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是中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在新的技術變革浪潮下,制造業正加速轉型升級 "。9 月 27 日,第十二屆五洲工業發展論壇現場,騰訊雲副總裁、智能制造負責人曹磊接受采訪時表示。
自 2018 年騰訊擁抱産業互聯網以來,騰訊雲對實體産業的理解逐步加深,以行業數字化助手的自我定位,加速數字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落地。
過去幾年,在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上,騰訊雲依托 WeMake 工業互聯網平台,持續探索雲邊協同、人工智能、實時音視頻、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在智能制造領域,騰訊雲 WeMake 工業互聯網平台連續四年入選國家級雙跨平台,已服務 61 萬多家工業企業、覆蓋 22 個子行業、開放 3000 多個工業 APP、沉澱工業模型數量達 5300 個。
目前,騰訊圍繞研産供銷服全鏈條,正成爲先進技與實體産業場景應相融合的 " 助推器 "。
讓前沿科技直面真實工業場景,多維度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
2368 億元,這是騰訊自 2018 年以來研發投入的總和。
這些研發成果,具象體現在雲計算、人工智能、音視頻、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領域的多項突破。
過去多年來,騰訊也将上述核心技術輸出落地,服務制造業的數字化升級。
當下,各行各業都面臨着市場環境不确定性高、客戶需求變化快、競争加劇等嚴峻挑戰。企業如何在保障質量,安全合規的同時,保持企業經營的靈活性和交付效率,對企業提出了全新要求。
基于實踐經驗和對未來趨勢的思考,騰訊前不久發布了 WeMake 2.0 解決方案,爲 " 決策、人效、成本、運營 " 四大企業關鍵環節,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目前,該解決方案已深入 3C 電子、汽車及零配件、半導體、新能源等多個垂直領域的生産環節。
具體來說,面向工業 AI 質檢場景,騰訊雲打造了 20 多個細分領域的外觀檢測解決方案,單一企業累計完成超過 2000 萬件産品外觀檢測。
比如,甯德時代與騰訊聯合攻克電池 AI 質檢難題,借助騰訊雲的能力,甯德時代搭建了雲邊端協同的智能雲平台,研發效率得到提升,同時加快了電動電池技術能力儲備。
IDC 發布的一份 AI 工業質檢報告顯示,騰訊雲憑借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廣泛的落地應用實踐,目前在中國 AI 工業質檢領域市場份額增速位居第一,同時在 3C 行業市場實現市場份額和收入規模第一。
除此之外,騰訊雲還運用算力、大數據、AI 等能力,加速芯片從設計到上市的全流程。
在芯片設計的仿真測試環節中,存、算數據量巨大,爲了攻克這一難題,騰訊雲與燧原科技共創了 " 存算分離 " 的混合雲架構,将代碼存在本地的同時,把雲端算力嵌入整個設計、驗證流程,幫助燧原提升了研發效能,節省了千萬級 IT 投入,任務并發量提升 100%,整體仿真周期縮短 30%。
在數字孿生、音視頻、遊戲科技等前沿技術上,騰訊雲也相繼助力了三一智礦、合力叉車、玲珑輪胎、富馳高科、華拓等企業的智能化升級。
比如,針對礦山行業生産安全形勢嚴峻、作業效率低等痛點,三一智礦攜手騰訊雲聚焦礦山無人駕駛場景,騰訊将在 C 端積累了 20 多年的音視頻技術,應用到礦山場景,實現對礦車的遠程操控。
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畫面時延。
畫面時延,直接決定了安全員遠程做出反應的 " 時差 "。目前行業裏的平均時延在 300 毫秒左右,這意味着,如果車輛以 30km/h 行進,車輛與障礙物的實際距離就要比屏幕上看到的少 2.5 米,過大的時延将給遠程駕駛帶來安全隐患。
直面真實作業環境,通過反複适配和優化,騰訊雲最終在實際礦區環境運行中做到了 100 毫秒的超低時延。目前這一遠程控制系統已經成爲三一智礦無人駕駛體系的标配。
從服務大灣區制造業轉型,到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
粵港澳大灣區作爲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聚集了大量工業企業,在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大灣區引領中國制造走向高端、轉向高精尖的當下,曹磊提到,生于大灣區的騰訊,也正積極發揮産業互聯網優勢,助力大灣區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雷峰網看來,中國制造業要從大到強,不僅需要大企業帶頭,率先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相結合,推動産品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同樣是 " 剛需 ",但這些企業又往往受制于自身數字化程度,以及資金和人才問題,難以快速上手。
面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高的問題,騰訊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一邊借助政府好的政策支持,一邊将能夠普惠化的技術,以平台能力的形式進行輸出,大大降低了中小企業應用新技術的成本,降低其數字化轉型的門檻。
今年 6 月在寶安正式啓用的騰訊雲工業互聯網總部基地,正是騰訊雲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實體。截至目前,總部基地已點對點助力了 300 餘家寶安企業數字化轉型。曹磊表示,接下來騰訊将帶動更多生态企業加入總部基地,助力大灣區完善制造産業全鏈條,推動先進制造發展。
同樣在今年 6 月,寶安區攜手騰訊雲共建了大灣區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推動大模型在工業、交通、政務等領域的深層應用,增強城市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速産業轉型升級。
寶安區和騰訊雲還共同組建了 " 智能網聯技術創新聯合實驗室 ",實驗室成立後将加大前沿技術探索力度,充分發揮騰訊在智能網聯領域的數字孿生、交通 OS、泛 V2X C 端觸達等方面的能力優勢和案例經驗,在寶安區推動制定智能網聯行業标準、打造可複制的産品和解決方案。
前沿技術的演進與落地,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模式,大模型等新技術的應用,也成爲産業可持續增長的新變量。
在前不久的全球數字生态大會上,騰訊混元大模型正式通過騰訊雲對外開放,産業客戶不僅可以直接通過 API 調用混元,也可以将混元作爲騰訊雲 MaaS 服務的底座,爲不同産業場景構建專屬智能應用,實現研發、生産、營銷、服務和管理等環節的智能化升級。目前已經有文旅、金融、教育、工業、能源、醫療等多行業客戶取得突破和落地。
曹磊向雷峰網介紹,面對工業産業,騰訊混元大模型面向的是最後 " 一公裏 " 的訓練和精調,即并非把數據放到大模型裏面訓練,而是運用更加核心的數據,如産品研發數據等進行訓練,這種做法一方面能确保企業數據的安全,另一方面又降低了企業應用大模型的成本。
曹磊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騰訊提供給企業的混元模型,就像一個完成中小學教育的學生,已經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後面的部分則由企業通過自己最核心的數據進行進一步訓練。"
事實上,面對制造業場景,騰訊一直有着清晰的定位,即行業的 " 數字化助手 "。
騰訊提供的更多是底層的基礎部分,比如工業富聯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底座是在騰訊技術平台之上搭建起來的,比如三一集團的樹根互聯,同樣搭建在騰訊的 WeMake 工業互聯網平台底座上。
最終如何将各類技術排列組合成面向産業的具體應用,騰訊選擇通過生态合作夥伴完成場景價值的閉環。因爲騰訊深知,這些生态合作夥伴掌握着更強的 Know — how,因而不會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進行重布局。
最後,曹磊表示,随着大模型浪潮的來臨,騰訊堅定的以雲爲載體,充分發揮騰訊混元大模型能力,打造 "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 的實用級大模型,推動大模型走入産業全鏈條,探索大模型與數字科技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