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0/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63 天
前兩天,黃磊女兒因為一段視頻,又上熱搜了。
曝光的視頻裡,16 歲的黃多多素顔出鏡,穿着一身藍色的瑜伽服,紮着低馬尾,正在專心做泡芙。
隻見她一會和面,一會做奶油,一會加糖……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幹脆利落。
最後,做出來的泡芙也像模像樣,很是成功。
或許是太專注手上的活,沒注意松垮的衣領,又或者是穿在裡面的挂脖内衣領子偏低,導緻在做泡芙的過程中,一不小心露了事業線。
結果,本來一條普通的甜點制作視頻,不少網友卻抓着多多的穿着不放:
她十幾了穿這樣衣服?是不是早熟?
如果不露事業線就更好了。
太性感成熟了,不适合小孩子穿。
……
熟悉的一幕,在多多身上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
多多 13 歲時,多媽孫莉分享的一張 " 姐姐的新發色 " 照片,就引爆過熱搜。
照片中,染了 " 仙女紫 " 發色的多多,穿着淡紫色短袖出鏡,微笑面對鏡頭。
媽媽分享女兒的愛美日常,記錄孩子成長中的歡樂時光,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結果評論區很快有人 " 憂心忡忡 " 表示反對:這麼小就成熟了打扮不太好吧?學生就要有學生的樣子。
之後,孫莉又曬出過一段多多制作毛線兔子的視頻,眼尖的網友發現了多多耳朵上并不起眼的耳釘,又是一頓指手畫腳:" 這麼小就光想着怎麼打扮自己了,還有多少心思學習?"
2 年前,孫莉在微博發了一段多多健身的視頻。
多多不過是穿着普通的運動背心和短褲,認真地做着俯身登山跑,也要被指點:"14 歲就衣着暴露上鏡,過于早熟,實在難以接受。"
總之,隻要多多的出現不符合大衆的期待,就一定要被噴。
在大衆眼裡,中學生染發、燙發、打扮時髦,就是不好學,就是叛逆;
公務員一定要穿得樸素,否則用于裝扮的飾品過于高檔,收入一定來路不明;
科學家一生清貧才對味,如果摸一下豪車,都要被惡意揣測生活奢靡;
……
但大衆的這些淺薄認知,沒有依據,全是偏見。
奧爾波特在《偏見的本質》一書中說道:
人類思維需要借助分類這一工具……一旦形成,類别就成了預先判斷的一般基礎。我們無法避免這一過程,有秩序的生活離不開對分類的運用。
大衆把人根據特性進行分類,比如,穿着規矩的是學生,打扮樸素的是公務員;學習好的學生一般沒心思裝扮自己……
這樣的分類雖然能夠幫助他們快速做出判斷,但往往也容易形成偏見,造成誤判。
比如,有位父親和他的兒子發生了車禍,父親當場死亡,兒子被人匆忙送入醫院。
手術室裡,外科醫生看到這個男孩說:" 我不能給他做手術,他是我的兒子。"
有人很困惑:父親不是死了嗎?怎麼會說 " 我不能給他做手術,他是我的兒子 "?
抱着 " 醫生 = 男性 " 偏見的人,當然想不到,手術室裡的外科醫生,是男孩的母親。
再比如,黃磊女兒多多,就是那個被人誤判的優秀孩子。
你覺得她從小就愛打扮自己,一定沒心思學習。
但其實,人家 7 歲就能用英語寫劇本;8 歲已經開始寫英文詩、翻譯英文小說了。如今,已經翻譯了三本。
10 歲的多多,就能給《小王子》《冰川時代 2》等英文動畫電影配音。在電影發布會上,與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自信大方的儀态和一口流利的英語就讓人贊歎不已。
還有鋼琴、小提琴等藝術類的獎項,更是拿到手軟。
有人可能要說了,多多的優秀,都是父母用錢砸出來的。
多多的父母有錢是不假,畢竟有錢才能從小上昂貴的國際學校,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有錢才能上得起學費高昂的各類藝術課,彈得一手好琴。
但多少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幾年,回來還是一句英文都說不利索;又有多少孩子,從小學藝術,最後統統半途而廢。
所以說,父母再有錢,如果孩子不努力,砸再多的錢也成不了氣候。
複旦名師陳果 38 歲未婚,活得精彩又充實。
撒貝甯曾經問她,哲學女博士會擔心自己嫁不出去嗎?
陳果回答:
" 有成見的人通常不會要我們這種人,但我覺得心胸豁達的人,他可以接受所有人。"
如陳果所說,一旦你心胸變豁達,明白了醜俊清濁,各有千秋的道理,就不會對萬事萬物抱有偏見。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每一個人都不同,自然都有不同的價值觀。
所謂包容,就是承認和允許不同的價值觀存在。因為即便不承認、不允許,它們依然存在。
不能因為你認為中學生應該穿得規矩,所以你看到别的學生穿得太潮或者太性感,不符合你的價值觀,别人就是錯的。
有個問題,據說是關于價值觀的測試題。
有一個女人懷孕了,而在此之前她已經生了 8 個孩子,其中 3 個耳朵聾,2 個眼睛瞎,還有一個智力有問題,而這個懷孕的女人自己又有梅毒。
請問:你建議她生下這個孩子,還是建議她堕胎?
用一般人的思維來衡量,人們大多會建議這個女人堕胎,甚至可能 " 上吊給繩、喝藥給瓶 ",但現實是什麼?
這個女人生下了這個孩子,而這個孩子确實命也不大好,4 歲就被酗酒的父親逼着學鋼琴。
據說,他的父親經常半夜喝酒回來後,把他從床上拖起來練琴,錯一個音打一巴掌。
這個孩子一生有過幾次感情經曆,但從沒有真正的家庭。他的身體也不好,30 幾歲耳朵就聽不見了,57 歲就離開了人世。
但他的一生,給後世留下了九部交響曲、一部歌劇、32 首鋼琴奏鳴曲、5 首鋼琴協奏曲和衆多管弦樂序曲和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
他就是貝多芬,因為他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被後人稱為 " 樂聖 "、" 交響曲之王 "。
而你剛才,差點兒就掐死了他。
所以,很多事其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價值觀不同而已。
世上所有的存在,自有它的道理,所有的不同,自有它的理由,這就是萬物之道。
魯斯 · 倫德爾有句話說得好: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
不随意插嘴别人的生活,指點别人的人生,這是禮貌,更是修養。
成長必備
你去年立下的學習目标完成了嗎?
是不是還停留在書的第一頁呢?
我知道你忙,沒時間學習,
但畢竟成長不能落下。
《精讀君通識詞典》每天發布 1 個概念,
每天花 10 分鐘,就能讀完。
如果你工作太忙,沒空仔細讀完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