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賽昉科技 StarFive)
钛媒體 App 獲悉,中國高性能 RISC-V 架構芯片研發商 " 賽昉科技 "3 月 23 日宣布,其完成新一輪融資,由百度獨家戰略投資。此前,賽昉科技已累計完成超過 10 億元融資,這在國内 RISC-V 領域尚屬首次。
賽昉科技董事長兼 CEO 徐滔表示,除了戰略投資之外,雙方還将進一步在業務上展開合作,賽昉科技将與百度一起推進不同形态的高性能 RISC-V 産品在數據中心場景落地。
據悉,賽昉科技成立于 2018 年,專注于研發并銷售 RISC-V 架構的高性能 CPU、SoC、開發闆等産品與解決方案。RISC-V 是 2010 年誕生的開源指令集芯片架構,與 X86、ARM 架構并齊普遍認爲有望成爲全球下一代重要芯片指令集架構。(詳見钛媒體 App 前文:《RISC-V 有望全面替代 ARM,預計到 2024 年行業大爆發》)
創立賽昉之前,徐滔擁有 30 年半導體行業從業經驗,曾在美國惠普公司從事高性能處理器研發達 11 年,曾任燦芯半導體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和 CEO;杭州中天微市場和營銷副總。2018 年 4 月,中天微被阿裏巴巴集團收購,合并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阿裏平頭哥),以研發 ARM CPU、RISC-V 芯片。
賽昉科技 CEO 徐滔 2021 年的演講,需要更新目前賽昉已自研了軟件開發工具包 SDK+RVspace
據徐滔 2019 年所述,最初賽昉是美國 RISC-V 頭部公司 SiFive 創始團隊、董事會和管理層尋求在中國建立一個合資實體,因此與中國本土團隊成立了上海賽昉科技有限公司等運營實體。但相對于其他合資公司,賽昉科技并非是 SiFive Inc. 的分子公司關系,而是獨立運營企業,擁有獨立的董事會、獨立融資、本土執行團隊,同時與 SiFive 緊密合作,取得了 SiFive 在中國大陸的獨家永久技術授權,掌握 RISC-V 核心技術研發 CPU(中央處理器),成立兩年内收入即超過千萬,IP 客戶已覆蓋全行業,2020 年就完成自研芯片流片。
如今,賽昉把 RISC-V 探進數據中心領域。
2021 年,賽昉科技對外交付其首款 64 位超高性能商用的 RISC-V CPU Core(内核)IP" 昉 · 天樞 ",可實現超标量、深度亂序執行等功能,并在數據中心領域落地,2022 年其先後自研高拓展多核片内總線和 LLC 内存系統,儲備了高性能同構、異構 Chiplet 技術,打通了 RISC-V 落地數據中心的最後節點,實現了解決方案的閉環。同時,美國 Ventana Microsystems 公司也研發出 5nm RISC-V 服務器 CPU Veyron V1,證明了 RISC-V 可以在數據中心領域規模應用。
不過,市場普遍認爲,RISC-V 技術和生态系統不如 ARM 和 x86 架構,後兩者主導着移動設備、電腦和服務器芯片領域。目前 RISC-V 架構芯片主要存在三個挑戰:
一是架構自身設計門檻低、模塊化和可擴展性高,但應用場景較窄,更多在 AIoT(智能物聯網)、穿戴式設備、存儲器這些低功耗嵌入式硬件和計算量小的領域;
二是雖然開源讓該領域市場較爲開放、無壟斷者,但産品量級較低造成配套軟件工具等生态體系不完整,需時間解決;
三是即便前兩個問題解決了,但 RISC-V 下仍有很多技術 Debug 難題,比如專用掩碼寄存器缺失、雙端口緩存如何在硬件中連接的能力、能否在成熟工藝下利用該架構實現 3nm、2nm 同等性能等關鍵難點暫沒解決。
但是,無論挑戰多難,鑒于當前 " 芯片全球化已死 " 浪潮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脫鈎和供應鏈問題影響着全球芯片行業發展。從美國、歐洲到中國,都在加強 RISC-V 建設力度,尤其 RISC-V 是一種不太容易受到管制影響的開源芯片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對 RISC-V,中國隻要加大投入,依靠中國科技人員的創新,有可能在 CPU 核心技術上獲得很大的話語權。
工商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上海賽昉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是 StarFive ( Hong Kong ) Limited,股份比例達 81.3%,徐滔和恒基兆業地産聯席主席兼總經理、賽昉科技聯合創始人李家傑等人在其中持股;深圳市國科瑞華三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持股 4.83%;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持有股份 4.23%;另一主體廣東賽昉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包括廣東順德科創璞一股權投資、StarFive ( Hong Kong ) Limited、南京賽富股權投資基金、中網投、雲岫資本等。
實際上,本輪賽昉科技戰投方百度,最近在芯片半導體領域動作頻頻。
工商信息顯示,今年 3 月中旬,百度集團控股的芯片公司 " 昆侖芯科技 " 完成了一輪融資,注冊資本增加了 17.48 萬元,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創企開盈等新進爲其股東,比亞迪在昆侖芯持股 0.33%,2022 年 6 月昆侖芯也完成了一輪未透露的融資,新投資方包括通用技術創投、千山資本、海富産業基金等,昆侖芯正在研發下一代 4nm 訓練、推理兩款 AI 芯片産品,以及首款 5nm 昆侖芯自動駕駛芯片,而 3nm 昆侖芯 4 預計會在 2025 年推出;
今年 1 月,百度投資了成立不到兩年的激光雷達芯片公司識光芯科;
2022 年 11 月,百度還投資成立了浙江新度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含集成電路銷售等。
2023 年 GTC 開發者大會上,芯片巨頭英偉達披露,百度量子正在用英偉達的軟件産品,而且百度智算中心正大量使用英偉達服務器芯片處理人工智能(AI)大模型能力。
這意味着,随着 " 文心一言 " 的發布,百度已經意識到了數據中心的 AI 算力芯片重要性,而且智能駕駛、集度車都需要大量芯片支撐,尤其國内已無法采購到英偉達 A100/H100 芯片。同時,布局半導體領域成爲了互聯網科技公司在下一個十年發力的重要關鍵因素,此前阿裏平頭哥和螞蟻聯合宣布,他們将發布基于 RISC-V 的安全支付計算芯片。
賽昉科技表示,其與百度的雙方緊密合作将推動 RISC-V 産業化的進程,加速數據中心的算力創新,爲 AI 時代對算力的複雜、多變的需求提供新的可能。(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