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原創
實習記者 | 蔣紫雯
編輯 楊程
近日,有中國移動(600941.SH;00941.HK)、中國聯通(600050.SH;00762.HK)的用戶反映,業務員以 " 免費送禮 " 爲由," 忽悠 " 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下貸款合約,金額由幾百到上千元不等,一旦貸款逾期,征信就會受到影響。但當他們向營業廳投訴時,卻被告知 " 合同已簽字 ",若要取消業務,還要支付違約金。
紅星資本局調查發現,除了辦業務 " 套路 " 多,不少網友反映退訂業務也存在困難。律師分析,運營商以在網免費送手機等禮品的名義,爲消費者辦理了 " 消費貸款 ",這屬于在銷售過程中隐瞞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其行爲已涉嫌構成商業欺詐。
以送禮名義 " 忽悠 " 辦業務
用戶反映 " 被貸款 "
家住江蘇的小園向紅星資本局介紹,今年 1 月,母親接到中國移動業務員的電話,對方稱其每月移動話費使用金額達标,可以免費送手機,并提供上門服務。但她事後發現,對方在母親不知情的情況下,爲其辦理了貸款購手機的業務,也就是所謂的 " 信用購 "。
" 每個月需要還 69 元,總共 36 期,而且每個月話費最低消費有 200 多元。一個快 60 歲的老人話費能花 200 多?" 小園稱,她了解後得知,活動要持續三年,若要取消還要支付違約金。更關鍵的是,母親莫名背上一家金融公司的分期貸款,對生活産生了影響。按照合約,一旦手機欠費停機達到一定時間,就成了 " 貸款逾期 "。
小園介紹,因爲家人以前經曆過類似貸款騙局,加上家裏有購房計劃,母親一直對貸款事宜特别謹慎。" 辦理業務時,我媽媽特地強調不能給她開通信用貸款服務,但工作人員騙她說不是信用貸,自行幫她開通了業務,還直接把新手機拆封激活了。" 但當小園向主動聯系母親的業務員詢問貸款合約一事時,對方沒有提到貸款,隻說是保底消費後贈送手機。
貴州的小歐(化名)也遇到了同樣的事。今年以來,她的父親多次收到催款短信,稱貸款已逾期,欠款 2500 多元,這讓家人摸不着頭腦。小歐說,此前有移動公司的業務員聯系父親稱,辦手機卡就能送手機,在對方的 " 忽悠 " 下父親辦了卡,但免費手機變成了分期貸款。父親根本不知道,當時竟簽過一份 " 貸款合約 "。
小歐的父親多次收到催款短信 圖片來源:受訪者
紅星資本局梳理發現,全國多地網友都曾遭遇到過類似 " 送禮變貸款 " 的難題。紅星資本局在黑貓投訴平台以 " 移動 "" 貸款 " 爲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有上千條網友投訴,内容包括在辦理手機套餐、家庭寬帶等業務的過程中,在業務員的 " 指引 " 下,簽了貸款協議,辦理了網絡小額貸款、預授權凍結等金融業務,直到接到催收電話或産生不良征信後,才得知自己被 " 套路 " 了。除了中國移動外,中國聯通的用戶也曾反映過類似問題。
" 因爲是電子合約,業務員根本沒有給我父母看,隻要他們簽了字,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合約内容。" 家住湖南的小默告訴紅星資本局,去年 9 月,聯通公司業務員上門爲家人推銷一款辦卡送禮的活動,出于對聯通公司的信任,母親按要求簽了字。直到今年 3 月,他才得知那是一份貸款合約。" 我父母隻知道和聯通公司辦了張卡,根本不知道和這個‘招聯金融’第三方簽約了,現在注銷手機卡要承擔違約金,還要償還金融貸款。"
退訂業務難度大
有用戶稱營業網點離家 20 公裏
紅星資本局采訪發現,除了業務員以送禮爲名模糊信貸風險外,對大部分受訪者而言,更大的難題在于退訂業務,解除貸款合約。
" 給我們辦理的聯通業務員說,不想用的話就可以取消,很容易解決,但是我們多次投訴,聯通也不給我們解決。" 小默無奈地說,今年 4 月起,他多次緻電中國聯通客服熱線反映此事,客服人員稱業務可以取消,但到了營業廳,工作人員又表示要按合約辦事," 還說我們在合約簽了字 "" 後來業務員又說,聯通方面可以不付違約金,但貸款要我們自己還。" 小默稱,由于雙方踢皮球,事情至今未能解決。
小默的母親辦理的聯通套餐 圖片來源:受訪者
小默還稱,他在當地一家較大的營業廳投訴此事時發現,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有類似遭遇," 有的不怎麽消費話費的老人還辦理了 200 多元的套餐。"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有中國移動用戶在社交平台表示,其從客服處得知,可以聯系爲其辦理業務的工作人員退訂," 但是打電話給推銷的人,死活不說是哪個營業廳。" 該用戶稱,最後其提出要報警處理,對方才告知是哪個營業廳。
還有用戶表示,向當地營業廳投訴後,對方給出的回複多是 " 合同已經簽字 "" 盡到了提醒義務 "" 業務員違規操作 " 等。
得知母親 " 被貸款 " 後的幾天,在多次态度強硬地向中國移動客服進行投訴後,小園帶着母親趕到了指定營業網點,成功退訂了業務,也撤銷了貸款。但讓她感到蹊跷的是,爲她們辦理業務的網點竟然位于 20 公裏外的一個鄉鎮。
紅星資本局在小紅書檢索發現,也有不少網友在分享退訂成功的經驗時列出工信部、政府服務便民熱線等多個公開電話,并建議要多嘗試在各種渠道投訴,表達自己的迫切," 态度一定要強硬 "。
運營商客服稱退訂要繳納違約金
律師:涉嫌構成商業欺詐
6 月 14 日,中國移動客服熱線的工作人員向紅星資本局介紹,公司确實有信用購機活動,如果用戶對該活動有疑問,工作人員會按照流程進行上報,核實後再給用戶回電溝通。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用戶如果要取消業務,需要到營業廳現場進行解約," 取消的話要繳納解約金。"
中國聯通客服熱線的工作人員也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公司确實有金融分期活動,但接線人員無權利取消,隻能反映到後台,讓後台工作人員聯系用戶。
多位受訪者向紅星資本局表示,運營商業務員隐瞞關鍵信息誘導簽約,最終導緻他們背上貸款,他們認爲受到了欺騙,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了侵犯。
北京市中聞(長沙)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凱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多地運營商以在網免費送手機等禮品的名義,爲消費者辦理了 " 消費貸款 ",這屬于在銷售過程中隐瞞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其行爲已涉嫌構成商業欺詐。
劉凱表示,根據我國《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爲處罰辦法》第六條規定:"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準确,不得有下列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爲。" 運營商隐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有權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劉凱表示,如果運營商以欺詐手段,使用戶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辦理了消費貸款,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并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紅星資本局關注上市公司的一切新聞
歡迎報料,私信小編!
各種商務合作請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