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網上刷到過采耳視頻:在可視化鏡頭下,一塊塊陳年污垢被掏出來,要多解壓有多解壓。
還有許多博主會前往采耳機構探店,視頻裏,各種各樣的工具輪流上陣,清潔、解壓,不但視頻裏的人會舒服得睡着,連視頻外的觀衆,也會感到很助眠,甚至想親自一試。
上下滑動查看↑↓在社交媒體上,采耳相關的帖子受到許多人關注丨社交媒體截圖
不過,采耳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既能好好清理耳朵,又能放松、保健嗎?事實上,它可能遠比你想得更危險。
大多數人不需要頻繁掏耳朵
大部分人家裏都常備着棉簽或挖耳勺,每當感覺耳朵堵塞或刺癢時,就會下意識掏一掏。爲了掏得幹淨,很多人甚至買了螺旋耳挖、彈簧耳棒、可視鏡頭等各樣道具。
但實際上,你的耳朵可能根本不需要被如此精緻地清理——耳屎雖被冠上 " 屎 " 字,可它卻不是耳朵的排洩物。它有一個文藝的學名:耵聍。
耵聍的形成,其實對人大有用處。
人體的耳部結構由裏到外依次是耳蝸、鼓室、外耳道和耳廓。外耳道的外側三分之一是軟骨部,這裏的皮脂腺和耵聍腺,會負責分泌出一種抗菌、防水的蠟狀物質。這種物質和脫落的外耳道表皮混合在一起,就組成了耵聍,它們共同爲人的耳朵建立起一套防禦機制。
耳朵結構丨維基百科
雖然耳朵眼很小,但對于細小的塵垢和昆蟲而言,無異于大敞四開的門洞。耵聍的存在,可以阻止這些外來物質進入體内。
同時,含有油性、呈現酸性的耵聍還可以讓耳道保持幹燥,維持酸堿平衡,讓我們的耳道不會淪爲一個潮濕又多堿的天然培養皿。
1980 年至 2011 年間的數項研究表明,耵聍對多種細菌都有滅殺效果,還能夠有效阻止真菌繁衍。
由此可見," 屎 " 字實在是對它的誤解,小小的耵聍其實用處無限。如果掏得太幹淨了,反而對耳道沒有益處。
有人或會擔心,耵聍越積越多,最終造成耳道堵塞、聽力下降。這種情況叫做耵聍栓塞,确實有的人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大多數人其實不必擔心。
外耳道和耳蝸之間有一道薄膜作爲屏障,耵聍根本穿不過去,主要聚集在外耳道的外側。
耵聍會不斷向外耳道的道口(也就是耳廓)移動,我們咀嚼、吞咽或運動時,它就會在不經意間被排出。
如果掏耳太多頻繁,其實還有意想不到的缺點。
比如美國耳鼻喉學會就曾指出,經常清除耳屎的人,耳屎會越來越多。因爲在掏耳的過程中,會刺激到外耳道腺體,想想看:作爲耳道的衛兵,腺體發現耳道裏的防禦機制被破壞了,是不是就會分泌更多?結果就隻能是惡性循環了。
有人或許會問,不自己掏,去找專業些的采耳機構會不會好很多?
答案也許會讓你失望:去外面采耳,遠比想象中要危險。
采耳,比你想象得危險
和家裏相比,許多采耳機構的道具花樣繁多。
鵝毛棒、孔雀羽、小音叉、馬尾棒,它們各有各的用處:先是輕拂面孔,再是刺激耳道,接着還有耳部按摩。活脫脫是掏耳界的十八般武藝。
不過,根據多家媒體報道,這些采耳工具,在保管和消毒上都是不達标的。
采耳導緻感染的案例
比如像羽毛一樣的孔雀羽,它往往是采耳的開場白,會在耳朵裏旋轉,但很多采耳機構都不能做到一客一換,而是循環使用。在消毒時,也隻是用酒精擦拭一下,根本起不到殺菌的作用。如果上一位客人的耳道裏有真菌,很容易就被工具傳遞給下一位。
此外,采耳機構的采耳流程也有隐患。比如,很多人會拿鵝毛棒在臉部和耳道來回橫跳,如果臉部有異物,很可能就會被這些容易吸附微小顆粒的絨毛帶到耳朵裏,在經過掏耳之後,你的耳朵,可沒有絲毫防禦性。
最重要的是,很多采耳機構往往還會提供其他組合服務,比如足療、按摩等,因此這類場所往往都是較爲濕潤的,就算工具清潔到位了,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滋生微生物。
很多醫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都表示過,遇到的耳道裏有真菌感染的案例,無一例外,都是去過采耳機構。
采耳導緻感染的報道屢見不鮮
但工具的危險性,還不是最主要的。商家頁面裏 " 資質豐厚 " 的技師,實際上,大多都是自賣自誇,目前,國家還尚未認證 " 采耳師 " 這一職業,也因此并不存在統一認定的行業标準。有媒體報道,許多采耳師,可能培訓一周就上崗了。
正常的掏耳朵,隻是用具清潔耳道,但采耳店裏的采耳,往往會打着讓人放松、舒适的名義,拿各種工具刺激耳道,如果力度過猛,很可能造成外耳道損傷,嚴重的,甚至會刺穿鼓膜。這就得不償失了。
市面上的網紅采耳店,許多還宣稱能治療中耳炎,但很遺憾,這更是個噱頭。
首先,采耳店并沒有醫療行業的從業資質。其次,中耳炎是發生在耳朵的鼓室中的,鼓室和外耳道之間有鼓膜作爲界限,掏耳朵根本治不了中耳炎。
如果你真的要掏耳朵
請注意這些
對于許多人來說,掏耳朵确實是一種習慣,其實,隻要掌握正确的姿勢,掏耳也沒有什麽壞處。
首先,掏耳不要過于頻繁,畢竟耳屎會在我們的正常咀嚼、運動中被排出。我們可以在覺得耳朵有明顯的堵塞或刺癢感時,再去簡單掏一掏。
其次,選擇工具一定要謹慎。很多人習慣用棉花棒,覺得可以把耵聍沾出來,但這種方法并不推薦。
根據調查,耵聍的幹濕性質因人而異。中國人大部分都是幹性耵聍,用棉簽隻會把耵聍推到裏面,相比之下,掏耳勺更合适。不過,在用掏耳勺的時候,也不要掏得太深,避免會刺穿鼓膜,造成疼痛和聽力下降。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由于體質不同,環境各異,有一些人,的确是要及時掏耳的,不然就可能有耵聍堆積的風險。
比如,在遊泳和洗澡時不注意防護,水浸入了外耳道;或者一些人外耳道狹窄、表皮細胞生長異常,耵聍排出能力較差。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及時掏耳,耵聍長久堆積後,就會造成聽力下降。
但是若感覺到明顯的耳道堵塞、聽力下降或者頭腦暈眩,一定不要自己動手掏,而是最好去醫院挂個号,查清楚是什麽情況。如果确定是耵聍堵塞,醫生通常會用藥水軟化耵聍,再用專業工具掏,這樣比較安全。
另外,小孩子發育不成熟、老人耳道松弛,對他們來說,耵聍可能不會順利地自然排出,同樣需要去醫院處理。
第八屆
" 大衆喜愛的閱讀新媒體号 " 開始投票啦!!!
快點擊文末左下角 " 閱讀原文 "
給 "科普中國" 投上一票吧!
↓↓↓
感謝您對科普中國的每一次支持!!!
參考文獻
[ 1 ] Okuda I, Bingham B, Stoney P, Hawke M ( June 1991 ) .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earwax". The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20 ( 3 ) : 212 – 5. P.
[ 2 ] Ear wax: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medlineplus.gov. [ 2021-03-07 ] .
[ 3 ] Khan S ( 2019 ) . "Cerumen impaction". The APRN and PA's Complete Guide to Prescribing Drug Therapy. doi:10.1891/9780826179340.0061.
[ 4 ] The mysterious properties of the wax in your ear retrieve from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60429-the-mysterious-properties-of-the-wax-in-your-ear
[ 5 ] Cerumen retrieve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erumen/print
[ 6 ] Experts Update Best Practic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arwax ( Cerumen Impaction ) Important Patient Education on Healthy Ear Care retrieve from https://www.entnet.org/resource/aao-hnsf-updated-cpg-earwax-press-release/
[ 7 ] 北京青年報:耳屎到底多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 ( 2023 ) .
[ 8 ] 吳雯芳 , 粟青梅 . 去足浴店采耳 腳氣跑到耳朵 [ EB/OL ] . 潇湘晨報 ,2017-10-12.
[ 9 ] 王勇 , 楊莉 . 采耳莫跟風,當心染耳病! [ EB/OL ] . 太原晚報 ,2022-07-11.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米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策劃丨何通
責編丨何通
審校丨徐來、林林
相關推薦
1.最近在路邊看到這幾種野菜、野菌,千萬别摘!已有人進 ICU ……
點亮 " 在看 "
你愛掏耳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