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細分市場的手機,被主流吞噬是終究逃不過的宿命?
翻看手機行業的演替史,從商務手機,到音樂手機、美顔手機,均經曆過 "爲何不直接買旗艦" 的靈魂拷問,而被拷問過的 " 特長生 " 們無一不走向黃昏,成爲了曆史滾滾車輪下的犧牲者。
唯有一個例外,就是 " 遊戲手機 "。智能手機發展至今日,這個品類依舊存在。即便中間也曾短暫陷入泥濘,但如今依舊有人爲之呐喊。
12 月 26 日,一加在成都科幻館發布一加 Ace5 系列,這代 Ace 5 的關鍵詞就是 " 遊戲 ",雷科技受邀參加發布會,近距離見證了一加對 " 遊戲手機 " 做出了新定義。

圖源:雷科技攝制
先公布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價格:
一加 Ace 5 标準版:
12GB+256GB:2299 元
16GB+256GB:2499 元
12GB+512GB:2799 元
16GB+512GB:2999 元
16GB+1TB:3499 元
一加 Ace 5 Pro:
12GB+256GB:3399 元
16GB+256GB:3699 元
12GB+512GB:3999 元
16GB+512GB:4199 元
16GB+1TB:4699 元
借此機會,小雷也結合一加 Ace 5 系列這款新機,以小見大,以點到面,與大家聊聊行業,聊聊一加。
從 2017 年開始,在《王者榮耀》和各種 " 吃雞 " 遊戲的帶動下,以雷蛇的 Razer Phone 爲首,黑鲨、紅魔、ROG、拯救者遊戲手機先後發布,一時風光無二。
這也是 " 遊戲手機 " 帶給我們的初印象,不否認以上都是優秀的産品,但也由于産品市場過于細分,導緻以往的遊戲手機外觀上毫無精緻感可言。太過浮誇和殺馬特,各種 RGB 燈效和誇張的造型,導緻拿遊戲手機出門,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一個不務正業打遊戲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遊戲性能的強勢固然是遊戲手機的護城河,但也正是其犧牲了其他方面發展,變成了一台标準的 " 跛腳 " 手機。
小米盧偉冰曾透露,2021 年中國遊戲手機總出貨量在 170 萬台左右。而當年手機市場的整體出貨量是 3.29 億,相比之下遊戲手機的銷量連個零頭都算不上。是遊戲手機沒有需求嗎?也不是,隻是一直以來遊戲手機的解法錯了。
一加 Ace 5 系列的誕生,以 " 破局者 " 的身份切入到遊戲手機這個品類中,讓行業看到了遊戲手機的另一種解法。一加 Ace 5 系列以 " 輕、薄、質感 " 爲基底,用與傳統遊戲手機相悖的産品思路,打造了一款屬于大衆的 " 遊戲手機 "。

按一加官方的說法:一加 Ace5 系列首先是一款全能手機,而遊戲性能隻是衆多亮點中較爲突出的特征。一加對于遊戲手機的解法,就是外觀盡量對标旗艦的同時,内在遊戲性能拉滿,用 " 西裝暴徒 " 來形容最合适,這也是一加一直以來的産品策略。
作爲遊戲向機型,一加 Ace 5 和一加 Ace 5 Pro 理所當然地抛棄了前代的大曲屏,全面擁抱直屏設計。而且這塊直屏還具備最窄僅 1.36mm 的超窄邊框,視覺上幾乎達到了 " 四邊等寬 " 的效果。配合邊緣處的 2.5D 弧邊,在防誤觸和手感上實現了兼得。

設計工藝上,一加 Ace 5" 引力钛 " 以及一加 Ace 5 Pro" 星穹紫 " 采用行業首創的星軌玻璃工藝,在玻璃上畫出萬條星軌紋理,給人一種 "Reno" 的感覺,顔值方面小雷主觀認爲是 Ace 系列最佳,另外 " 天青瓷 " 以及 " 白月瓷 " 兩個顔色則是采用同檔唯一的陶瓷材質。
而一直讓遊戲玩家們苦不堪言的重量上,一加 Ace 5 系列機型也擁有 " 遊戲手機 " 裏難得的 8mm 超薄身形。值得一提的是,機身雖然很薄,但其前後均采用了較爲平直的造型,從而有意拉寬了金屬中框的尺寸。根據官方的說法,這是爲了讓手機在豎屏握持時對小拇指的壓力更小,握持手感更加舒适特意做的設計。

圖源:一加官方
小雷也是第一時間上手一加 Ace5,整體手感符合上文所述,質感越級,不像是 2299 元起售的手機,黑色跟白月瓷顔值最高,如果要我選的話,優先選 " 白月瓷 ",确實很溫潤,而黑色則有種像 iPhone 的感覺。美中不足的是 R 角弧度還不夠完美,與邊框的協調程度有待加強,但考慮到 2299 的價位,也能理解。
手機性能發展到現在,能流暢玩遊戲,已經不是一款遊戲手機是否合格的評判标準。
一加 Ace 5 Pro 處理器爲骁龍 8 至尊版,而一加 Ace 5 則采用骁龍 8 Gen 3,這兩者的性能都足以支撐目前市面上 99% 遊戲的流暢運行,在手機芯片同質化的今天,再聊跑分已經沒有意義,根據雷科技測試,如今各家旗艦手機和專業遊戲手機,在遊戲畫面幀率的差距,往往隻在幾幀之内,普通用戶很難察覺到其中的體驗差距。

如何與其他手機拉開差距,最重要的還是體現 "散熱、續航、網絡" 三大方面。大家都能玩,但誰能玩得更舒服,才是考驗功底的關鍵。
在散熱上,一加 Ace 5 系列一共有兩道 " 工序 "。
一是全新散熱系統 " 天工散熱 Elite";二是芯片級遊戲技術 " 風馳遊戲内核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這兩道工序,可以讓手機玩遊戲時溫度更低。反應在具體的遊戲實測上,以《王者榮耀》6 小時連續遊玩的場景爲例,一加 Ace 5 Pro 最高溫度隻有 37.7°C,相比于同平台機型溫度低 2.3°C,即使目前負載最高、壓力最大的手遊《崩壞:星穹鐵道》,連續三小時遊戲,一加 Ace 5 Pro 依然可以做到滿幀運行,溫度更低。
同時,相信大家在玩競技類遊戲時,都飽受過網絡不好的折磨," 網絡不好 " 也成了遊戲技術差的借口,但是在一加 Ace 5 上,這個借口無效了。爲了降低遊戲中的網絡延遲和卡頓,一加 Ace 5 Pro 首發搭載 " 電競 Wi-Fi 芯片 G1"。

圖源:雷科技攝制
發布會上一加舉了個例子:你在 808 宿舍連上了 801 宿舍的 Wi-Fi,其效果與在 801 宿舍的沒有太大區别,電競 Wi-Fi 芯片 G1 擁有超遠的信号連接能力和穿透能力。在信号穿牆場景下,網絡時延相比無 Wi-Fi 芯片的同平台機型降低 30.2%。即使穿透 3 堵牆,一加 Ace 5 Pro 也始終保持穩定通信。
而在續航上,一加 Ace 5 系列搭載新一代冰川電池,至高 6400mAh 的超大容量電池,整機厚度也能夠減薄至最低 8.02mm,更輕薄的同時,續航更久,同時搭配 100W 快充,基本告别續航焦慮。
遊戲與影像本是兩條不同的賽道,行業内對遊戲手機潛移默化的印象是:遊戲性能強,拍照就弱一檔。
從酷安和小紅書就能看到,許多用戶默認遊戲手機能掃碼就行,但這個不知道是誰規定的行業規則,本身就沒有可以依據的邏輯。
一加 Ace 5 系列主攝全系搭載索尼 IMX906,感光能力相比上一代提升 27%,能夠有效提高夜晚照片的暗部噪點控制,垂直對比上一代,确實各方面能力提升,但橫向對比的話,IMX906 這顆 CMOS 其實達不到旗艦級别,之所以說一加 Ace 5 拍照能力不錯,主要還是在其算法和可玩性上。

一加 Ace 5 系列全面繼承了一加 13 的同款影像算法,而一加 13 又是采用 oppo Find X8 同款影像算法,Find X8 的影像實力就不用咱多說了,在雷科技的評測中,對 Find X8 影像的評價是 " 一台可以放進口袋的好相機 ",無論是色彩、畫質、還是對光影部分的把控都堪稱一流水準。即便 " 刀法 " 再準一些,一加 Ace 5 能達到 80% 的水平,也已經具備不錯的體驗。
而在玩法上,基本上旗艦有的一加 Ace 5 系列也有,比如一加 Ace 5 Pro 就搭載 Find X8 同款 " 無影抓拍 " 和實況照片,此外,Reno 系列主打的 " 柔光人像 "、" 膠片風格 " 等,在一加 Ace 5 上也同樣繼承。
正所謂,君子論迹不論心。如果比較關注手機行業,相信都會發現在 2000+ 這個價位,各家廠商其實一直在強調自家産品在産品力上的領先,不過在實際中,行業的普遍思路其實是把「低價」作爲産品的核心,「産品力」反倒成了其次。
一加是個例外。
一直以來,一加的做法都是爲了做好産品而不惜成本,并沒有爲了價格去妥協産品。比如一加 Ace 5 在屏幕上就采用了 1.5K 東方屏,全面繼承一加 13 的各項屏幕體驗,在顯示、護眼、流暢方面同時實現了頂級的體驗,再比如金屬邊框這種友商根本 " 舍不得 " 下放的外觀設計,一加 Ace 5 也是全系标配。更包括在屏幕、芯片、内存、馬達等等各個方面上更高的追求。
當然,更好的體驗背後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技術要求和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一加爲什麽能在競争激烈的過去兩年成爲 " 爆款制造機 "。

圖源:一加
受益于 Ace 系列,一加這兩年銷量規模一直在提升。今年年初,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就在内部信中表示,2023 年一加全年銷量同比增長了 185%。
Ace 系列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清晰的用戶定位:過去兩年,OPPO 一直在構建和調整差異化的産品線布局:一加數字系列主攻性能旗艦,Ace 系列主攻遊戲性能,OPPO Find 系列主打全能旗艦,而 Reno 系列則聚焦時尚設計與影像體驗。
未來,在一加 Ace 系列身上,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兼顧遊戲愛好者的需求;同時在性能與性價比的基礎上,更多承接性能「黑科技」的标簽。比如,高通芯片的深度優化,屏幕新技術的率先應用,以及獨家遊戲合作生态,都會成爲下一代 Ace 的核心競争力。
總而言之,一加 Ace 系列就是借着 " 遊戲手機 " 的名義,幹着普及旗艦性能的事。沿着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對一加來說,2025 年一定會比 2024 年更加火熱,更加令人期待。
15 年前,喬布斯宣布蘋果公司改名之後,他引用了冰球運動員 Wayne Gretzky 的這句話:" 我滑向冰球即将去往的地方,而不是它已經走過的地方。"
一加 Ace 5 亦是如此,過去如何定義 " 遊戲手機 " 不重要,至少在遊戲手機即将前往的地方,我們看到了一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