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脆皮。
叔圈頂流,一夜塌房的吳秀波,銷聲匿迹四年後,應該也沒想到,自己再上熱搜竟會以如此方式。
一個把情人送進監獄。
一個把愛人送進醫院。
不怪有人說,這是一種很新的 " 子承父業 "。
不怪吳秀波都曾親自認證:" 大兒子是一模一樣的我 "。
但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這句話,在這裏可能更适合語境。
事情是怎麽回事呢?起源于一位網友的爆料。
自己在 2022 年 1 月與吳秀波長子吳瀚相識,起初她并不知道他是誰。
隻知道,對方事無巨細," 身體不太好他會陪我去醫院,大晚上幫我熱藥 ",對自己很好。
轉變,出現在去年的夏天。
5 月 20 号,那個特殊的日子裏,吳瀚第一次對她動手。而争執的原因,僅僅因爲吃了什麽外賣。
後來,吳瀚隐藏的真面目,再也藏不住了。
頻繁的對其出言侮辱,毆打、扇巴掌,臉被打歪,嘴角全是血 ……
而且在與姑娘交往期間,還和其他女生各種聊騷。
暴力,出軌 …… 自以爲的愛情,讓她盲目了太久,也忍受了太久。
以至于分手之後,也不敢一個人待着,不敢關燈睡覺,每次想起就忍不住痛哭。那些傷害,已經成爲她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事情過去那麽久,她選擇站出來揭露吳瀚的真面目。
因爲,她不想做錯事的人,還依舊逍遙快活。
因爲,她擔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再在其他女生的身上重演。
可惜," 家暴 " 這個社會議題,從來就不曾止息過。
2
前幾天,熱搜上有一起人神共憤的家暴事件。
湖南張家界,女子遭丈夫報複割喉,脖子上長達 16 厘米的傷口,觸目驚心。
隻差一點,就是要命的地方。
起因,隻是争執,隻是她想要離婚。
他卻朝她拿起了水果刀。
現在女子躺在醫院病床上,也無法睡上一個安心覺," 他拘留放出來我該怎麽辦?"
因爲她曾不止一次被他打得頭破血流。
每一次暴力結束,像所有家暴男一樣,他都會求饒,威脅。
幾乎是裸婚嫁給丈夫,換來的不是心疼,而是不珍惜。
她流過一次産,不是意外,是被打的。
就在那時,丈夫還在把所有的錯都歸咎于她。
曾經的枕邊人,你也可能分不清他到底是人還是惡魔。
所以,她害怕自己這次撿回來的一條命,什麽時候就被奪走。
翻開關于家暴的數據,每一個都讓人驚心:
全國 2.7 億個家庭中,30% 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
平均每 7.4 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家暴。
每年有 15.7 萬婦女自殺,其中 60% 的自殺,是因爲家庭暴力。
可翻開結局,多少在 " 輕傷 " 的鑒定下,寫下了 " 和解 " 二字。
多少在 " 家事兒 " 的刻闆下,不了而了之。
家暴的本質是什麽?
不是家庭瑣事兒,那是故意傷害。
當一個人的拳頭朝着另一個人砸下,那就是毆打。
當一個人舉起刀和棍,朝着另一個人的身體揮去,那就是謀殺。
可包裹在 " 家 " 這個外衣下," 故意 " 都有了一層遮羞布," 傷害 " 都多了一層保護蓋。
可今天,我更擔心的,還有一個更可怕的現象:
家暴,正在被粉飾在各種娛樂化之下。
3
回到開頭吳秀波長子的事件,女生的字字控訴,聲聲泣淚下,擋不住下面一堆人大喊:活該,誰讓你不跑。
當人們站在旁觀者的視角,總是能萬分理智與清醒。
還可以各種嘻嘻哈哈,輕描淡寫。
于是,迫不及待給一起如此惡劣事件,打出本不該出現的标簽:
" 這個瓜,有點大 "。
包裹在娛樂化之下,惡意傷害,都成了一群人的狂歡。
而 " 家暴 " 這個詞,不知道什麽時候起,也已然成爲短視頻博主的流量密碼。
就在上周,一個 " 反轉 ",來得讓人猝不及防。
2 月 23 号,一女子在自己的賬号,放出了一段監控視頻。
視頻中,是自己被丈夫從卧室拖到客廳。
男子各種扇耳光,拳打腳踢,女子發出求饒尖叫。
可就在無數人爲之憤怒的時候,反轉來了。
沒有家暴,沒有毆打,原來,視頻從頭到尾,都是女子精心策劃的一場擺拍。
正式開始之前,他們已經演練了好幾遍。
錄制結束之後,兩人坐在沙發上笑着讨論,剛才演的怎麽樣。
實在可悲又可氣。
因爲他們的無底線,因爲他們的博眼球。
" 真正的被施暴者的求救之路,又被上了一堵牆 "。
爲之堵上牆的,還有小紅書,朋友圈裏仍被不停點贊的 " 家暴妝 "。
一張正常的臉上,被塗上淤血和傷痕。
她們在比誰的技術更高超,誰獲得的點贊更多。
她們稱鮮血淋漓爲 " 好看 "。
她們稱血肉模糊爲 " 太酷了 "。
可每一個家暴妝,都是在以一種無比愚蠢的形式,消解一份真正的痛苦。
每一個點贊背後,都是一個可恥可恨可怕行爲,在被悄悄鼓掌。
我時常會考慮一個問題:
爲什麽一個個家暴被爆出來,還有無數個又甚嚣塵上?
今天終于有了答案。
因爲在這個社會議題下,加害者有 " 家庭 " 這個萬能的保護。
被害者有 " 你活該 " 這個被束縛的枷鎖。
圍觀者有 " 娛樂至死 " 這個悲哀的消解。
從來不是一方面的因,又如何隻靠一個人的力量,便能輕松重獲臉上被拳頭打跑的笑?
同樣是關于家暴,昨天,看到一個無比戳心的結局。
高中班主任被丈夫家暴,漂亮的頭發都被剪爛。
爲了女兒她選擇了忍氣吞聲。
直到兩周後,再次回到課堂,她看到全班男生爲了鼓勵支持她,都把頭發剃成了圓寸。
很快,她就去離了婚。
當一個人被家暴,被傷害。
我們當然可以勸她 " 快跑 ",勸她不要在垃圾桶裏找對象,勸她遠離情緒不穩極端的人。
但隻靠她一個人的力量,從來都不夠。
需要來自身邊的勇氣,而不是無視和遠離。
需要來自外界的理解,而不是諷刺和娛樂。
更需要來自這個社會的保護,而不是輕描淡寫和稀泥。
沒有任何一種暴力,應該被娛樂化粉飾消解;
沒有任何一種傷害,可以身披 " 保護外衣 ",一路通行。
-END-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晉奶爸,創業公司高管。去過很多城市,也曾在路邊練攤。現在隻想和你說最真的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