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産爆雷!
剛剛,形勢危機,日産發布了一系列降本計劃來緊急自救:
削減全球 20% 的産能,并且裁掉 9000 員工。
并且爲了表明決心,CEO 帶頭,聯合執行委員會高管,集體自願放棄50% 的月薪。
一切都來源于日産上周公布的财報,表現令人大跌眼鏡:
全球銷量和營收都在下滑,營業利潤率隻有 1.1%,淨利潤甚至轉盈爲虧,單季度虧損了 93 億日元(約 4.4 億元)。
财報公布後,日産的股價一度跌超 4%,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 27%。
日系車三巨頭之一的日産,如今怎麽這樣了?
日産汽車業績堪憂
日産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報中,不管是銷量還是盈利水平,都在以驚人的速度 " 跌落 "。
從銷量上看,第三季度日産的全球銷量爲 80.9 萬輛,同比下跌 2.8%;今年 1-9 月份,全球銷量爲 250.58 萬輛,同比微增 0.4%。
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下降幅度最大。
1-9 月,日産在中國的累計銷量爲 49.7 萬輛,同比下跌了 9.1%。第三季度在華銷量爲 17.2 萬輛,同比下跌 12.5%,下降幅度增加到兩位數。
除了中國以外,第三季度北美和歐洲的銷量也在下滑,同比降幅分别是0.2% 和 5%。
銷量的下滑,對日産業績影響巨大,從财報關鍵指标來看:
今年第三季度,日産汽車營收爲 29858 億日元(約 1397 億元),同比下降 5.1%。
營業利潤大幅下滑,第三季度下降到 319 億日元(1.8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2081 億日元(約 97 億元),大跌了 84.7%。
相應下跌的營業利潤率,第三季度隻有 1.1%,同比下滑 5.5 個百分點。
表現最糟糕的是淨利潤,去年同期還有 1907 億日元(約 89 億元)的淨利潤,本季度直接由盈轉虧,淨虧損了 93 億日元(約 4.4 億元)。
截至第三季度末,日産汽車業務的自由現金流爲-1456 億日元(約 68 億元)。
對于全面下滑的業績表現,日産在公布财報的同時,也宣布今年第二次下調全年預期。
營業收入從 14 萬億日元(約 6551 億元)下調到 12.7 萬億日元(約 5942 億元),營業利潤從原本的 5000 億日元(234 億元),下調 70%到 1500 億日元(約 70 億元)。
預期下調幅度之大,可見日産的悲觀。
爲了勒緊缰繩,盡可能止住頹勢,日産宣布了緊急自救措施,啓動"The Arc" 計劃:
日産将減少 3000 億日元的固定成本,以及 1000 億日元的可變成本,用來維持正常的現金流水平。
具體措施就是将全球産能削減 20%,并裁員 9000 人,公司的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也會縮減。
并且CEO 内田誠主動提出,自己的月薪将砍掉一半,從 11 月起立馬生效,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也緊跟其後,自願削減 50% 的薪酬。
不僅如此,日産還在同一天發布公告,将在第二天出售三菱汽車 10% 的股份,持股比例降到24%,這爲日産帶來了686.4 億日元的資金。
沒想到,成立 91 年的日系巨頭,如今也要割肉求生了。
日産爆雷:日系車的寒冬
慘淡的業績表現,并非隻在日産身上演繹。
上周,三大日系車企巨頭都發布了财報,成績都不容樂觀:
老大哥豐田,淨利潤暴跌55%,營業利潤兩年來首次下跌,不管是全球銷量,還是北美、歐洲、中國等重要市場,銷量都在下降。
本田的營業利潤和淨利潤,也遠遠低于市場預期,基本上隻達到一半左右。
不過,對比之下,還是日産汽車" 傷口 " 最大,淨利潤已經爲負,到了要大動幹戈,全面降本的地步。
什麽原因讓日産,乃至日系車走到如今的困境?
從外部環境來看,今年日系車集體被曝造假醜聞,停産、回收造成的風波依然沒有平息,消費者的好感度大打折扣之後,想要挽回品牌聲譽,還需要經曆漫長的過程。
盡管日産沒有在今年 6 月份被曝出造假,但豐田、本田、馬自達、鈴木等等巨頭都在造假名單上,難免有些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的意味。
再者,核心市場競争激烈加劇,需求結構悄然推移,也是日系車集體面對的嚴峻挑戰。
特别是在中國,中國車企 " 出牌 " 五花八門,市場需求也經曆了巨大轉變。
新技術飛速叠代,新勢力扶搖直上,而中國的合資車企,還處在轉型的陣痛當中。
不過,日産最先爆雷,還需要從自身内部尋找原因。
首先就是電動轉型更慢,日産在 21 年的年底才公布 " 日産汽車 2030 願景 ",明确電動化轉型戰略,比豐田和本田都要晚,相對也更 " 保守 "。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日産的産品單一,且吸引力不足。
目前,日産在中國的重心,還是聚焦在暢銷車型軒逸身上,期待軒逸縮住市場份額。
但單一車型的暢銷,很大程度上削減了競争力,存在更大的風險,并且也難以拉回整體下滑的銷量。
盡管推出新的産品,卻也沒有很好的效果。有分析認爲,日産汽車的新産品線缺乏亮點,混動車型也不夠。
在日産财報會議視頻下,不少網友都對車型少表示不滿:
拿中國市場來說,日産特别推出了軒逸 e-POWER,采用的是日産獨有的 e-power 混動技術,但對比豐田的 THS、本田的 i-MMD 等其他産品來說,技術優勢不算鮮明,智能化配置也不足。
日産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所以提出計劃在2026 年财年,面向中國推出8 款新能源車,在美國引進混插和 e-POWER 汽車,并且把開發周期縮短到30 個月。
不過,一步慢,步步慢。
日産爆雷,隻是日系車敗退的開始,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