綜合加能站上線了全自動加油機器人,通過它可以完成無接觸的快速加油服務。
隻需要把車輛停放在指定位置,加油機器人就會自主完成開蓋、加油、關蓋等一系列操作,整個過程,駕駛員無需下車,實現全程零接觸,用時 2 分鍾左右就能加滿,真正實現了無人全自動加油,科技感滿滿。
可見,加油機器人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相比人工加油的方式,它能 24 小時不間斷工作,不受人爲因素影響,甭管多晚到加油站,甭管多麽惡劣的天氣情況,都無需駕駛員下車,自動完成加油,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提高。
這座加能站是中國石化首座集機器人加油和數字孿生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智能加能站,接下來,這款加油機器人還會陸續入駐長沙其他加油站,這對于廣大長沙的駕駛員朋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除了中石化,中國石油在蘇州昆山花橋綜合能源站,也投用了智能加油機器人。這個綜合能源站,是全行業首座集加油、加氫、加氣、充電、換電、光伏、儲能、餐飲、購物、健康、司機之家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業态全場景綜合能源站,同樣具有很強的技術先進性。
那麽加油機器人是如何實現自動加油的呢?
用戶首先将車輛停在指定位置,然後通過 APP 選擇加油服務,系統會結合北鬥衛星定位等先進技術,完成對車輛的位置、顔色、形狀、大小、油箱等關鍵信息的判斷,尤其是精準識别郵箱位置和打開方式,然後實現 " 開關蓋 + 插拔槍 ",并最終完成自動加油。
除此之外,如果出現例如未拔加油槍駛離等特殊情況,系統會自動緊急斷開連接部件,做到萬無一失。
當然了,沒有什麽事物是完美的,加油機器人也是如此。例如,啓動加油的開始階段,對油箱位置的識别,可能存在速度較慢、成功率不高的情況。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在剛開始應用的初期,慢一點也可以提高安全性,不能爲了快而快,畢竟加油站是一個特殊的場景。
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後台數據會越來越多,自動識别這種技術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精準度會随之提升,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另外,因爲是根據已有數據和現場測得的數據進行加油,由于每輛車的停靠位置、外觀顔色、天氣狀況、光線強弱等都不相同,這些對機器人來說都是幹擾因素,可能會導緻精準度出現偏差等問題,造成一定風險,例如刮傷劃傷車輛,畢竟加油槍與車輛本身是要進行物理接觸的。
那麽我們回歸開篇所講的,加油員會不會因此失業呢?
其實大家不用擔心,短期内不會。因爲加油機器人也并不是什麽太新鮮的事物,早在 2021 年 9 月,中國石化廣西南甯石油南站西加油站,就測試運行了國内首款加油機器人。當時正處于特殊時期,這樣的方式可以 " 無接觸 " 的完成加油業務。但是時至今日,快 2 年半的時間,加油機器人并沒有獲得快速的推廣和應用,想必其中也有一些原因,例如成本。
如果真的要進行大面積量産和應用,也是需要時間的。目前我國的加油站數量已經近 12 萬座,加油站的智能化改造将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眼下加油機器人的成本還偏高,這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行,所以暫時無需太過于擔心失業問題。
類似的還有 AI,最近兩年,AI 行業發展迅猛,AI 取代人類的聲音不絕于耳。未來或許會,但眼下顯然還沒有,所以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努力工作、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杞人憂天。
起碼幾年内,不會因爲加油機器人的出現,而導緻大量加油員失業。當然了,因爲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速度太快,也需要我們有一定的前瞻性,多學習和了解新鮮事物,增強自身的行業競争力,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最終被機器人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