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11 日訊(記者 夏淑媛)大家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 大家資産 ")迎來第二任掌舵者。
近日,大家資産官網披露關于調整臨時負責人的公告:經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該公司免去宮本軍大家資産臨時負責人職務,指定張震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履行總經理職權。
據悉,大家資産是大家保險集團旗下專業資産管理公司。截至 2022 年底,大家資産受托資産管理規模超過萬億,也是業内 8 家萬億保險資管之一,其中第三方業務規模超過 2300 億元。
随着張震的加入,他将爲這家萬億體量的資管公司帶來怎樣的新變化備受業界期待。在張震看來,未來随着第三方業務的不斷拓展及市場不确定性的加大,保險資管公司也應提升主動交易能力,統籌好長期與短期、交易和配置,做好市場、投資、風險合規、運營支持等的協調。
原華安資産總裁張震辭任,轉戰大家資産出任臨時負責人
據悉,張震原爲華安财保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 華安資産 ")總裁,此番轉戰大家資産,他接棒的是 3 個月前辭任的吳劍飛。
據華安保險内部人士向财聯社記者介紹,80 後張震具備多年大型保險企業工作經驗,長期深耕保險财務、精算、投資領域,擁有紮實的投資專業基礎及豐富的保險财務管理與投資管理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張震,1981 年 7 月出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
此前,張震曾在人保、華安保險任職。2002 年 8 月 -2003 年 11 月,張震擔任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辦公室主任科員。
2003 年 12 月 -2007 年 12 月擔任人保财險計劃精算部、财務管理部業務主管。
2008 年 1 月 -2013 年 7 月,擔任人保投資控股計劃财務部高級業務主管、副處長、處長。2013 年 8 月 -2018 年 3 月,其擔任中國人保财務管理部處長、高級經理。
2018 年 4 月,張震離開人保,轉戰華安保險,曾任華安保險副總裁,兼任首席投資官,2019 年 8 月擔任華安資産總裁(拟任)、總裁職務臨時負責人,2021 年 4 月正式擔任華安資産總裁。
2023 年 9 月 18 日,華安資産公告張震辭去總裁職務,并指定車正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代行總裁職權。
事實上,張震執掌大家資産的消息此前已在業界流傳。2023 年 7 月中旬,吳劍飛辭任大家資産總經理。彼時,大家資産暫指定宮本軍擔任臨時負責人。
公開資料顯示,吳劍飛,1974 年出生,其擁有多年基金和保險資管履職經曆,曆任建信基金首任基金經理、投資部副總監,平安資産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民生加銀總經理,大家資産董事兼總經理等職務。
業内人士評價,在安邦集團風險處置中,吳劍飛主導了這家重要的資管子公司重塑工作,帶領大家資産逐步走上正軌。" 吳劍飛出任總經理近 5 年,期間大家資産經營穩健。2019-2022 年,公司 4 年投資平均收益率達 6.3%,淨利潤複合增速達 37%" 上述人士透露。
按照慣例,在總經理任職資格獲批後,目前出任臨時負責人的張震将成爲大家資産的第二任掌舵者。
大家資産公告稱,已根據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履行臨時負責人調整的報告程序,後續公司将按照《保險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的要求,推進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核準請示工作。
大家資産第三方業務規模達 2300 億元,未來或配置交易協調提升主動交易能力
大家資産是大家保險集團旗下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前身是 2011 年 5 月成立的安邦資産,注冊資本 6 億元。
在大家保險集團成立後,2019 年 9 月 18 日,經原銀保監會批準、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準,安邦資産更名爲大家資産。
在發展過程中,大家資産十分注重第三方業務的發展。截至 2022 年底,大家資産受托資産規模爲 10337 億元,其中第三方業務規模超 2300 億元。
業内人士表示:" 根據海外機構的發展經驗,發展第三方資産管理業務是大型保險資管機構的重要戰略選擇和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度,受權益市場震蕩加劇等因素影響,保險資管公司業績整體下滑。據财聯社記者統計,2022 年,31 家保險資管公司收入合計 327.23 億元,同比下滑 10.4%;淨利潤合計 141.18 億元,同比下降 7.2%。
在張震看來,保險資産管理公司應統籌好長期和短期的關系,特别是在考核方面向長期投資引導、價值投資傾斜。
" 保險資金作爲長期資金,要遵循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但是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對于投資收益的考核又往往是以年度作爲考核周期,同時又要滿足償付能力、資産負債匹配等多重目标,如果過于重視短期收益,必然不利于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 " 張震表示。
在資産配置方面,近年來,随着利率水平下行," 固收 +" 産品呈爆發式增長,但是在 2022 年遇到了股債雙殺的局面及銀行理财贖回潮的情況,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在傳統保險資金運用領域,往往配置能力較強、交易能力較弱。
張震認爲,提升投資能力是保險資管公司創新的根本。良好的市場能力及産品設計是獲取客戶的重要手段,但是滿足客戶對于投資收益的要求,才是留住客戶的關鍵。對于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而言,需要提升自身的投資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産品線。
未來,随着第三方業務的不斷拓展以及市場不确定性的加大,保險資管公司未來也應提升主動交易能力,統籌交易與配置,做好市場、投資、風險合規、運營支持等的協調。
" 第三方資金來源占比不斷提升是行業大趨勢,而且會有更多的非保險類資金。不同類型機構的資金屬性、風險偏好等會有較大差别,對于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的投研、産品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保險資産管理公司針對自有資金及第三方資金,既要相同對待,對于共性的部分,形成相對一緻的打法策略;又要區别對待,對于個性的部分,能夠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不能顧此失彼,做到兩條腿走路,在做好第三方業務提升自身管理規模的同時,穩步爲母公司創造收益 " 張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