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拜騰汽車
文 | 雷科技 Ieitech
新能源汽車行業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了蔚小理的輝煌,卻忽視了更多車企的艱難求生并走向衰亡。可能是因爲,失敗者通常不需要太長時間,就會銷聲匿迹。
以銅爲鑒,可正衣冠;以古爲鑒,可知興替;以人爲鑒,可明得失。探究失敗車企倒下的過程,可以避免後來者重蹈覆轍,隻有吸取過往的經驗教訓,行業才能向前發展。
在已經倒閉的造車新勢力中,哪個 " 生前 " 最輝煌各有各的看法,但誰倒下後的聲音最大,拜騰汽車絕對是是有力競争者。僅僅是 300 人一年吃零食吃掉 5000 萬元,就讓這個車企破産時備受矚目。
起點雖高,拜騰卻未能成就輝煌
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任何企業想要做大做強,都需要睿智的領導者,蔚來、理想、小鵬等汽車的創始人,都是互聯網行業轉行而來,李斌和李想雖然做過汽車互聯網平台,對于汽車行業擁有一定的了解,但相對專業人士,難免還是有點知識匮乏。
在領導人這點,拜騰汽車相較于其他造車新勢力,擁有極大的優勢,因爲拜騰汽車的董事長畢福康與總裁戴雷都在汽車行業打拼多年。其中畢福康擅長技術,是寶馬 i8 之父,也是享譽全球的電動汽車專家。戴雷曾在英菲尼迪和華晨寶馬擔任高管,擅長營銷策劃,這二人在寶馬公司有過甜蜜的合作,因而畢福康創建拜騰汽車後,将戴雷挖過來給自己做副手。
圖源:和諧汽車官網(拜騰汽車投資者)
有了資曆深厚、經驗豐富的領導者,造車新勢力還缺什麽呢?沒錯,資金基礎與造車資質。燃油車時代,國内自主品牌發展非常艱難,許多車企被迫選擇合資模式,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後,這些車企也想投資一些造車新勢力。
作爲國内頭部車企,一汽迅速投資了看上去很有前途的拜騰汽車 5 億美元,爲了幫助拜騰汽車拿到造車資質,一汽還将自己的子公司一汽華利以 1 元錢的價格轉讓給了拜騰汽車,代價則是 8 億美元的債務和員工薪酬。
毫無疑問,拜騰的起點比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都要高。2017 年才成立的拜騰汽車,2018 年就過上了極爲奢華的生活,那時蔚小理還在勒着褲腰帶過日子。
圖源:和諧汽車官網
理想汽車 CEO 李想曾轉發過一篇名爲《300 人吃掉 5000 萬零食、一盒名片上千,拜騰怎樣燒掉了 84 億?》的文章,該文章披露,拜騰汽車北美研發部門 300 人一年吃零食吃掉了 7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币 5000 萬元),在忽略節假日的前提下,平均每個人每天要吃掉超過 400 元的零食。
該公司員工的定制名片,一盒價格高達千元。此外,拜騰汽車員工人數不足千人時,就多達 29 位副總裁,待遇堪比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前聊漢騰汽車時,小雷曾表示漢騰汽車在剛起步,汽車銷量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出巨資建廠不理智,可與拜騰汽車相比,漢騰汽車至少讓我們看到他們在汽車行業發展的決心。
燒掉 84 億元後,拜騰汽車依然不見蹤影,最終落得破産收場。富士康曾有意接盤拜騰汽車,但最終也宣布放棄。
你以爲我會把拜騰汽車破産的原因歸咎于浪費?不,隻要車企朝着正确的方向發展,一點鋪張浪費不算什麽,拜騰汽車失敗的真正原因,在于失去了人和。
擁有天時地利,拜騰汽車卻沒有人和
世界上熱度和人氣最高的足球比賽,無疑是世界杯,但若想看最頂尖的技術碰撞,歐冠才是唯一的選擇。原因無他,參加世界杯的隊伍,隊員都是各個國家的明星選手,并不是效力于一家俱樂部,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磨合,也難以确定主心骨。畢竟是各大俱樂部的領軍人物,憑什麽給你當配角?
拜騰汽車之所以失敗,原因也是如此,遇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又在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中國、美國建立了研發基地,還有一汽等衆多企業的投資,可以說掌握了天時與地利,但拜騰汽車卻沒有人和。被畢福康挖來的戴雷,成了畢福康最大的對手,拜騰汽車死于内鬥。
圖源:和諧汽車
最初畢福康是拜騰汽車的實際掌控者,戴雷雖然是高管,卻隻負責中國區的二線部門,例如人才招聘、财務等。戴雷不甘心隻做綠葉,因此與畢福康在新公司的相處并不愉快,經常因各種原因吵架。
最離譜的是,2018 年 CES Asia 籌備期間,畢福康與戴雷因 K-Byte 概念車發布會的發言稿時長和先後順序吵了起來,矛盾日益激化。那時拜騰汽車的關鍵決策需要董事會投票,董事會總共有 9 票,決策得票達到 6 票才能通過。
畢福康與拜騰汽車投資方和諧汽車董事長馮長革關系密切,他擁有一票,馮長革擁有三票,二人聯合足以掌控局勢。然而 2018 年拜騰 B 輪融資時,一汽希望能夠用和諧汽車的一張票換取投資,可能是擔心失去掌控權,和諧汽車堅決回絕一汽的要求,結果導緻拜騰汽車錯過了獲取投資的良機,2019 年投資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大不如前。
拜騰汽車 2015 年開始組建,2016 年高管團隊成型,實際上并不比蔚小理晚。但蔚小理首款汽車上市時,拜騰還在忙着内鬥,發展十分緩慢,以至于董事會越來越多人反對畢福康,戴雷實現翻盤。2019 年拜騰汽車企業組織架構調整,戴雷坐上了 CEO 的位置。4 月,畢福康正式宣布離職,這場内鬥終于結束。
圖源:拜騰汽車
内鬥雖然結束,兩人近兩年的鬥争,卻對拜騰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許多業務難以正常進行,銷售大佬付強怒而離職。再加上技術大拿畢福康脫離,戴雷一人也無力回天,首款車型遲遲不能量産。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拉車的馬隻有力氣往一個方向使,馬車才能快速前行,人心不齊導緻拜騰汽車内鬥不斷,消耗了大量資源與時間,再加上盲目的鋪張浪費,以至于資金鏈不足,最終落得破産收場。
來自内部的壓力,永遠比外部更嚴峻
前段時間,國内曾經銷量前列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差點倒閉,主要原因也與侯海靖、闫楓、陸斌等管理層的内鬥有關。威馬汽車融資超 350 億元,月銷量一度僅次于蔚小理。
然而因企業内鬥,整個公司分崩離析,CEO 沈晖無力重整管理層,下層員工也因上層的争鬥身心俱疲。好在,威馬汽車體量還在,而且産品銷量也不錯,擁有一定的技術儲備與底蘊,不久前得到了騰訊和百度兩大互聯網巨頭的投資,已于 3 月 15 日複産。
提到騰訊,我們會想到馬化騰;提到百度,我們會想到李彥宏;提到蔚小理,我們則會想到李斌、何小鵬、李想。這些企業管理層人員衆多,可都有一個能讓大家信服的主心骨,當意見不統一時,管理層成員願意聽從主心骨的管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擁有主心骨的團隊,哪怕員工意見不同,當行動方案确定後,仍會全力朝一個方向努力,而不是互相攻擊拆台。
拜騰汽車到了,投資人的 84 億元打了水漂,強敵環伺的造車新勢力,處理内部矛盾,比與其他車企競争更關鍵。畢竟,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