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呂雅甯
編輯 | 蘇建勳
一盒幾十克重的面霜,被紙盒、塑封包裹後,還要套上一隻小巧精緻的絲絨袋,外加層層包裝紙、隔闆、絲帶和一個大紙盒,再附上幾張貼心的祝福卡片。一套組合流程下來,一個精美的護膚品禮盒就此打包完成。
這是商家們慣用的 " 儀式感 " 操作,但卻難逃 " 過度包裝 " 之嫌。
最近,雅詩蘭黛、海藍之謎等知名品牌,就登上一份過度包裝的黑名單。
9 月 8 日,江蘇省鎮江市消費者協會公布了一份商品包裝情況調查報告,調查員對 19 件樣品展開調查,發現茶葉、化妝品、食品等禮盒産品是過度包裝的 " 重災區 "。
經測算,海藍之謎面霜、雅詩蘭黛口紅等産品的包裝空隙率嚴重超标,SK-II 面膜輕微超标。
圖源:鎮江市場監管
今年 9 月 1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實施《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 食品和化妝品》。
對比此前版本,新國标對食品、化妝品的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包裝成本都作出更明确的要求,有 "史上最嚴格" 之稱。
例如,一瓶 50 毫升的化妝品,包裝空隙率不得超過 40%。
在鎮江消協的調查中,茶葉、食品禮盒也存在嚴重超标情況。調查員在 " 北京同仁堂健康旗艦店 " 購買的幹制海參套盒,其商品空隙率高達 93.21%,遠高于食品包裝空隙率限定的≤ 50% 的标準。
實際上,這份國家标準于 2021 年就公開發布,爲企業和市場設置了兩年過渡期。但能明顯發現,過度包裝問題仍然難以被根治。
企業違法成本低,消費者被 " 割韭菜 "
很多化妝品品牌,在過度包裝中 " 并非初犯 "。
2020 年,雅詩蘭黛、海藍之謎、香奈兒、Gucci 等品牌就被監管部門點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抽查檢測後發現,化妝品登頂過度包裝問題榜首,不合格率高達 70%,均存在包裝空隙率過大的問題。
特别是節日期間,商家爲追求更大的利潤空間在包裝上大做文章,還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經過一番華麗裝扮的禮盒,能賣出比原有産品高出幾倍的價格,并美其名曰 " 節日限定款 ",這讓不少人直呼是 " 智商稅 "、" 割韭菜 "。
近期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美妝品牌花西子,也被诟病過度包裝的問題。公開資料顯示,花西子申請的 177 個專利中,有一半都是産品外包裝設計。
一位網友曾發布的花西子快遞拆箱視頻,曾引起廣泛熱議:碩大的快遞箱中被無用紙盒、立體卡片、廣告單頁填滿,而實際産品僅爲三支口紅。
這直接引發網友不滿:"一切成本加利潤,最後都會算在消費者身上。"
花西子的過度包裝問題引發網友不滿。圖源:bilibili
在道德層面,所有人都知道過度包裝是極不環保的行爲,但爲何屢禁屢犯?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還是過低的違法成本。
從法律要求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簡稱 " 固廢法 ")已經對企業過度包裝行爲制定了懲罰措施。
根據要求,違法企業會受到 " 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 " 的罰款,如果情節嚴重,會受到 " 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 " 的罰款。
"目前的流程還是先約談再整改,如果拒不改正才會被罰款。但對于那些資産龐大的大企業來講,這種處罰力度實在是杯水車薪,難以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 擺脫塑縛政策專員李茜向 36 碳表示。
至于如何定義情節嚴重?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法規中還未給出明确劃分。
圖源:《固廢法》
李茜表示,實際上類似文件早在 2009 年就已經出台。後來電商、快遞行業迅速發展,産品銷售渠道多了,給市場監管也提升了不少難度。盡管大家都在強調這一問題,但是相應的匹配機制還沒有建立,這是過度包裝難以被解決的一大原因。
例如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生産者的責任不僅隻局限于産品的生産過程,而且還要延伸到産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特别是廢棄後的回收和處置。這項制度已經在歐盟國家較爲普遍,但在我國還未成型。
另一大因素也與市場需求有關,常常與消費者心理學挂鈎。
商家營造出高檔奢華的觀感,以滿足一些消費者 " 好面子 " 的心理。因此,産品不再是滿足功能性的需要,而是成爲身份地位的象征。
比如 " 天價月餅 ",就迎合了一些消費者的送禮需求,助長月餅禮盒的奢靡包裝一度盛行,市場價格被不斷炒高。
可持續包裝企業 Huhtamaki 普樂集團北亞區副總裁耿康向 36 碳表示,适度包裝的理念可以理解爲 "Fit for purpose",即契合其應有的包裝功能,并在此基礎上尋找更環保的材質和更創新的設計,以避免資源浪費。如果把重心僅放在吸引眼球,就屬于本末倒置了。
但當更多消費者開始接受環保理念,并納入消費決策中時,他們又會發現一個新問題:市場上并沒有提供足夠的綠色選擇。
替代産品不足,仍是一大痛點
如今,綠色消費落實到行動層面的阻力之一,是替代産品的缺位。
" 無力感 ",是這群綠色消費者們常常提到的一個詞。
中消協發布的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顯示,有八成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超四成消費者表示 "知道是過度包裝,但沒有選擇餘地仍然選擇購買"。
爲此,36 碳在幾家線上購物平台進行問詢,當問到是否可以提供産品簡易包裝的時候,得到的基本都是否定回答。有的商家還會以 " 精美包裝 " 爲産品賣點,說服我們繼續購買。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培養起的環保理念,很容易被匮乏的現實選擇所擊退。
圖源:淘寶
如果從根本上杜絕這一問題,監管機構、産品商家、銷售平台、消費者都需要承擔起不同責任。
從産品企業維度來看,前幾天剛生産出首款碳中和産品的蘋果公司,就在綠色包裝中下了不少功夫,甚至還細化到油墨使用量。
很多年前,一位 " 果粉 " 在國外社區平台 Reddit 上發布了一張照片,展示了從初代 iPhone 一直到 iPhone6 Plus 的包裝盒。從圖中可以看出,iPhone 的包裝設計一直在改良,不僅更加精緻小巧,油墨面積也更少,甚至是側邊的品牌标識,都在不斷精簡。
圖源:Reddit
這一理念已内化爲蘋果的品牌基因,蘋果把大量的塑料托盤、保護膜和包膜緩沖材料等,都換成纖維替代品。2022 年,蘋果已将包裝設計中的塑料減少到隻剩 4%,并計劃到 2025 年徹底淘汰塑料包裝。
在蘋果最新推出的首款碳中和産品—— Apple Watch Series 9 中,其包裝就采用 100% 纖維材質;包裝尺寸也更小,讓每次運輸的手表出貨量可以增加 25%。
随着線上購物興起,海量的快遞包裝垃圾問題也不斷湧現。
亞馬遜推出了自有集裝箱運輸 ( SIOC ) 計劃,旨在使用制造商的原始包裝交付産品,從而無需額外包裝。
例如對于三星的一款電視,亞馬遜爲其減少了 9 個不必要的包裝組件,使包裝體積顯着減少了 69%。與标準包裝相比,直接減少了 87% 的空氣運輸。
從今年開始,亞馬遜也在訂單頁面中設立 " 無額外包裝送貨 " 的選項,以提供更多環保選擇。
亞馬遜幫助三星減少包裝體積。圖源:亞馬遜
李茜表示,治理過度包裝問題也不能單靠材料,另一大重要路徑還在于提升循環次數,例如增加可循環快遞箱的投放量,并在快遞櫃旁邊增設包裝回收功能,從而建立起可循環快遞箱的 " 逆向物流 " 模式。
如今僅有幾家大型物流公司做出改變,如京東、順豐分别在北京、天津、深圳、海南等省市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試點。雖然目前全國可循環快遞箱的存有量已經超過 1000 萬個,但它們僅限于同城快遞,在全國快遞件數中占比不足 1%,還未形成規模化效應。因此很多消費者都沒接觸過,未來的推廣範圍還有待進一步擴大。
産品過度包裝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這麽多年來遲遲難以解決,則是多方責任缺失的結果。
如果市場上仍不能建立起一個全鏈條的治理體系,那麽即使這項 " 史上最嚴格 " 的新國标正式實施,也很難在市場中激起大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