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啊。
春節檔裏黯然離場的 " 它 ",終于回來了。
《我們一起搖太陽》開始全國大面積點映。
還沒來得及看的,終于可以有機會 " 再來 " 一次。
《我們一起搖太陽》離開春節檔,打不過頭部幾部流量大片也是正常。
但,Sir 之前聊過的這一部電影,開分 7.9,可影院排片隻有 3% 左右,票房逐漸走低。
倒不是怪排片的人 " 不識貨 "。
而是因爲很多觀衆在看到這部電影之前,總會下意識地在心裏拒絕一次。
《我們一起搖太陽》,它在談論生死。
大過年的,外面都是一派喜氣洋洋,專挑吉祥的話說,這樣一個用贊美托起來的氛圍,被一部談論生死,講述重症的電影打破,不合适,是吧?
就像有網友給予差評的理由,隻是一個詞:
晦氣。
但真的如此嗎?
Sir 看它一步一步地被忽略,看它一次一次地被拒絕,忍不住想多說幾句——
它并不是在觸犯中國人對于春節的儀式感。
相反。
相比于表面上的歡天喜地,我們從這部影片裏,反而更能窺見自己被避諱遮蓋的底色。
01
晦氣
表面上來看,《搖太陽》的确是與節日氣氛截然相反,且略顯沉重的故事。
這一點,想必大家也早就在鋪天蓋地的宣發裏看到了——
重度尿毒症的淩敏,想通過在病友群裏征婚的方式,完成一場特别的 " 生命接力 "。
聽上去,這就不是什麽好意頭。
也難怪,無論是前期排片,還是觀衆的熱情都不是很高。
但。
如果你就此判斷影片說的是苦難與苦痛,那也的确誤解了這部電影,因爲這段情節其實不過是前 5 分鍾的内容,而在随後的故事裏,她遇到了這場生命接力裏的 " 種子選手 ",男孩,呂途。
從此,她迎來了不可思議的愛情。
所以這又是個愛情的故事?
對 Sir 來說。
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電影是在講奇迹。
呂途對她說,你在病友群裏征婚,且在發送完征婚消息後,又馬上撤回的情況下,還能被他看到,那這就是億分之一的概率。
這,還不是奇迹麽。
而,《搖太陽》改編的紀實報道裏,故事結尾男孩女孩的病,在婚後都逐漸好了起來,甚至,女孩都可以不用換腎了。
這,還不夠奇迹嗎?
但可惜。
因爲這種奇迹和 " 死亡 " 這個詞相關,很多人還是會望而卻步。
這樣的結果似乎有迹可循。
在傳統的文化中,我們談及死亡時,總會産生一種猶疑的心态,鮮少談論,甚至避之不及,敬而遠之。
也正是因此,國産片才很少會拍死亡的話題,以至于這個詞,如果不處于煽情的框架下,幾乎已經變成了 " 不可說 "。
舉幾個例子。
《涉過憤怒的海》裏,導演的用意就是老金殺了李苗苗,将他抛屍大海,但,當結尾出現完字幕後,又像是硬補了一個彩蛋。
救出了李苗苗,自己報警自首。
《隐入塵煙》裏,馬有鐵喝下了農藥,望着手裏的紙鶴,慢慢離開人世,但,在結尾處,被導演模糊處理了。
在《媽媽!》裏,母親帶着患有老年癡呆的女兒決議走向大海,想一同離開這個世界,而,導演最後也就隻是将鏡頭留白給了空空的輪椅。
不論是審核問題,還是觀衆喜好。
有預謀的死亡,或是,注定走向終點的生命,總是在電影裏,不點破,也不說破。
留下一個還算是 " 可能活下來 " 的 Happy Ending。
但問題是。
我們可以接受戰争片裏,那飛射的子彈與血液飛濺;我們可以接受,黑幫片裏的短刀相接,血漿越濃越好。
爲什麽碰到《搖太陽》這樣的電影,卻嚷嚷着 " 不吉利 "?
這不禁讓 Sir 想起了在《搖太陽》裏的一個情節。
淩敏租住的老舊民房即将要被房主賣掉了,看房的客人直言不諱地問淩敏:" 怎麽這裏有這麽多藥啊,不會風水不好吧。"
第二次,淩敏被要求在看房客人來之前,把藥收好。
不然顯得房子很晦氣,影響買家心情。
沒想到,電影裏的片段。
居然照進現實。
02
死很可怕
爲什麽我們會如此排斥這樣的題材?
說到底,其實是怕。
正如我們從小被教導,大年初一不說 " 死 " 字,電視屏幕上也是一派歌舞升平,我們 " 相信 " 着春節是一年新的開始,隻要開了個 " 好頭 ",一整年都會如此。
可是。
真的能如此嗎?
Sir 相信,這幾年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會有親友去世的經曆。
尤其是因爲疫情今年才能返鄉的朋友們會對此更有感觸,上墳祭祖,或者望着桌上那個本該有碗筷,如今卻空蕩蕩的座位,或許你會出神,定會想到那個已經離開,卻無法見到最後一面的親人。
死亡,是一個生命機制,是自然法則,生死也是人類的終極命題。
可我們總懼怕談論它。
甚至,人類爲了逃避 " 死亡 ",就有了宗教,創造了在 " 生 " 之後另一個世界存在,那有天堂,有無邊極樂。
也正是如此,很多人不理解,爲什麽韓延會一直和 " 死亡 " 這個話題死磕。
不但導演了 " 生命三部曲 ",《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我們一起搖太陽》,還監制了喪葬行業題材的《人生大事》。
有人戲稱其爲 " 絕症專業戶 "。
摸到了套路的竅門?
不。
其實他給過回答:
" 拍攝這些故事的最初原動力,是因爲自己内在對這些事物都有所恐懼。"
是的。
對待恐懼的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避諱它,而是直面它。
于是 " 生命三部曲 " 裏。
他将鏡頭對準了那些在 " 活着 " 與 " 死亡 " 間搖擺的人們。
這樣的選擇,比單純讨論 " 死 " 字,更鮮血淋漓。
因爲活下去,很苦。
死亡,才是他們的一種最簡單的解脫方式。
比如在《小紅花》裏,韋一航爲了賺錢治病,不惜用自己重病的身體試藥;
他心疼父母因爲三毛、二毛而跟人講價,也心疼奶奶因爲他這個無底洞,而賣房給他治病;
或是,在《搖太陽》裏,淩敏望着病友因爲貪嘴多吃了一口香蕉,而病情惡化;
死亡的威脅,就在她的刻度中,稍有不慎,自己也可能就此 game over。
他們的活着,都不容易。
甚至,對于他們來說。
活着。
是需要比死亡,擁有更大勇氣。
可,就是因爲知道生命無常,死亡,仿佛就在不遠的地方時。
反而,才察覺出了 " 時間 " 在他們身上,更爲特殊的意義。
在《搖太陽》裏,韓延也提出了他在 " 三部曲 " 裏,一直在問的 " 生死 " 的問題——
" 如果,已知自己未來的劇本内容,那你還會選擇翻開它嗎?"
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但,在電影裏呂途的回答是:
這幾天我想通了一件事
上天又給了我四年時間
還認識了你
還結了婚
我已經中獎了
爲什麽是 " 中獎 "。
在普通人看來,未來時日無限延長,哪裏有獎勵一說。
活着,就是日複一日。
但,像呂途、淩敏的生命,時刻都在倒計時裏,他們知道死亡離自己不遠,所以,每活一天,就是又與死神搏殺勝利的一天。
可以這麽說。
導演在刻畫着這些被病痛折磨的角色們,并非要觀衆在他們身上産生憐憫與同情。
而是,想讓這些角色們回答我們心中最深刻的,對死亡的恐懼。
這才是,他最初也是最終的目的。
03
活下去,有尊嚴地活下去
對于國産電影敢于說 " 死 " 的作品,實在不多。
這個不讨好觀衆的詞語,我們又何苦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聊這個字眼?
可要 Sir 說。
談論死亡,本就是爲了思考該怎樣活着。
在韓延的這些 " 大喪片 " 裏。
都有着一個對生活有着無限憧憬、與幻想的樂天派。
《腫瘤君》裏的熊頓,說自己沒心沒肺,她有着對羅曼蒂克故事的上百種幻想,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還都不忘讓朋友把她低領紅色連衣裙帶來;
《小紅花》裏,馬小遠是個最愛 " 天馬行空 ",充滿幻想的女孩,她能将生活裏毫不起眼的地方想象成各種景點,帶着韋一航在盡可能的條件下 " 環遊世界 ";
《搖太陽》的呂途,對外星人的故事深信不疑,還用易拉罐搭建了一個信号發射器。
在呂途的世界裏,要是被外星人帶走了,回來地球之後,病也就好了。
這樣的角色在電影裏出現,也正好回答觀衆對韓延的另一個質疑——
" 這些人,看上去活得比我還健康。還哪裏有一點病人的樣子?"
并非病容在 " 樂天派 " 群體裏,就自然免疫——
蒼白的臉色,因爲要少喝水而幹燥的嘴唇,或是顧不上洗的頭發。
甚至在《搖太陽》裏,對病症的刻畫真實程度,更甚。
但,他們真的沒有怕過死麽?
并不。
再怎麽樂觀的熊頓,也會在無助時,對媽媽袒露心聲:
我知道對你們來說挺難的
我也挺難的
馬小遠在手術的前一晚上,也會害怕。
我聽說死的時候會看到很明亮
很溫暖的東西
呂途更是想過要放棄治療。
因爲治療在 ICU 的二十幾天裏,太可怕,也太難熬了。
在重病面前,他們也都膽怯過,也都懦弱過。
但,他們也曾熱烈、大膽地活過。
在《搖太陽》的創作中,韓延斃掉了第一版的劇本,他不希望整個故事寫得太苦情,也不希望在拍完片子後,大家對于患病的群體有一種憐憫或是同情。
在他的故事裏的角色,角色不僅想要活下去時,還要活得有尊嚴。
死時,也有尊嚴。
在他導演的《我愛你!》中,難得出現了一場自殺戲。
老年夫婦在身體失能前,癌症到來時,選擇以一種最體面的方式離開。
他們留下了自己在兒女、世人面前的尊嚴。
換回他與妻子 " 白頭到老 " 的最大願望。
是生,是死,在韓延的電影裏,并不沖突,它都是生命最後的一種答案。
但,在回答這個答案前,要問清楚,人,爲什麽而活着。
現實的生活,向來不容樂觀。
上天就是這麽不喜歡我
它隻要一見我過得舒坦一點
它就把我的生活調成困難模式
但,更好的活下去。
就是去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過。
韓延說:" 我就希望能通過我自己的作品,讓更多的人理解、學會面對死亡。"
都說,未知生,焉知死。
Sir 覺得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說,不知道 " 死 ",又怎知道如何活着。
所以其實沒什麽可避諱的。
當我們知道,就算當死亡來臨,都應該是堅強的、有尊嚴的,坦然面對時。
才更會抓住每分每秒,熱烈地活着。
而這。
也是這些影片的價值所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