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定調!2025 年養老金調整向中低收入傾斜,企退漲幅會更高?
2 月 28 日,财政部副部長郭婷婷在發布會上說按照全國總體 3% 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很多人誤以爲是 2025 年按照這個比例調整,實際上這是 2024 年的養老金調整數據,隻不過是回顧一下。
2025 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已經确定了上漲,但具體的漲幅還沒公布,預計最快會在 3 月出來。因爲這幾年的漲幅都呈現下降趨勢,所以 2025 年漲幅應該不會超過 3%,可能在 2.5%-3% 之間。

不過,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方向已經确定了。人社部就已經表示适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更多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意思很明确了,中低收入群體可能會漲得更多。
那誰是中低收入群體?絕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肯定不是,因爲他們的月均養老金超過了 6000 元。當然,事退人員占比不算高,數量更龐大的還是企業退休人員。
目前,企業職工月均養老金大概 3200 元,也就是在這個水平線及以下的退休人員,肯定是中低收入群體。其實可以看到有不少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隻有一兩千元。
那有人可能會說了,怎麽傾斜?調整模式是固定的,都是固定調整,挂鈎調整,傾斜調整。固定調整部分,大家都是漲一樣的金額。挂鈎調整部分,遵循的是 "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 原則,像養老金高的人群,他們一般都是交的多,交的時間長,所以挂鈎調整好像是在向養老金高的人群傾斜吧。
傾斜調整部分,一般是向高齡,邊遠地區工作的退休人員傾斜,這個和養老金高低沒關系。

其實想要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方法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北京的調整方案中,就單獨列出了一項,月基本養老金在 6813 元及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 30 元;月基本養老金在 6813 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 15 元。
還有山東的調整方案中,在傾斜調整部分,對于高齡的企退人員大幅增加養老金,而事退人員增加卻很少。
所以,對于養老金低的企退人員來說,可以好好期待 2025 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應該會有一定的驚喜。
實際上,如果單論漲幅,企退人員一般是要比事退人員高的。我們都知道每年的漲幅是一個平均數,有人高于漲幅,有人低于漲幅。但因爲養老金高的人群,他的分母大,所以漲幅就會低。
我們舉個例子,2024 年,一名企退人員養老金是 3000 元,上漲了 90 元,漲幅正好是 3%。而一名事退人員養老金是 6000 元,上漲了 120 元,漲幅是 2%。上漲金額多,但漲幅卻不高。

爲什麽要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呢?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爲了促進消費。養老金高的人群,再給他們多加錢,也帶動不了多少消費。而對于處于中低水平的人來說,如果能多漲一點養老金,那他們的消費意願還是很強的。
2025 年要大力提振消費,給數量更龐大的中低收入群體增加養老金,肯定能夠起到顯著效果。
第二個是爲了縮小差距。企退養老金和事退養老金的平均水平相差了 2 倍,還是比較大的。縮小養老金差距也是大勢所趨,養老金高的人群不需要錦上添花了,而比較低的人群,卻需要雪中送炭。
不過,"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 這個原則是不會變的,你繳納時間長,金額多,養老金肯定會多,和繳納時間短,金額少的退休人員還是會保持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