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底中國加入 WTO 後,汽車領域對外開放迎來新高潮。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後,中國汽車産業出現第二波合資熱。
盡管 2001 年中國汽車産銷隻有 200 多萬輛,還以商用車爲主。但是,衆多跨國汽車公司十分看好中國汽車市場潛力,特别是巨大的尚待開發的乘用車市場。
中國加入 WTO 之後幾年,跨國汽車公司紛紛到中國投資建廠,湧現出一批中外合資整車乘用車企業。這些合資車企有東風日産、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長安福特馬自達、北京奔馳 - 戴克、華晨寶馬、東風标緻、廣州豐田、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等。
20 年過去,這些合資車企大多發展比好,但也有一些企業陷入困境。東風本田屬于發展較好的一類合資車企。
過去 20 年,東風本田趕上了黃金十年的好時光,也遇到了疫情三年沖擊,以及缺芯影響。東風本田與中國汽車産業和中國汽車市場同呼吸共命運,共繁榮、同發展、共甘苦、共患難,走過了不凡的二十年。
東風本田成立後推出的第一款車型 CR-V,成爲中國城市 SUV 開先河之作,第二款車型思域則成爲中國運動轎車的代表作。這兩款傑作,引領了中國城市 SUV 和運動轎車發展新潮流。東風本田獨有的一站式規劃、滾動式發展、以及溫情營銷,在國内汽車行業中也起到了樣闆作用。
經過 20 年的發展,東風本田年産能規模從 30 萬輛躍升至 76 萬輛。目前,東風本田擁有超過 750 萬用戶,并牢牢站穩主流一線合資車企地位。
東風本田開啓城市 SUV 新潮流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曾經說,沒有 CR-V,就沒有東風本田。東風本田投産後第一款車就是 CR-V, 而成就了東風本田中國市場地位的也是 CR-V。
2003 年 7 月 16 日,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第二年,東風本田第一輛車 CR-V 正式下線,開創了中國汽車市場城市 SUV 的先河。
當時,中國消費者對什麽是城市 SUV 知之甚少。占據乘用車市場主體地位的是轎車。
東風本田推出的城市 SUV — CR-V,既有越野車的高通過性,又有轎車的舒适性,視野也比較開闊,很快就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睐,銷量一路走高。CR-V 成爲東風本田的一棵常青樹,多年來銷量一直位居前列。2022 年 CR-V 銷量超過 22 萬輛,是當年合資品牌緊湊型 SUV 銷量最高的車型。
看到 CR-V 的市場成功,國内衆多車企紛紛效仿,推出許多城市 SUV 車型,國内汽車市場掀起了一場持續十幾年的 SUV 熱。自主品牌汽車廠家抓住這一趨勢,推出了涵蓋各個細分市場的 SUV 車型,大幅提高了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
CR-V 上市的 2004 年,國内 SUV 銷量隻有 19 萬輛,占當年乘用車 249.5 萬銷量的 7.6%。2022 年國内 SUV 銷量達到 940.6 輛,占當年乘用車銷量的 40%,其中 60% 是自主品牌。
作爲城市 SUV 的開先河者,CR-V 不僅直接推動了國内的 SUV 熱,而且對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也做出了貢獻。
在汽車電動化浪潮下,前幾年,CR-V 推出了混合動力版。最近又推出插電混動版,從而形成了燃油、混動、插混完整的動力布局。
繼 CR-V 市場成功之後,2006 年 4 月東風本田第二款産品第八代思域問世。思域的問世,給沉悶的中國轎車市場吹來一陣新風,開辟了國内運動家轎細分市場。多年來,思域銷量一直火爆,和 CR-V 一起成爲東風本田兩大最暢銷車型。
第十一代思域
經過 20 年的積累,目前,東風本田在售産品已然涵蓋了包括轎車、SUV、MPV 三大類的主流細分市場,囊括了燃油、混動、純電三大動力類型。形成了由 UR-V、CR-V 和 HR-V、XR-V 組成的強大 SUV 家族,和 INSPIRE(英仕派)、CIVIC(思域)等爆款家轎産品,以及 MPV 車型艾力紳(ELYSION)、純電 SUV 車型 e:NS1 和 M-NV 等十餘款車型,産品結構豐富。
克服疫情沖擊逆境砥砺前行
過去 20 年,東風本田有過過五關斬六将的輝煌,也遭遇過困境與挑戰。東風本田的特點是踏踏實實穩步前行,不搞大跨越。在諸多嚴峻考驗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産品、團隊特色。不因暫時的挫折和困難而畏縮,而是攻堅克難,奮力向上。
特别是 2020 年新冠疫情對東風本田帶來的沖擊,堪稱爲東風本田成立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東風本田地處新冠疫情震中武漢市,在國内整車企業中,受沖擊最嚴重,停工停産時間最長、複工複産難度最大、供應端和物流遇到的壓力也最突出。從 1 月 20 日春節放假到 3 月 11 日開始部分複工複産,整整 50 天東風本田沒有生産一輛車。停工停産的時間,比其他國内汽車企業都要長。整個 2 月份,東風本田的汽車産量是零。
面對成立 17 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東風本田迎難而上、砥砺前行,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了抗疫、生産兩不誤。
東風本田化危爲機、奮起直追。全年累計銷量實現 85 萬輛,同比增長 6%。創建廠曆史最高,并迎來産銷 600 萬輛的重大節點。
這一優異成績,不僅遠遠超過行業整體水平,東風本田還成爲 2020 年東風汽車集團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乘用車整車企業。在國内中日合資乘用車企業中,東風本田 85 萬輛的銷量,僅次于多年前就進入百萬俱樂部的東風日産,高于一汽豐田、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
2022 年是三年新冠疫情的最後一年。這一年,東風本田遇到的挑戰更大。
堅定推進數字化與電動化轉型
随着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大潮來襲,過去兩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 " 井噴 " 行情,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迅速擴大。在大盤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不斷擠占傳統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由于合資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普遍較低,導緻銷量和市占率雙雙下降。
全新英仕派 e:PHEV 插電混動版
過去幾十年,合資車企把全球品牌和技術帶到中國。進入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時代,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面,合資車企必須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迎頭趕上。
早在 2018 年,東風本田在廣州車展發布 " 放眼未來 Seeing the future" 新能源品牌戰略計劃,拉開了東風本田新能源發展的序幕。
之後幾年,一批新能源車型源源不斷推出市場。2019 年 9 月,由 CR-V、INSPIRE、艾力紳組成的混動家族構建完成,成爲業内首個覆蓋 "SUV+ 轎車 +MPV" 全車系的混合動力家族。同年 10 月,首款純電動車 X-NV 閃亮出道,正式開啓東風本田電動化元年。
全新純電 M-NV
緊随其後,東風本田又陸續推出了第二款純電動車 M-NV 和本田在華首款 PHEV 車型—— CR-V 銳 · 混動 e+,新能源産品矩陣進一步壯大。
2022 年,以純電車型 e:NS1 爲标志,東風本田正式開啓了電動化轉型的新階段,并依托 e:NS 純電品牌持續發力純電動車市場。
純電動 e:NS1
2023 年,東風本田圍繞 " 數字化驅動,電動化轉型 " 戰略,從品牌、産品、渠道、營銷四個維度持續深化布局。
今年上半年,東風本田發布強電智混技術品牌,并推出搭載最新技術成果第四代 i-MMD 的混動和插混車型。在電動化轉型加速,混動市場火爆的背景下,強電智混承擔着東風本田燃油車型電動化煥新的重任。
今年下半年,東風本田将推出旗下全新自主純電品牌,豐富純電車型的産品線,爲消費者帶來更多樣化的選擇。
東風本田正在打造一座具備行業領先水平的數字化智能工廠,生産全新的電動化車型。爲其電動化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培育新的競争優勢和增長極,爲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産品與服務。
東風本田新工廠俯瞰圖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表示,東風本田将進一步加快電動化轉型。到 2025 年電動化車型占比達到 50%,到 2030 年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車。所有新車均爲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等電動化車型。
鄭純楷指出,當前,正處在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東風本田将基于中長期戰略,進一步強化全價值體系韌性,堅定推進數字化與電動化轉型升級,守正創新,邁向新征程。(完)
本文同步刊載于中國汽車趨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