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一季度累計建成 5G 基站數超過 264 萬個,截止 2022 年底數據,5G 基站爲 231.2 萬個,代表 23Q1 我國 5G 基站新建設超 32.8 萬個,而去年同期,5G 基站建設僅有 13.4 萬個,據天風口徑超出此前市場預期。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數超過 1793 萬個,算力規模快速增長,網絡能力持續提升。
華爾街見聞 · 見智研究認爲:5G 基站密度還在不斷增長,去年底已經達到 20 個 / 萬人的基礎上,今年建設進度仍舊很快。5G 基站密度的提高特别是能夠幫助更多垂直行業加快探索 5G 應用場景的轉變。包括實體經濟、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教育、文旅和智慧城市等衆多場景的新型創新性探索。
具體來看,截至 3 月底,我國 5G 移動電話用戶 6.2 億戶,千兆光網用戶突破 1 億戶,移動物聯網用戶達 19.84 億戶," 物 " 連接數占比提升至 53.8%,萬物互聯基礎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融合應用走深走實,5G 應用已覆蓋 52 個國民經濟大類。
此外,從三大運營商的 Q1 财報中也可見産業數字化業務增長進一步得到驗證。此前在進軍下遊 --" 中移動 " 們的 " 數據要素 " 想象力一文中,見智研究曾做過分析,運營商在算力網絡部署和數據要素市場生态中都是重要的參與方,将充分受益于行業的快速發展。
從 Q1 财報具體來看:
移動:營業收入 2507 億,同比 +10.3%;主營 2098 億,同比 +8.3%;歸母淨利潤 281 億,同比 +9.5%;
電信:營業收入 1298 億,同比 +9.4%;主營 1185 億,同比 +7.7%;歸母淨利潤 79.84 億,同比 +10.5%;
聯通:營業收入 972 億,同比 +9.2%;主營 861 億,同比 +6.1%;歸母淨利潤 22.7 億,同比 +11.6%。
産業數字化收入:
移動:DICT 業務收入 294 億元,同比增長 23.9%,占比主營的 14%;
電信:産業數字化收入 350 億元,同比增長 18.9%,占比主營的 30%;
聯通:産業互聯網收入 224 億元,同比增長 15.3%,占比主營的 26%。
見智研究認爲:運營商作爲通信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方和運營方,還将進一步服務于更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這部分業務将成爲未來增長的最大市場。此前,我們也分别讨論過各細分行業對企業雲服務的需求在數據要素市場和 AI 訓練上的需求都在不斷擴展,運營商作爲全國 " 算力中轉站 " 将繼續發揮更大的價值。
此外,對于三大運營商傳統業務:個人移動業務、固網和寬帶業務來看,未來增長空間有限。
基本上運營商的個人移動業務滲透率已經達到了 71%,增長乏力。
移動:用戶總數 9.83 億戶,季度淨增 775.2 萬戶;其中 5G 套餐用戶數 6.89 億戶,季度淨增 0.75 億戶,滲透率提升至 70.1%;ARPU 47.9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0.4 元;
電信:收入 506 億元,同比增長 3.2%;用戶總數 3.99 億戶,季度淨增 752 萬戶;其中 5G 套餐用戶數 2.83 億戶,季度淨增 0.15 億戶,滲透率提升至 71.0%;ARPU 45.8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0.8 元;
聯通:收入 438 億元,同比增長 4.4%;5G 套餐用戶數 2.24 億戶,季度淨增 0.11 億戶;ARPU 44.9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0.9 元。
固網和寬帶業務增長速度也達到瓶頸。
移動:用戶總數 2.51 億戶,本年淨增 700 萬戶;接入 ARPU 31.4 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1.0 元;綜合 ARPU 39.2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4 元;
電信:固網綜合收入 311 億元,同比增長 5.0%;用戶總數 1.84 億戶,本年淨增 310 萬戶;綜合 ARPU 47.5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0.8 元;
聯通:接入收入 119 億元,同比增長 3.1%。
小結
見智研究認爲:5G 基站建設進度增長超過市場之前的預期,反映出自上而下對通信建設力度的大力支持,對于通信行業産業鏈的需求也是一陣強心劑。
三大運營商未來增長的空間仍會來自産業數字化以及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