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3 月 20 日下午,同花順年度股東大會在杭州召開,公司關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建設本應是這場股東大會的重點,但公司股東關注點卻聚焦于公司核心員工持股平台補稅風波一事。在股東大會上,同花順管理層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的提問時,也首次就 " 補稅風波 " 作出了公開回應。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2022 年 11 月份,上海凱士奧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夥)(下稱 " 凱士奧 ")收到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寶山分局《稅務事項通知書》,通知書提出凱士奧 " 涉嫌在轉換組織形式的過程中末申報繳納相關稅款 ",需要補繳稅款 25 億元。
天眼查 APP 顯示,凱士奧于 2020 年遷址北京,2020 年 4 月份從有限責任公司轉爲有限合夥企業的企業組織形式,由北京凱士奧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變更爲北京凱士奧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夥)。2020 年 6 月份,公司重新遷至上海,并多次變更名稱。
凱士奧爲同花順核心員工持股平台,目前爲同花順第三大股東。在同花順 IPO 上市時,凱士奧曾做出股份自願性鎖定承諾:" 除前述鎖定期外,本公司每年轉讓的股份不超過本公司所持有的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 "。
由于不存在其他生産經營業務,凱士奧隻能通過出售股票來籌集稅款。根據自願性鎖定承諾、《證券法》和深圳交易所相關要求大緻測算,股票全部解禁尚需 30 多年。
事實上,如果無法籌集到資金補繳稅款,無疑将對凱士奧和同花順産生重大負面影響。對此,同花順董事長易峥就記者的提問回複到:" 有關單位告知我們有刑事(責任)風險。"
在股東大會現場,有公司股東對前述事項發生至今,同花順尚未就相關内容進行信息披露提出強烈質疑。易峥表示," 知悉公司的披露義務并希望能夠詳盡披露 "。但對于終究未披露的原因,其在股東大會并未作出正面回應。
同花順董事會秘書朱志峰告訴記者:" 我們正在和相關部門溝通,公司會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信息披露。"
對于此種情況,有不具名律師向記者表示:" 相關部門已經告知同花順管理層,不及時補繳稅款存在刑事(責任)風險,按照《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應當及時、完整、準确地進行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的失真、遺漏都會給内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創造條件,破壞資本市場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