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爲 Mate 60 Pro 上市了,很多網友購買了這款手機。" 遙遙領先 " 這段剪輯音頻,也被網友們循環播放。反正隻要你上網刷視頻,就一定能刷到 " 遙遙領先 "。
然後,就發生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9 月 5 日,河南某醫院有一個男子做胃鏡全麻之後意識變得模糊,但沒想到的是,躺在病床上的他,嘴裏卻突然循環念叨着 " 華爲 mate60pro 遙遙領先 "。
沒有錯,就是一直在說這句話。到後面意識可能已經快沒有了,說起來的時候都有點模糊不清了,但他還是堅持在說這句話。
作爲中國 IT 技術研發領頭羊的華爲,的确配得上大家的稱贊。但是,作爲一家企業,華爲其實需要考慮 " 遙遙領先 " 這類說法、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損害。
1
任正非的睿智和遠見
華爲能生産出 Mate60,的确在某種程度上突破了美國的封鎖,這是一件好事,不僅如此,華爲還可能在芯片設計上有了突破,自己能開發先進的半導體設計軟件,這也是一次突破。
圖源:華爲商城
這些突破總是與中美關系、美國發動的貿易戰這些國際政經要素相關。
也因此,華爲在最近幾年,從來都是各類政經話題的核心議題,甚至在某些人看來,挺不挺華爲成爲了愛不愛國的标簽。
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任正非是一名非常睿智的企業家,他之前的一段講話,今天讀來仍有價值:
" 不能說用華爲産品就是愛國,不用就不是愛國。
華爲隻是一個商品。如果你喜歡它,那你就用,不喜歡你就不要用,不要把這個和政治挂上鈎。"
任正非甚至因爲把華爲綁上愛國對某些媒體表達過不滿:" 有些媒體總是很偏激,這樣不好,會導緻民粹主義,這對國家建設不好。"
任正非無疑是對的,因爲作爲中國最大的科技企業之一,華爲的目标不僅僅是在中國,而是要在全世界。
華爲的崛起,本身來就源于其對全球市場的開拓。
華爲 2022 年銷售收入達到了 6423 億元,同比增長了 8.5%。其中,華爲在海外市場的營收占據了公司總營收的近 60%。
華爲本質是一家崛起于中國,發展于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華爲要持續成長,隻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在全球市場占據更大的市場,中國市場滿足不了華爲的成長要求。
對一家立志做全球生意的企業而言,愛國牌打得太過太頻是有副作用的,其在國内收獲部分擁趸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在國際上引來警惕乃至敵對。
任正非的理念是要将華爲打造成純粹的商品,盡量不同非商業因素關聯太過緊密,這是任總作爲一名跨國企業家的清醒認知。
2
" 遙遙領先 " 還會制造麻煩
在華爲," 遙遙領先 " 這四個字,餘承東用得最爲頻繁。
餘承東打響這一名号,是基于其擔任華爲消費品事業部掌門人的思維。一款面向普羅大衆的産品,不誇大一點,不吹點牛逼,怎麽能吸引消費者呢?
這種 " 遙遙領先 " 經常出現在餘承東出席的各種産品發布會上,不管是手機,還是合作的汽車,餘承東都是一個什麽大話都敢說的人。
其實,餘承東的這種作風已經對華爲的品牌構成了負面影響,一些消費者僅僅因爲餘承東的大嘴,都開始對華爲的産品産生了反感。
你餘承東幹嘛總是吹這麽大?
華爲謙遜一點、低調一點,其實更有利于其品牌形象,也更有利于它的産品銷售。
任正非則清醒地保持了這種謙遜,他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年輕時候很崇拜西方,因爲西方科技如此發達,而我們那個時代,書是非常寶貴的,很難看到一本好書,想讀書但買不到書。
創立華爲以後,我也是親西方的,當時我們提出一個口号" 要用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和工具造世界上最好的産品 ",我們實現了。後來突然受到制裁,别人不能給我們提供零部件、工具……我們就傻了。
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很多是來自美國的,實際上我就是親美的。
當美國打我們一棒,狠狠制裁我們的時候,徐直軍在辦公會議上對我說了一句話:" 美國沒有明白,他們這一棒打下去,把一個最親美的人,變成了一個最反美的人 "。
當然,我現在也不反美,我們想成爲最先進,就必須向一切先進的人學習。
因爲這種對西方先進技術的謙遜态度,才會努力向優秀的企業學習,也才有了今天的華爲。華爲還将麥肯錫這樣的國外先進的管理咨詢公司引進華爲,提升華爲的管理能力。
任正非不止一次表達過這種觀念,他将美國政府和美國企業先進的技術分離開,并一直表達希望和美國企業長期合作的想法。
把自己的産品不顧事實地說成 " 遙遙領先 ",顯然與任正非的這種觀念是相悖的。
畢竟,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企業依然站在世界科技的頂端,中國企業與這些全球企業還有巨大的差距,一味強調 " 遙遙領先 ",不僅會讓員工陷于過度自信當中,也容易給消費者過高的預期。
一旦預期沒有達到,那就有可能産生反噬,讓消費者失望乃至厭棄。
3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
很多中國企業家在創業時,根本沒有想過他們居然能在幾十年内把自己的企業做成跨國企業,甚至成爲在某一領域世界領先。
現在有大量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在全球營銷,去服務于全球的消費者。
中國企業集體崛起,已經是一個事實,除了華爲,OPPO、VIVO、小米、榮耀等手機廠商也都在海外取得了不俗成績,拼多多更是在海外擁有了幾十個站點了,而抖音則是火遍全球,希音和傳音都成爲中國在海外的知名企業。
TCL 在全球設廠,海爾的海外市場非常龐大,安踏收購了國外知名的體育運動品牌,大疆成爲全球無人機最牛企業、阿裏海外市場開拓也成績很大,騰訊在全球遊戲市場中成爲老大,收購了大量國外優秀遊戲企業,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了。
站在企業的角度,愛國營銷真的要慎用了,民族主義色彩太過強烈的的品牌,并不容易打開全球市場。
中國的企業應該回歸企業的本質,那就是服務于消費者,不管這個消費者是來自于哪裏。企業生産的産品也要回歸商品的本質。
喜歡華爲就買華爲,與愛不愛國沒有關系。遙遙領先這樣的比較虛的口号也不必天天挂在嘴上,努力生産更多好的産品,努力服務于消費者,這不僅有利于企業的成長,也是消費者乃至整個國家的福音。
華爲這次的技術突破,确實振奮人心,但我仍然堅信,少一點浮噪,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吹牛,多一分謙遜,華爲的未來、中國企業的未來會更光明、更遠大。
以上文章内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功夫财經無關。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功夫财經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