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 | 金角财經(ID: F-Jinjiao )
作者 | 林石
最近微信改版,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
大家記得把金角财經設爲星标
不錯過任何一篇精彩文章
曆時 22 個月之後,遊戲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終于落地。
倫敦時間 10 月 13 日,英國監管機構 CMA 宣布批準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同日,微軟遊戲遊戲執行官 Phil Spencer 就迅速發出公告:收購已經完成,我們正式歡迎動視暴雪及其團隊來到 Xbox。
微軟的官宣視頻,來源:Xbox 官網
微軟的焦急不難理解,因爲如果在 10 月 18 日前未能完成收購,微軟将需要支付 30 億美元賠償金,所以即使美國 FTC 目前仍在對該項交易進行聽證會,也無法阻礙微軟宣布收購成功。
按照收購協議,這筆交易涉及金額約爲 687 億美元(約爲 5000 億元人民币)。在完成收購之後,微軟将一舉成爲世界第三大遊戲公司,僅次于騰訊和索尼。
爲了完成這筆交易,微軟将熱門遊戲《使命召喚》留在了索尼,将動視暴雪的雲遊戲版權給了育碧,甚至還友好表示 " 我們現在已經越過了最後的監管障礙,完成了這次收購,我們相信這将使全世界的玩家和遊戲行業受益。"
然而資本往往逐利,在主機市場和雲遊戲市場進行讓步的微軟,恐怕有着更大的野心。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财經,我們将爲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後的邏輯。
暴雪離中國還很遠
收購完成的新聞傳出之後,微博評論區看到最多的一句是:" 回來吧守望先鋒,我最驕傲的信仰 "。
《守望先鋒》是動視暴雪的著名遊戲 IP 之一,一度能夠與前段時間剛剛斬獲亞運會銅牌的大熱遊戲《英雄聯盟》相提并論。但随着動視暴雪與網易在今年 1 月之後,終止了持續 14 年的代理合作,動視暴雪旗下大部分遊戲已經在中國停運。
在此之後,動視暴雪先後傳出要與騰訊、字節跳動等合作的風聲,但最終都是無疾而終。
如今,微軟終于完成了對動視暴雪的收購,對于對中國市場垂涎若渴的微軟來說,回歸隻是早晚問題。
目前而言,動視暴雪回歸的兩大障礙都已經消失或是即将消失:其一正是尚未完成的收購,當時就有報道指出,暴雪與網易之所以未能繼續合作,原因之一就是收購正在面臨監管壓力,而動視暴雪不願因爲壓力而在合作中進行讓步;其二則是動視暴雪的 CEO Bobby Kotick,報道稱其主導提出了讓網易不可接受的條件。
而在收購完成後,動視暴雪的員工内部信指出,Bobby Kotick 最多也就留任到年底,之後動視暴雪将完全交給微軟。
不同于動視暴雪這塊 " 爛攤子 ",完成收購之後,作爲世界第三大遊戲公司的微軟,無疑更有吸引力,而微軟可以考慮的合作對象也有不少。
《守望先鋒》人氣角色獵空
目前來看,無論是基于過往 14 年的合作經驗,還是目前仍在與動視暴雪合作的《暗黑破壞神 · 不朽》,競争力最強的依舊是網易。另一邊,網易還在代理微軟的《我的世界》。在沒有了 Bobby Kotick 的障礙之後,雙方完全可能達成比之前更廣泛的合作。
其次是騰訊。作爲國内乃至世界第一大遊戲廠商,騰訊既需要動視暴雪的 IP 庫來充實自家的 Wegame 商店,之前同樣是有合作過《使命召喚》手遊,而且挖走在身後緊追不舍的網易的合作對象,對騰訊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除此之外,市場曾傳言完美世界、阿裏、字節等都有可能參與到這場争奪戰之中。其中最有動力的可能是阿裏與字節,作爲國内頭部互聯網大廠,二者多年以來都打算大舉進攻遊戲市場,可惜卻一直未能擠進騰訊、網易、米哈遊組成的第一梯隊。
回看當年,九城與網易都因爲代理暴雪而聲名顯赫,即使不考慮盈利水平,暴雪的遊戲對于兩者來說都是毫無疑問的香饽饽。
不過遺憾的是,由于國内的遊戲發行政策,代理協議結束之後,重新簽訂代理合作的遊戲仍需要再次申請版号。
這意味着,即使第二天微軟就宣布已經爲暴雪找好了合作方,距離遊戲回歸仍然有很遠的路要走。
雲遊戲的大棋
微軟爲了這次交易的達成,可謂是做出了極大的讓步。
在英國監管機構 CMA 的公告中就提到:通過将動視暴雪的雲遊戲版權出售給育碧,我們确保微軟無法壟斷這個重要且快速發展的市場。随着雲遊戲的發展,這種幹預将确保人們獲得更具競争力的價格、更好的服務和更多的選擇。我們是全球唯一一家取得這一成果的競争機構。
這段話的背景,是微軟在收購達成之前,已經将動視暴雪的雲遊戲版權出售給了育碧,其中包括了動視暴雪目前擁有的所有遊戲以及未來 15 年内将發行的所有遊戲。
育碧戰略合作與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 Chris Early 随後表示,育碧将在未來把動視暴雪遊戲引入 Ubisoft + 訂閱服務,并向雲遊戲公司、服務提供商和遊戲機制造商授予這些遊戲的雲遊戲權限。
換句話說,未來如果想通過雲串流的方式遊玩動視暴雪的遊戲,不是要去找微軟拿授權,而是找育碧。
目前,該協議的具體内容尚未由更多的透露,我們并不清楚除了歐盟之外,這一協議還包括哪些地區。但很顯然,微軟至少是在歐洲部分放棄了雲遊戲這一塊蛋糕。
這對微軟來說難能可貴,因爲微軟旗下的 xCloud 正是英國雲遊戲市場占有率排第一的平台。
不依賴硬件的雲遊戲正在成爲趨勢
大膽的推測是,微軟可能會把目光投向中國。
根據中國信通院與 IDC 的一份報告,2022 年中國雲遊戲市場收入已達 63.5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 56.4%;全球雲遊戲市場收入已達 23.98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64.98 億元),同比增長 72.8%。
艾瑞咨詢則指出,中國雲遊戲平均月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 7000 萬人,同時預測雲遊戲用戶規模未來幾年将保持着 20% 以上的增速,2025 年将超過 1.8 億人,雲遊戲市場規模在整體遊戲市場的占比将達到 7.2%。
但雲遊戲并非是微軟這盤大棋的終點。
雲遊戲産業鏈上遊主要包括遊戲内容提供商、硬件提供商、雲計算服務商和網絡運營商,下遊爲終端廠商和遊戲終端玩家。
微軟的終極目标,可能是通過雲遊戲撬開中國龐大的雲計算服務市場——這會是一個比遊戲更大的市場。
微軟劍指移動端
微軟更大的野心,放在了移動端上。
在最新一期的 Xbox 博客上,Phil Spencer 就表示,遊戲将不再局限于單一平台,并強調了跨不同設備連接玩家的重要性,動視暴雪會幫助 Xbox 建立一個無縫且包容的遊戲生态系統。
畢竟移動端市場實在太香了。
數據顯示,在遊戲市場陰晴不定的現實下,手遊卻成爲了目前整個遊戲行業最大也是增長最快的組成部分。2022 年,全球遊戲玩家在手遊上的支出達到 932 億美元,超過遊戲玩家在遊戲機和電腦遊戲上的支出總和—— 871 億美元。
在次世代的遊戲博弈中,微軟基本确立了利用多終端遊戲訂閱服務改變主機遊戲以 " 主機售賣 + 遊戲買斷 " 模式爲主體的戰略。因此,做大做強傳統 3A 遊戲大廠所不擅長的移動端市場,将有助于上述戰略的落地。
相比索尼與任天堂這兩個老對手,微軟體内流淌的是操作系統與雲計算的血液," 主機售賣 + 遊戲買斷 " 模式在本質上還是硬件售賣的思維,而微軟擅長的是軟件服務及一體化解決方案。
簡單點理解,即微軟在競争對手所确立的規則内進行商業行爲,是一個不斷适應、模仿、追趕對手的過程,故微軟此前在遊戲圈内昏招頻出。
随着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各類 PC/ 移動終端的普及,微軟意識到機會終于來了,一個可以将遊戲行業拉回軟件服務思維的機會,即遊戲訂閱體系。
微軟直接利用自己在 Windows 上的優勢來整合遊戲主機、PC、移動設備,弱化各個硬件終端的邊界,最終實現以 XGP 爲主體的 " 多端共享訂閱制 "。
但弱化各個硬件終端邊界是一個長期戰略,前提是微軟要在各個重要硬件終端均有重要布局。
目前,微軟的遊戲主戰場基本便隻停留在 PC 和遊戲主機,在移動端僅有的成功個例,僅有《我的世界》和《輻射避難所》——兩者都是收購開發商而來,前者花了 25 億美元,後者花了 75 億美元。
與 3A 遊戲一樣,移動端遊戲的市場格局早已固化,通過收購在移動端發力是微軟最爲直接有效的方式。
微軟旗下手遊《Minecraft · earth》
動視暴雪雖然入局不算早,近幾年也在移動端的布局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發行數年的《使命召喚手遊》累計收入已經超過了 30 億美元,《暗黑破壞神 · 不朽》則在一年内收獲 5 億美元營收。動視暴雪的另一家子公司 King,也因爲暢銷手遊《糖果傳奇》在第二季度營收達到 7.47 億美元。
2023 年第二季度,動視暴雪的營收之中,手遊已經以 9.43 億美元位列第一,緊随其後的則是 PC 遊戲的 5.94 億美元和主機遊戲的 5.56 億美元。
而暴雪在移動端仍有許多挖掘的可能。
比如即将推出的魔獸 IP 手遊《魔獸大作戰》,早前因爲與網易合作終止而胎死腹中的魔獸世界手遊等等。更重要的是,相較于因爲缺乏自研遊戲而傷腦筋的頭部大廠,暴雪手上還拿着一手好牌——《守望先鋒》、《星際争霸》等一系列尚未移植到移動端的 IP 大作。
可以預見的是,參考《暗黑破壞神 · 不朽》和《使命召喚》手遊這兩個已經成功的案例在前,尋找更多可能的合作方進行 IP 移植,必然是微軟帶着暴雪回歸中國的重點方向。
微軟,現在真正成了一隻抱着金蛋的母雞。
出品人 :盧桦
主編 :姜中介 責編 :柯基的基
版式: 伊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