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消費升級的時代,我們身邊的汽車産品,可以說是天天變着花樣,抖着渾身上下的機靈,隻爲吸引你的注意。當我們還以爲張翼開門,駕駛輔助還是新鮮很先進的東西的時候,其實不少在車上使用到的技術,原來也早就千變萬化,變着法驚掉你下巴。趁着現在不少品牌也發布着半年報,我們也不妨看看這半年,我們都看到了什麽新的汽車技術吧。
雲辇系統(比亞迪)
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對新能源汽車也極爲關鍵。比亞迪深谙其道,一直以來都在堅持技術的創新,而雲辇系統顯然又是一次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在今年 4 月 10 日,比亞迪就發布了全新智能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技術 - 雲辇,這是首個中國汽車品牌自主研發的核心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及底盤技術,可以将其理解成 " 爲新能源車而生的頂尖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 "。
具體來看,雲辇系統之下有雲辇 -C 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雲辇 -A 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以及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首次實現了下車身關鍵零部件與整車的智能聯動,讓整車控制有了更強的一體性。其中雲辇 A 系統也已經在前不久上市的中高端品牌産品騰勢 N7 上率先搭載,除了可自動地調節懸架高度以及阻尼之外,還可以根據車型選擇配備剛度調節和智能側翼座椅功能,成爲車的一大亮點,不少新用戶訂單也是沖這而來的。另外對于地面可測距離達 150m。通過識别,然後交給行雲算法計算出來,最終調整車身的舒适性以及平穩性,同時,也可以通過車輛 Pad、手機 APP、智慧語音等控制懸挂高度,帶給來更出色的駕乘體驗。
易四方平台(比亞迪)
除了雲辇之外,比亞迪在新能源驅動方面的技術突破也是有目共睹,易四方技術平台,憑借更快、更強的四電機驅動系統,不但讓新能源車的加速性能進一步提升。更硬核的地方在于,易四方技術颠覆了低效率的傳統燃油四驅。
四電機技術讓可實現單個車輪的驅動、制動、前進和後退,讓車輛具備超強的車身姿态調整能力。在控制速度、靈活性、控制精度方面實現了躍升。在我們理解的極限越野場景,能帶來極緻安全性能,徹底颠覆燃油車的動力系統,讓越野愛好者無畏前行。而且從實際用車場景出發,解鎖了一批黑科技功能,如爆胎控制、幹拔沖坡、應急浮水、原地掉頭等前所未見,看似科幻般的功能。
可變轉向比方向盤(雷克薩斯)
在 2023 年的上半年其實還有過一個曾被 " 禁止上牌 " 的潮流,說的就是半幅方向盤,今年初,特斯拉 Yoke 方向盤正式登陸國内,而随後智己亦跟上了這個潮流。但實質上,把異型方向盤目前做得最好的品牌,是來自于雷克薩斯 RZ 的 Steer by Wire 可變比電子線控轉向系統。爲什麽說它是目前做得最好的呢?這是因爲異型方向盤,其目的遠不止是爲了 " 營造視覺未來感 " 這麽簡單。它具有高度可變的轉向比,其傳動系統以電子信号控制取代機械連接,蝶形方向盤與 F1 賽車類似,轉動角度設定在約左右各 150 度,可以大幅減輕駕駛者的操作幅度——在十字路口轉向、掉頭、泊車、蜿蜒路和其他駕駛情況下,駕駛者無需再雙手打交叉轉動方向盤,操控更加輕松自如,同時也更精确。
這和特斯拉以及智己隻是更換了方向盤形狀的做法完全不在同一個技術水平上。隻不過也正是因爲以電子信号控制取代機械連接,目前這套系統也僅僅能在國内起到展示和賽道試駕的範疇上使用,但在海外這套系統實實在在地已經在使用了。相信在國内法規完成之後,這套轉向系統也将會完整地進入到國内。
神盾電池(吉利)
在電池領域裏面,甯德時代的三元锂電池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可以說是目前國内的兩大巨頭了,而今年吉利方面則推出 " 神盾電池 " 予以反擊。電池續航,其實現在核心技術基本已經有所突破且穩定,而當下更值得消費者關注的,自然是電池的安全問題。而神盾電池,正是吉利獨創、吉利銀河專屬的電池安全技術,在基礎安全方面,神盾電池采用低反應活性電解液、耐熱塗層塗覆技術、PACK 層 " 田字型 " 電池結構保護等新材料和新技術。而爲了電池在意外熱失控情況下電池内部的熱量可以快速排出,神盾電池使用的單向防爆閥洩壓速度是普通電池用的透氣閥的 2 倍,保證電池迅速平衡内外壓力,最大幅度降低電池爆炸風險。
而且,它也已經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完成了首次基礎安全測試,試驗報告顯示:在業内公認難度最高、條件最嚴苛的電池針刺試驗中,神盾電池不僅未起火、未爆炸、未冒煙,測試全程最高溫度未超過 40 ℃,順利通過試驗,而且在電池包海水腐蝕浸泡、三面跌落重擊、外部火燒三項試驗,神盾電池同樣以超過國家行業标準要求的試驗标準順利通過。成功挑戰了四大試驗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不斷刷新行業标準。
作者
商務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