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 以前的他,在互聯網上沒有名字,現在他叫尊敬的展亞鵬先生 "。
展亞鵬,這個名字聽上去似乎有些陌生,但如果說起他在互聯網世界的另一個稱呼—— Giao 哥,相信很多人都會回過神來。
作爲早期短視頻行業的土味網紅代表,Giao 哥的視頻語錄以及表情包曾風靡網絡,雖然内容風格多以瘋癫搞怪來吸引眼球,還因爲言行低俗遭到過平台處罰,但這絲毫不影響 Giao 哥的出圈,2018 年,他甚至還以 Rapper 身份參加了《中國新說唱》的海選。
但是如今在網絡上再刷到 Giao 哥的直播,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些意外,曾經那個在小樹林裏裝瘋賣傻的光頭小夥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位衣着光鮮、侃侃而談的 " 人生導師 "。
在直播間裏,Giao 哥雲淡風輕的述說着自己的人生軌迹,時不時還給屏幕前的粉絲講些互聯網行業的 " 成功學 "。
他直播的背景裏,始終停着他那輛市場價約 70 萬元的豐田霸道。而除了這輛霸道之外,Giao 哥還有一輛奔馳 E300。
Giao 哥的視頻内容也在發生着變化,沒有了那句熟悉的 " 一給我哩 giao giao",每期視頻裏,Giao 哥都會帶上各種物資去慰問附近村裏的孤寡老人和困難戶,在視頻中 Giao 哥介紹,這種送愛心活動,他現在是每周都會做一次。
普通人的生活艱難固然難受,但 Giao 哥現在的成功似乎更令很多網友 " 揪心 ",一位網友的評論寫道:自己上學的時候看 Giao 哥裝瘋賣傻,如今畢業了在社會上做牛做馬。
但用 Giao 哥直播時的話來說:" 我敢把自己最不堪入目的一面展現出來,這就是我的勇氣,沒有能力、沒有人幫的時候,就要不要臉 "。
曾經的 " 電子寵物 "
Giao 哥在互聯網上究竟賺了多少錢,他自己并沒有公開過,但是 Giao 哥曾經透露過自己的資産:三台車總計 100 萬,縣城一套房 85 萬,市裏一套房加裝修 160 多萬,此外還有這幾年包括結婚在内的一些個人開銷大概 100 萬。
此外,當年 Giao 哥因爲參加《中國新說唱》而爆火,後續各種商演邀約紛至沓來,Giao 哥的出場費曾一度高達 35 萬。
即便是如今的人氣不複從前,但 Giao 哥的直播收入仍然超過了絕大多數人,最近的某場直播中,Giao 哥透露自己一天就收了 19 萬音浪(直播平台虛拟貨币)的禮物,到手的收入約在 9500 塊錢左右。
作爲一個從農村走出的普通人,至少在财富層面,Giao 哥如今的收獲已經讓很多人難以企及。
Giao 哥的命運齒輪是從何時開始轉動的,還是得和一款 APP 密不可分,那就是快手。2014 年,快手從工具軟件轉型爲短視頻社交平台,并在此後兩年迅速崛起,尤其在下沉市場收獲了諸多忠實用戶。
那時的阿 Giao,還在自己的河南老家開着三輪車賣蘋果,但是幾年後,Giao 哥錄視頻時随口說出的一句 " 一給我哩 giao giao",卻讓自己的人生軌迹從此發生了改變。
那是快手最輝煌的一段時間," 南抖音,北快手 " 的短視頻格局才剛剛形成,一大批從農村走出的網紅在快手上呈現出 " 群魔亂舞 " 的态勢,盡管并不被主流的審美所理解,但是卻并不影響快手對外輸出各種互聯網熱梗,并逐步成爲鄉村小鎮裏,年輕人最喜聞樂見的 APP 之一。
那也是 Giao 哥最火的一段時間,盡管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本名叫展亞鵬,但是卻通過網絡媒體認識到了這位農村小夥的各種土味奇葩視頻。
而 Giao 哥也很有可能是快手平台曆史上裏第一位全面出圈的網紅,Giao 哥的表情包以及語錄視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裏都曾被瘋狂轉發,傳播之廣早已經不僅限于快手站内。
盡管出圈的方式并不算體面,外界大多數的眼光依然是俯視的,帶着獵奇和鄙夷的神色打量着一位網絡小醜在鏡頭前的誇張表演。
但是當 Giao 哥搖身一變成爲了體面的展亞鵬,這種巨大的反差似乎又爲其帶來了更大的流量,從這一點上來說,Giao 哥似乎要比很多網紅更懂互聯網。
轉型成 " 人生導師 "
如今 Giao 哥的直播風格是什麽樣的,如果觀衆沒有了解過他的過去,那麽乍進去一看還以爲這是位知識博主。
在直播間裏,Giao 哥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農村出身,白手起家,通過互聯網逆天改命,雖說早期處處被人看不起,但如今卻有車有房,家境殷實,時不時還要給屏幕前的老鐵傳授點人生經驗。
比如談創業,Giao 哥斷言,如果 28 歲還沒有方向,那麽就很難再實現跨越兩個階層的創業成功。
談未來的行業趨勢,Giao 哥表示,普通人想要白手起家,想要翻身立命,未來至少五年還得看互聯網,實體隻能讓人小富,互聯網才能讓人大富。
而有粉絲在直播時質疑 Giao 哥小學還沒畢業就來網上當老師了,結果 Giao 哥當即流利地背誦了一遍《涼歌詞》和元素周期表,以此來證明自己是高中畢業。
用網友們的話來說,以前的 Giao 哥直播我嗤之以鼻,現在我得逐幀分析。
雖然直播的内容并沒有太多的知識成分,但一些張口即來的 " 人生哲理 " 還是吸引了很多粉絲的關注,尤其是與之 Giao 哥自身之前強烈的反差對比,更使得其直播内容變得有趣和富有吸引力。
正如前文所說,Giao 哥要比很多網紅更懂互聯網,視頻風格轉變不僅僅是對流量的試探,更重要的,是嗅到了行業中危與機的氣息。
回顧早期和 Giao 哥一同走紅的土味網紅們,至今仍在網絡上活躍的屈指可數,不少大網紅甚至慘遭全網封殺的命運,而究其原因,基本都是視頻内容踩了紅線。
土味也好,惡搞也罷,風格界限與低俗往往就隻有一層薄薄的窗戶紙,早期視頻平台爲了提升用戶基數,或許會默許這類内容在平台内野蠻生長,加上短視頻行業剛剛興起,各方也缺乏治理經驗,因此讓 Giao 哥們捕獲了短暫的一波流量紅利。
如果按照現在短視頻行業的監管要求,Giao 哥早期的很多視頻内容基本不會通過平台審核,更遑論出圈和走紅了。
今年 8 月,在快手平台坐擁 4800 萬粉絲的網紅 " 二驢 ",爲賺取流量、吸引粉絲,編造劇本進行擺拍直播,遭到了快手平台的無限期封禁,這也給很多網紅博主敲響了警鍾。
尤其對于很多過去一直走 " 土味 " 路線的網紅來說,不管是爲了拉長自己在行業内的生命周期,還是獲得更好的變現能力,轉變風格都已經變得勢在必行。
人人都是 Giao 哥
從 " 電子寵物 " 化身成 " 人生導師 ",同樣的劇本還不止 Giao 哥一個。
螺旋實驗室注意到,自從 Giao 哥現在的直播模式火了之後,不少曾經的 " 土味網紅 " 也都如法炮制,開始向 " 導師 " 風格靠攏。直播間背景裏無一例外都是自己買的豪車,直播内容也從過去的打 PK 要禮物,變成了聊天式的互動,和觀衆講述自己在互聯網上的心路曆程。
一些新晉走紅的網紅也開始抛棄嘩衆取寵的風格,比如因爲長相酷似鹿晗而走紅的 " 鹿哈 ",如今的創作内容也不再隻是模仿鹿晗,甚至還改回了自己的本名淩達樂,直播中他宣稱自己 7 個月掙了 3500 萬,并告誡網友" 當你站在我這個位置的時候,你會飄的比我還厲害 "。
從結果上來看,開始走上 " 人生導師 " 路線的網紅們似乎也取得了不錯的流量效應,借助于直播切片的二次分發,直播中的各種雞湯語錄又獲得了更多的傳播,比如 Giao 哥現在的直播内容切片,在短視頻平台上就有數十個賬号在同步分發,其中不乏一些高贊作品。
而如果直播内容還是以裝瘋賣傻來搏出位,可能既無法取得長尾的流量效應,也無法符合當下短視頻平台的内容規範。
此外網紅人設的轉變,也有利于其拓展更多的變現方式,比如接廣告、直播帶貨等。
而且這些網紅們都刻意将自己曾經在互聯網上的 " 醜态 " 形容成爲 " 胯下之辱 ",隻是爲了成功鋪墊的劇本,如今有了豪車豪宅的背書,這也更有利于他們收獲新的粉絲。
而且在目前經濟和就業環境并不算樂觀的情況下,一個曾經在網絡上被處處拿來當笑料的 " 電子寵物 ",卻突然通過互聯網完成了草根逆襲,那麽又有誰不願意在直播間多停留一會,聽聽他們的 " 人生經驗 " 呢?
Giao 哥曾經在直播時講述過這樣一段往事,2017 年的時候他的賬号粉絲已經有十幾萬,但是因爲内容違規遭到了快手的永久封禁,在線上找客服申訴無果之後,Giao 哥爲了能夠解封賬号,大夏天一個人開車從河南農村跑到了北京快手總部,每天蹲守在人家公司樓下,就盼着能不能遇到貴人。
就這樣守了一個多星期,一位快手的工作人員終于注意到了 Giao 哥,得知 Giao 哥是因爲賬号被封才來的北京,而且也了解到了 Giao 哥的出身,以及想通過互聯網翻身的想法,可能出于同情心理,這位工作人員把 Giao 哥帶進了辦公樓,并讓他寫了一封保證書,承諾以後絕不違規,然後就打發 Giao 哥回了老家。
後來,Giao 哥的賬号從被永久封禁,變成了被封禁一個月。再後來,Giao 哥果真通過互聯網翻了身,改了命。
網絡上曾經有句話,人人都笑阿 Giao,但人人又都是阿 Giao。但如今來看,似乎想成爲 Giao 哥,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