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 " 金鑰匙 " 出生的飛凡汽車,在遭遇幾款車型的銷量打擊後還沒有放棄求生,目前還有兩張牌有望力挽狂瀾。
撰文丨 MANGO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7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一公布,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比亞迪、埃安繼續領先,小鵬靠 G6 重回萬輛俱樂部,蔚來、極氪、騰勢的增長勢頭均十分猛烈。不過車企間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哪吒跌幅明顯,岚圖、智己、飛凡等傳統車企打造的新能源品牌依舊站在及格邊緣線。
可見,雖然新能源汽車站在風口上,但不是誰都能賺得盆滿缽滿。比如上半年總共賣了不夠一萬輛的飛凡汽車,至今沒有找到爆款制造機的秘訣,除了眼紅沒有其它出路。
爆款不爆,飛凡苦惱
今年上半年,飛凡汽車推出了全新車型飛凡 F7,該車号稱在預售 24 小時内獲訂單 11529 輛,瞬時間塑造了爆款潛力車型的形象。
然而上市五個月以來,飛凡汽車的累計銷量離萬輛還有不小的差距。相關數據顯示,飛凡 F7 今年 3-6 月份的銷量分别爲 322、1609、2562、2336 輛。考慮到 7 月份飛凡汽車的總銷量隻有 2060 輛,飛凡 F7 的累計銷量應該在 7000 輛左右,當初要吊打蔚來 ET5 的氣勢全然不在了。
爲什麽重磅推出的飛凡 F7 沒有預期中火爆?爲什麽比預售價降低了近 8 萬元,飛凡 F7 都沒有大賣?甚至選擇車電分離模式購車,飛凡 F7 的入手門檻拉低至 15 萬元以内,飛凡 F7 都隻能在 2000 輛月銷徘徊?
轱辘哥分析後認爲,飛凡 F7 的定價并無太大硬傷,但飛凡汽車的品牌影響力十分微弱,幾乎沒有多少消費者了解這個品牌。再加上飛凡 F7 主打的 " 巴赫座艙 " 概念懸浮不接地氣,各種拉踩營銷惹人反感,以及消費者最看重的質量品控存疑等,都是導緻銷量不及預期的重要原因。
客觀來說,剛上市幾個月的飛凡 F7 還處在銷量爬坡階段,暫時追不上對手蔚來 ET5 也情有可原。但如果是産品品質和服務等跟不上,想要後期彎道超車着實也困難。
比飛凡 F7 更慘的是飛凡 R7
飛凡 F7 沒有如期爆火,但其實啞火的不止 F7 一款車。目前飛凡汽車官網顯示的在售車型僅有飛凡 R7 和飛凡 F7,飛凡 ER7 和 Marvel R 兩款車型已靜靜下架,堪稱汽車圈版 " 消失的它 "。
但存活下來的飛凡 R7 也在隐身狀态。從轱辘哥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飛凡 R7 今年以來最好的銷量成績還不到 500 輛,最差的時候月銷量僅有 51 輛,這妥妥地 " 豪華車 " 待遇。或許是因爲市場表現太差,飛凡汽車現在公布銷量數據時會選擇性忽略飛凡 R7。
按說飛凡 R7 是飛凡汽車品牌獨立後打造的全新旗艦車型,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也不乏看點,33 個高階智能傳感器的硬件配置在同級車型中算是 " 高配 ",爲何飛凡 R7 上市後水花這麽小?
事實上在今年 2 月份,爲了挽救飛凡 R7 的銷量,飛凡汽車宣布下調了新車價格,最高降價 2.26 萬元,不過這一招明顯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飛凡 R7 的低銷量與其産品定位有很大關系。
飛凡汽車從 R 品牌演變而來,但 R 品牌本身并無太大影響力。而飛凡 R7 的定價區間來到了 30 萬元級别,沒有品牌、技術、口碑的支撐,其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定位很難讓消費者買賬。再者,前有飛凡 ER6 在成都車展遭遇車主維權,飛凡汽車已經被打上了 " 續航裏程嚴重虛标 " 的标簽,加上車機系統等頻繁出現問題,飛凡汽車的品控也被消費者質疑。種種原因疊加,飛凡 R7 的銷量跌到了兩位數也就不足爲奇。
飛凡汽車的最後一根稻草
手握 " 金鑰匙 " 出生的飛凡汽車,在遭遇幾款車型的銷量打擊後還沒有放棄求生,目前還有兩張牌有望力挽狂瀾。
其一是飛凡汽車的電車分離購車模式意外受歡迎。由于車電分離購車模式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入手門檻,一台售價 30.25 萬元的飛凡 R7,選擇車電分離購車隻需 20.59 萬元,價格下探了 10 萬元。在價格面前,消費者的選擇還是很 " 誠實 " 的。
其二是飛凡汽車的換電計劃正在加速,預計年底就會有 50 多座換電站落成,覆蓋包括北京、成都、南京等十多座城市。有蔚來提供換電服務在前,并且證明了換電的可行性,迅速跟進的飛凡汽車也有機會抓住最後一根稻草。
壞消息是除了飛凡汽車入局換電外,廣汽埃安、甯德時代等也先後加入了競争。随着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布局換電領域,飛凡汽車的優勢将會減弱,緻命一擊遲早會顯現。
傳統車企轉型電動化,本就有先天優勢,強大的研發背景和充裕的資金都是很好的實力保障。可惜現實很骨感,強如上汽、東風,又或者說大衆等跨國車企巨頭,都沒能 " 超越自己 "。如果飛凡汽車沒有認清楚定位,沒有抓好品控、進一步強化品牌影響力,實在難以 " 起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