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36 氪旗下汽車平台 " 未來汽車 Daily" 發布消息稱:天際汽車将完成新一輪超 7.5 億元融資,推進複工複産。
文中内容顯示,該消息來源于多位知情人士。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這筆資最晚将在 3 月 24 日到賬。還有另外一名知情人士向其透露:" 确有其事。現階段融資方不方便透露,具體方案正在洽談。" 同時,該報道還稱一位來自天際汽車的内部員工表示,今年以來天際汽車已經拖欠兩個月薪資。1 月和 2 月的工資沒發,并且 2 月的社保和公積金也暫未繳納。天際汽車位于湖南長沙的生産工廠,在開年以來還沒進入生産狀态。
值得注意的是,天際汽車在 2019 年就被曝出拖欠員工。2020 年還被傳出裁員、拖欠合作方費用逾 3000 萬元等消息。此外,在 2020 年天際汽車的人事變動也非常的頻繁,據早前媒體報道,天際汽車分管公關傳播、數字營銷的副總裁趙煥和分管銷售的副總裁楊彥儒在 2020 年 6 月都相繼離職。而在這之前原天際汽車首席營銷官向東平也離職,接替向東平的爲原天際汽車高級副總裁陳敏。三位營銷高管先後離職及薪資拖欠、裁員等消息,對天際汽車未來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資料顯示,天際汽車在 2015 年成立,其前身是樂視汽車旗下電動車品牌電咖汽車,主要業務有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銷售、新能源汽車的維修與保養等服務。2017 年,樂視汽車資金鏈斷裂時,賈躍亭清空了樂視所持電咖汽車 35% 股份,時任樂視汽車 CEO 張海亮将其盤下來,出任董事長。2017 年電咖汽車推出首款 EV10 車型,定位小型純電動,補貼後售價 5.98 萬至 6.78 萬元。新車剛上市不久就遇到了大規模的補貼退坡,沒有補貼政策,EV10 的銷售市場也徹底遇冷。
2018 年 11 月,電咖汽車不得不尋找新出路,發布了全新品牌天際汽車,改向高端市場進軍。2019 年 " 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變更爲 " 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019 年 12 月 28 日,天際汽車首款量産車 ME7 在紹興國産下線,天際汽車當時宣布已經收到了 8000 個訂單,預計在 2020 年一季度正式交付,但由于疫情延遲交付,直到 2020 年 9 月 19 日才正式上市,ME7 綜合補貼後售價爲 21.88 萬 -28.98 萬元。2021 年 7 月,推出增程式緊湊型 SUV 天際 ME5,新車共推出 2 個配置車型,售價區間爲 14.99-15.99 萬元。不過,兩款的車型的銷量數據卻很一般。相關數據顯示,2021 年天際汽車總銷量爲 1778 輛,2022 年總銷量爲 5321 輛。
爲了扭轉銷量低迷局勢,天際汽車曾希望用加快開拓線下門店渠道的方法來提升銷售,數量最高峰時門店多達兩百多家,但依舊效果不佳。加上近年來天際汽車被曝資金鏈緊缺,這樣也使得這些線下門店渠道迎來了撤店潮。2022 年 4 月,天際汽車就撤出了位于北京東方新天地首層的天際中心門店。
除了開拓線下渠道,天際汽車還布局了海外市場。2022 年,天際汽車宣布與沙特本地企業 Sumou Holding 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阿拉伯投資兩期約 5 億美元設立新能源汽車的生産制造和研發基地,年産約 10 萬輛新能源車。不過,想成功開拓出海之路并不容易。有業内人士指出,無論是前期開拓市場,還是售前售後服務,都要花費不小的資金與精力。而資金和精力對于現階段的天際汽車來說,都是很緊缺的 , 畢竟天際汽車現階段國内的發展布局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來支撐。
當然,如果這一輪融資可以成功到位,對于天際汽車來說,可以解決燃眉之急,對于複工和新業務的開展都能起到推進。但從今年特斯拉開啓大降價後,造車新勢力也将面臨更爲激烈的生死洗牌。就天際旗下 2 款車型的産品力來看并沒有太大的市場競争力,此時的天際汽車又該如何突圍?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