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商務部等三部門公布了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的通知。在獨資醫院領域,拟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 9 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
" 外資醫院 " 在國内并非新鮮事物,外資辦醫曆經十年,已在中國打開了一個近 200 億元的市場,紅星資本局采訪發現,如今,其中多數 " 外資背景 " 已淡化。
此次類似政策的重申," 外商獨資 " 被重點提及。業内人士認爲,此次會帶來一些良性競争,促進醫療技術水平升級換代,同時也期待會帶來醫療領域的更多創新。
預約制、首診負責制,還規定問診時間
外資醫院很 " 舒适 ",但不便宜
央視新聞記者在上海一家外商投資的婦兒醫院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會有醫院的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就診,醫生會與每一位患者進行不低于半小時的看診和溝通。由于這裏采取的是主診醫生負責制,患者還可以通過添加主診醫生的微信進行溝通。
患兒家屬 葛女士:跟普通兒童醫院的不同在于,它都是醫生預約制,小朋友不舒服之後,打電話預約一個醫生,到了就可以直接就診。
在費用方面,以這家外資醫院的兒科門診呼吸類疾病來說,患者初診費用爲 800 元,複診爲 500 元。如果購買了商業保險會有不同程度的報銷,價格相對于公立醫院的三四百元的特需門診号略高一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有的外資醫療機構共同的特點,主要包括:
營造更溫馨舒适的就醫環境、加強服務細節的打造。
就醫流程一般采用國際較爲流行的模式,包括預約制、首診負責、規定不少于一定時長的問診時間等。
自費或者商業保險報銷的方式,基本高于公立醫院的特需診費,個别診所價格昂貴。
而北京的這家外商投資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不僅具備上述這些特點,他們的優勢是,醫生來自北京很多大醫院的知名專家。記者在這裏看到不少病情較重的患者,他們很多是在公立醫院挂不上專家号,或者手術需要排期比較久的病人。
北京某外資醫療機構負責人 張敬:大緻上分爲兩類主要人群,一類是有商業保險直付的人群,一類是自費的客戶。
有醫務人員感歎 " 狼來了 "
專家:對内資醫院形成倒逼壓力
據紅星新聞,關于外商獨資醫院的讨論并非 " 突然才有 ",早在 2014 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設立外資獨資醫院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新設或并購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設立外資獨資醫院。
2015 年,政策出現轉變。同年 3 月 13 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修訂并發布了《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将醫療機構列入限制類。2017 年,國務院進一步明确,醫療機構的參與形式僅限于合資或合作。
羊城晚報記者 8 日從商務部獲悉,近日,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拟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并購公立醫院)。設立外商獨資醫院的具體條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通知。
這條消息一經發布,在社會上迅速引起很大反響。民衆普遍爲此感到高興,看病多了一個去處,将讓患者或直接或間接受益,至少可以分流出一部分患者,從而減輕大醫院的擁擠程度。此外,有些患者需要出國看病,如今國外醫療送上門,對于這部分患者更是重大利好。
醫務人員的心情則要複雜得多。有醫務人員發文感歎,這回真的 " 狼來了 "。若外商獨資醫院大量進入,國内醫療市場的競争将更爲激烈。尤其是,當前部分大醫院開設有國際部,主要爲外籍人員提供診療服務,或爲國内患者辦理跨國醫療事宜。這部分業務面臨的挑戰更大,需要重新調整和布局。此外,公立醫院特需服務占用公共資源現象一直飽受诟病,這部分業務可借機壓縮精簡。
據央視新聞,對于醫療業内人士們來說,外資入局,他們的心情要複雜得多。如果外商獨資醫院大量進入,國内醫療市場的競争将更爲激烈。
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 劉國恩:它會加強我們中國醫院的良性競争。我們目前的醫院的這個相互之間的競争,是醫院與醫院之間的競争、國有醫院和民營醫院的競争,但還沒有直接跟國際頂尖醫院進行對标的競争。我們的技術可能不一定比發達國家的差多遠,但是我們在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意識上,可能還與他們有相當的距離,形成一個巨大的倒逼壓力。
編輯|王月龍 杜波
校對 |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财經、紅星新聞、羊城晚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