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4 月 1 日是巨星張國榮逝世 20 周年的日子,他的愛人、好友紛紛出面悼念,粉絲爲他舉辦着一個又一個紀念活動,大家都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隻是這個時候,總是鮮少提及一件事,那就是張國榮的真正死因。
2003 年 4 月 1 日,46 歲的張國榮從文華酒店一躍而下墜樓身亡,回顧他的去世當天,會發現張國榮身邊人口中的情緒病,才是促使他選擇終結生命的根本原因,而他們反複提及的情緒病其實就是抑郁症。
作爲非專業人士,沒辦法細細剖析抑郁症的産生原因,隻能針對張國榮離世一事,提醒大家注意,明星名人的離世很容易産生跟随效應,當年張國榮墜樓身亡後,僅中國香港一地,9 小時内就有 6 人跳樓,其中 5 人醫治無效身亡。
有關抑郁症患者,有一點絕不能忽略,那就是他們也想逃離死亡,更是會發出求救信号——實際上張國榮在生前就多次發出過 " 求救信号 ",會主動提及死亡,情緒過于悲觀,精神不穩身體不适,嘗試自我傷害、拒絕幫助等等,林青霞、梅豔芳、陳淑芬、唐鶴德、莫華炳等好友以及身邊人,都或多或少,感受過張國榮的求救信号。
2002 年 11 月,張國榮曾經做出過一次嘗試,并沒有成功;2003 年 4 月 1 日,張國榮給摯友莫華炳打了個電話,約他一起吃午飯。
莫華炳是張國榮寓所的設計師,二人友誼維持 20 多年之久,張國榮離世後,莫華炳選擇了沉默,直到 2011 年 4 月 1 日,莫華炳終于對外開口,與人聊起了那場 " 最後的午餐 "。
莫華炳選擇開口的原因令人悲傷,他的一位親戚也患上抑郁症,在 2011 年 4 月 1 日這一天,選擇了和張國榮一樣的路,也就是說莫華炳的前半生,至少送走了兩位因爲抑郁症死亡的身邊人。
談及與張國榮的最後接觸,經過這麽多年,莫華炳依舊記憶猶新,似乎也意識到了那些他錯過的信号。
二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張國榮一直很緊張,手不停顫抖,傾吐了三個小時的心事。
更爲明顯的信号,是張國榮詢問了莫華炳的身份證号碼,提及要給他在遺囑中留一個禮物,甚至還主動和莫華炳聊起死亡,留下一句:" 要死,最直接是跳樓 "。
莫華炳當下是有一定察覺的,他聽到張國榮跟自己說不要再打電話了,連忙回複明天再聯絡,想到張國榮上一次舉止異常,就曾經嘗試過打開酒店窗戶,又立馬聯系了張國榮的家人,可惜一切都沒能來得及。
陳淑芬是張國榮的經紀人,也是最後一位信号接收者,張國榮與她的對話很是平靜,他開口說:" 我在中環,就我自己 "," 我要走了 "," 我想趁這個機會,好好看清楚香港 "," 那你過來吧 "。
陳淑芬趕到了酒店,但沒能見到張國榮最後一面,他留下一句:" 你五分鍾之後在酒店門口等我,在正門,然後我就來了 "。
2003 年 4 月 1 日晚上 6 點 41 分,陳淑芬在酒店正門焦急等待着張國榮,卻不知道他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了所有人。
直到最後一刻,陳淑芬還在擔心,患有抑郁症的張國榮會被她眼前這場事故刺激,殊不知,自此之後,她再也打不通張國榮的電話了。
張國榮的離世,從 2003 年 4 月 1 日到 2023 年 4 月 1 日,20 年時間給太多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和記憶,就像酒店門口那一夜無法抹去的現場痕迹,直到 4 月 2 日還清晰可見,就算這一天終将過去,斷裂的欄杆可以修複,但有些事情永遠都沒辦法恢複原樣。
張國榮的愛人唐鶴德,每一年都會準時悼念張國榮,莫華炳會去唱張國榮的歌,他不想逃避,就算釋懷也時常會想起他們相處的美好時光,最後就借用他采訪中的話來結尾吧!
——請大家關注身邊家人和朋友的情緒問題,如果知道有人患上抑郁症,要及時陪同他們去看醫生,及早治療,不要讓病情惡化,正視抑郁症,關心抑郁症患者,也許正是紀念張國榮的最好方式之一吧。
# 張國榮去世二十周年 #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