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從 3 月 1 日起,香港解除所有場所的 " 口罩令 ",在室内、戶外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均不用戴口罩。
這一舉措深受香港市民歡迎," 口罩令 " 解除的背後,是香港新冠疫苗的高接種率。李家超介紹," 數據顯示疫情受控,沒有大型反彈迹象,香港也已建立廣泛及全面的防疫屏障 ",全港疫苗第二、第三針接種率分别達到 93% 和 84%。
作爲香港主流的加強針,複必泰二價疫苗在香港地區已累計接種超 46 萬劑次。此前,澳門特區政府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就曾呼籲,爲提高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保護效力,接種加強劑時選用二價 mRNA 疫苗。
夕陽下的香港會展中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香港經濟複蘇向好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至 2 月已有逾 62.8 萬名内地旅客訪港,爲 2022 年同期的 75 倍,而香港市民出境人數超過 298.9 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 27.6 倍。
" 内地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是香港經濟的重要基礎,是香港作爲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關鍵基石。" 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面恢複人員正常往來意味着香港與内地往來人流的恢複,同時可推動物流和資金流的增長,将有力提振香港經濟和鞏固其國際中心地位。
針對未來市場表現,多家券商看好港股消費闆塊的投資機會。招商證券預估,内地全面恢複通關将顯著改善香港經濟增長前景,入境旅遊的強勁反彈也将支撐服務出口的複蘇。此外,經濟前景的改善也會提振私人消費和固定資産投資。華泰證券亦指出,香港相關子行業有望受益于出入境客流回升;粵港澳大灣區線下人流量有望恢複活力,推動本地餐飲、酒店、休閑等消費場景複蘇;出境旅遊度假需求或在居民信心恢複後集中釋放。華創證券則建議關注餐飲、珠寶、醫美等相關消費股。
獲批醫美産品種類多樣、儀器設備普遍更爲先進、性價比更高 …… 多因素催化下,内地遊客赴港 " 醫美 " 在疫情出現以前就已形成潮流。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香港地區每名醫美客戶的年均開支也從 2011 年的 3637 港元增至 2017 年的 7272 港元,與内地赴香港旅遊人數的增長呈高度相關。随着近三年的封關告一段落,醫療旅遊的恢複預計将再度爲香港醫美産業貢獻業績增長。
港險也引起了内地消費者的注意。據瑞銀實證所(UBS Evidence Lab)通關前調查顯示,受訪的 1000 名内地居民中,47% 有意購買境外保險,約三分之二考慮在通關一年内投保。瑞銀在報告中指出,區域性保險公司近兩年澳門新簽保單額大增,甚至相當于香港新單的 10% 至 20%,都反映出内地客對境外保險需求強勁。瑞銀預計,内地消費者來香港投保到明年有望超過疫情前高峰。過去兩三年因爲疫情被抑制的需求,會在今明兩年釋放出來。
接種疫苗加強防護是關鍵
資料顯示,複必泰二價疫苗是已上市複必泰 BNT162b2 的叠代和補充,可有效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臨床研究及真實世界數據表明,複必泰二價疫苗作爲加強劑接種後,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和廣譜性,能有效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特别是對老年人及有基礎病相關人群,有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一項針對複必泰二價疫苗對奧密克戎新亞系變種病毒所産生的抗體反應分析研究顯示,接種複必泰二價疫苗後,針對 BQ.1.1 和 XBB.1 的中和抗體滴度可分别提高 8.7 倍和 4.8 倍。
第一波感染高峰雖然過去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别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日前表示,新冠并沒有完全消失,隻是進入低水平流行階段,還需要加強監測," 每個個體仍需繼續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此外,也有包括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在内的多位專家預測,随着人體内新冠抗體活躍度下降,人們或将在今年五六月份遭遇第二波感染高峰。
因此,即便是 " 陽康 " 之後,也并非萬事大吉,依然推薦康複後 3~6 個月内接種疫苗加強針。在接種疫苗的選擇上,許多國際研究已經證明,先前接種滅活疫苗,現在再接種複必泰二價 mRNA 疫苗屬于異源序貫加強接種,比同源加強接種的效果更好。鍾南山也建議,在兩劑滅活疫苗基礎上加用亞單位蛋白疫苗或腺病毒疫苗或 mRNA 疫苗等,效果明顯提高。
據悉,複必泰二價疫苗已在 2022 年 12 月 19 日正式注冊爲中國香港藥品 / 制品。自香港和内地全面通關後,内地居民赴港接種複必泰二價疫苗踴躍。根據香港媒體的報道,一些香港本地的私營醫療機構已排起長龍,都是去香港打複必泰二價疫苗的内地居民。
全面恢複人員的正常往來,除了利好旅遊、餐飲等傳統消費業外,内地居民到港消費也随之呈現出新趨勢," 買保險 "、" 做醫美 "、" 打疫苗 " 的消費三件套預計将成爲後續主要發力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