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 新聞】随着汽車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與車輛智能駕駛方面的規章和制度的制定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相關方面的技術提出了規範,《指南》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編。而除了政府機構外,包括華爲、百度智行科技、高德雲圖科技等相關民間企業也參與了該指南的編訂。
與此前大多數規定主要關注車端不同,此次新發布的《指南》則将目光望向了路端。《指南》明确了路端設施如何爲更高級别自動駕駛服務這一問題。在該《指南》中,其對目前自動駕駛試驗公路的工程設施中的自動駕駛雲控平台、交通感知設施、交通控制與誘導設施、通信設施、定位設施、路側計算設施、供配電設施和網絡安全設施以及技術指标進行了統一,提出公路工程設施提供輔助信息的能力與範圍,用以指導目前自動駕駛試驗的公路工程的相關設施建設與發展。
随着數字技術與汽車産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正逐漸成爲全球汽車産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而單車智能自動駕駛受限于車載算力、感知視距、傳感器成本等先天不足而無法全面落地,因此車路協同成爲未來發展趨勢。推進自動駕駛落地,不僅需要 " 車的智能 ",更需要 " 路的智能 ",這已成爲當前行業的共識。
據了解,當前中國車路協同參與者主要分爲 HBAT、ICT 廠商、汽車供應商和集成商四類。前文《指南》的參編者如華爲、百度均已有車路協同方案。例如華爲正積極開展跨行業合作,聯合大型整車廠、ICT 廠商、芯片廠商等,構築車路協同網絡;百度的 Apollo Air 在關閉車端感知情況下,僅依靠路端輕量化連續感知,就可以實現 L4 級别的自動駕駛閉環;阿裏雲聯合高德地圖推出了 " 高速雲 " 車路協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