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設備指的是任何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可以由計算機或智能手機控制。這包括家用電器、安全攝像頭、恒溫器、門鈴、照明系統以及其他聯網設備。
智能設備因其提供的便利而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然而,這種便利也帶來了更大的隐私風險。
當人們談論智能設備時,他們更廣泛地指的是物聯網(IoT)及其将所有設備連接在一起的能力。這意味着每台設備收集的所有數據都可以被訪問,并與其他連接的設備共享,這可能會暴露您和您家庭生活的個人信息
智能設備侵犯隐私的 9 種方式
1. 位置跟蹤
許多智能設備會跟蹤并存儲用戶的位置,這些位置可以用來建立用戶活動的詳細資料。這些數據甚至可以在用戶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出售給第三方。
這已經成爲健康追蹤器和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的一個主要問題。如果你不小心,你的設備可能會分享比你想象得更多的數據。你可能會有這樣一種錯覺,即你可以控制它收集的數據,但事實卻并非總是如此。
2. 不安全的 Wi-Fi 連接
許多智能設備都使用 Wi-Fi 連接互聯網。這意味着如果沒有适當的安全協議,它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黑客可以訪問你的設備,查看密碼等敏感數據,甚至完全控制它。
目前,已經有黑客通過 Wi-Fi 連接劫持智能設備,并使用它們發動網絡攻擊的實例。如果你攜帶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等智能設備旅行,這種情況會尤爲危險,因爲它們可能連接到不安全的 Wi-Fi 網絡。
3. 脆弱的網絡攝像頭
智能設備通常帶有内置攝像頭和麥克風,黑客可以侵入這些設備獲取用戶的音頻和視頻記錄。近年來,随着 " 網絡攝像頭黑客 " 的報道越來越普遍,這已經成爲一個主要問題。
人們越來越普遍地在門鈴、嬰兒監視器甚至智能電視上安裝攝像頭。如果用戶不采取适當的安全措施,所有這些都可能會遭到黑客入侵。
例如,黑客會劫持安全攝像頭,用它們來監視家中毫無戒心的用戶。這是一個侵犯隐私的極端案例,可以通過适當的安全措施來防止。
4. 安全性薄弱的雲數據庫
許多智能設備将圖片和視頻等數據存儲在雲端,這意味着任何設備都可以訪問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戶。然而,這也使它們容易受到黑客攻擊。
如果存儲數據的雲服務沒有得到适當的保護,黑客就可以訪問它,查看、複制或删除敏感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是任何東西,從你的銀行信息到你和家人的私密照片。
5. 第三方應用權限
許多智能設備都有一系列第三方應用程序供用戶下載。然而,這些應用程序通常需要訪問某些權限才能運行。例如,應用程序可能需要訪問你的聯系人或位置數據的權限。這意味着它可以在用戶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收集這些信息并與其他第三方共享。
因此,在下載任何應用程序之前,仔細閱讀條款和條件是很重要的,因爲它收集的數據可能比你想象得要多。
6. 數據洩露
智能設備通常将數據存儲在異地服務器上。這意味着如果這些服務器遭到黑客攻擊,你的數據可能就會暴露給惡意行爲者。重要的是要确保你的設備定期更新最新的安全補丁,并且你知道任何可能影響它的數據洩露。
随着越來越多的人采用智能技術,數據洩露的風險也在持續增加。公司和個人都必須采取額外的安全措施來确保客戶數據的安全,否則将面臨嚴重後果。
7. 不安全的藍牙連接
許多智能設備利用藍牙技術與其他設備進行無線連接。雖然這很方便,但也使設備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如果黑客可以訪問你的藍牙連接,他們就可以訪問存儲在設備上的數據。
通過定期更改密碼和隻配對你信任的設備,來保持藍牙連接的安全是很重要的。此外,定期掃描任何未經授權的連接也是一個好主意。
8. 數據挖掘
許多智能設備都會收集用戶的習慣和活動數據,然後将其用于定向廣告或其他商業目的。這意味着你的設備收集的信息可能比你意識到的要多。
重要的是要知道你的設備正在收集什麽數據,以及它正在與誰共享。你還可以調整設備上的設置,以限制正在收集的數據量。即便隻是出于商業目的,你也應該知道并能夠控制收集的數據。
9. 語音命令
智能設備通常配有 Alexa 和谷歌 Home 等智能語音助手。這些設計的初衷是爲了讓我們的生活更輕松,但它們也可以用來收集關于用戶家庭生活的敏感信息。
當你與語音助手交談時,你的聲音會存儲在公司的服務器上,其他人可能會在你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訪問你的聲音。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覺得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即使你沒有直接向智能設備發出命令,這些設備也能聽到你在說什麽,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隐私問題。
結語
智能設備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與它們相關的潛在風險。從不安全的雲存儲和第三方應用程序權限,到數據挖掘和語音命令,這些設備有很多方式可以侵犯你的隐私。通過了解這些潛在風險并采取必要措施來保護你的數據,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你的隐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