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小學生春季新學期施行三項新規:課間 15 分鍾、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運動 2 小時。2 月 13 日開學第一天,學校、家長都有一些困惑:課間長了中午延遲放學,孩子肚子餓怎麽辦?原本課程就安排得滿滿當當," 每天一節體育課 " 如何做到?體育課多了,體育老師如何保障?
三項新規強化體育
開學前廣州市教育局出台新規:2025 年春季學期,全市小學課間 10 分鍾調整爲 15 分鍾,初中下午課間 10 分鍾調整爲 15 分鍾;各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試點落實每天 1 節體育課的學校比例不少于 30%;高中(中職)學校推動每周 3-5 節體育課,有條件的學校試點每天 1 節體育課,落實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 2 小時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100% 落實每天 1 節體育課。
中午延遲放學,肚子餓怎麽辦?
新規要求,全市小學課間 10 分鍾調整爲 15 分鍾。
廣州市白雲區三元裏小學教導處主任黃淩蘋表示,今天開學第一天,學校已經調整了作息表,課間休息爲 15 分鍾," 目前隻是中午推遲了 10 分鍾放學,下午放學時間不變。"
江村中學教導主任王寶雲介紹,學校下午原本有三節課和兩個課間,包括一個 15 分鍾的大課間(用于眼保健操)和一個 10 分鍾的小課間。爲了讓兩個課間都延長至 15 分鍾,學校将下午的第一節課提前上課,這樣第二個課間就能多出 5 分鍾,同時放學時間保持不變。
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校長陳武介紹,爲保障課間 15 分鍾,學校中午放學時間從以前的 12 點調整到 12:10。

有家長擔心,學生活動時間增加,孩子不能帶食物回校,同時中午放學時間推遲,到午飯時間孩子可能早已饑腸辘辘,有何好辦法解決?本學期中午放學時間延遲 5 分鍾的天河區華陽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一直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慣,在保證學生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倡導學生早睡早起,保證早上有充足的時間吃飽吃好營養早餐。
如何保障 " 每天一節體育課 "?課程整合
陳武介紹,過去對中小學體育課課時的規定是一二年級 4 節 / 周、三 ~ 六年級 3 節 / 周。但由于廣州曆來重視體育教育,因此包括龍口西小學在内的大多數小學實際執行的是一二年級 5 節體育課 / 周,三 ~ 六年級 4 節體育課 / 周,每天體育運動 1 小時也早已落實。
新規要求 " 每天一節體育課 "、每天運動 2 小時,對學校來說标準提高不少。龍口西小學采取的辦法是整合課程。" 之前每個班一周一節班會課,此外還有兩節道法課,兩者有共同導向和内容,因此我們把班會課改成體育課,班會課跟道法課整合,不需要整節課的班會内容利用零碎時間完成,如果需要一整堂的班會課就用道法課。" 陳武介紹,如此每個班都保障了每周一節體育課。


但不可否認,一些學校存在落實困難。有的學校表示,自己屬于九年一貫制學校,新政實施起來難度較大:" 特别是上午初中和小學的時間又不統一,學校又隻有一套指令系統,目前還在商讨如何更好地将政策落地。"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中學部負責人表示,學校在新政的落地實施上存在壓力。" 時間管理上,課間延長可能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課程安排,特别是需要調整每節課的起始和結束時間,以确保教學進度不受影響;每天一節體育課以及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 2 小時的要求,意味着需要重新規劃學校的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這可能會與其他學科的課程安排産生沖突。增加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在師資和場地資源上也帶來了壓力。"
體育老師如何保障?教師跨學科融合
體育課需要體育老師來上,每個班每周多一節體育課,學校師資能保障嗎?需要大規模招聘體育老師嗎?
陳武表示,雖然體育老師吃緊,但不需要專門招聘體育老師,因爲學校教育需要多學科融合,對于學校和老師來說,不應太過于專科化,應鼓勵老師們綜合、多能,成爲複合型人才。
" 目前由班主任每周承擔一節體育活動課,在體育科組的指導下設計訓練内容,也會讓體育科組對全校老師進行培訓。" 陳武介紹,在小學一個老師兼三四個學科是常态,例如勞動教育、綜合實踐、道法思政、心理教育等學科都可兼容。
多學科融合對老師個人發展也有好處。" 科技和世界發展如此快,學校的教學也會随之變化,老師需要多學習、多融合才能适應未來的教學。" 陳武表示。
2022 年教育部頒布的新課标要求,中小學每個學科跨學科教學比例不少于 10%,因此老師的确需要跨學科的能力。
此外,對于一些 " 麻雀 " 小學來說,增加體育課和活動時間,對運動場地的利用提出了挑戰。
" 操場最多隻能同時容納 6 個班的學生運動,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更科學地劃分運動區域、選擇運動項目。" 一位校長介紹,學校将安排學生進行跳繩、踢毽子等對場地要求低、運動強度大的體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