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好導遊講故宮
作者:乃一姆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栗乘
七月底、八月初,一場多年未遇的大暴雨在華北大地肆虐,北京受到較大影響。伴随着洪水泛濫,一個與城市建設相關的話題突然蹦上熱搜,這就是"故宮600年不積水"。
該話題熱度上來後,引發全民讨論。随着熱度逐漸上升,研究人員也對此進行了"辟謠"。所謂"故宮600年不積水"其實是無稽之談,翻查曆史文獻,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如果遭遇特大暴雨,故宮依然會出現内澇現象。
然而,"故宮600年不積水"的說法其實也并不是空穴來風,故宮的排水系統設計的相當科學完善,也是中國古代所有建築裏面最好的。
也就是說,故宮的厲害之處并不是下雨不積水,而是排水系統能将盡快将水順利導出,這與所謂的"故宮600年不積水",差别可大了去了。
現如今,華北的暴雨已然消失,許多暑期旅遊團也恢複了北京旅遊。北京,又變得遊客多起來了。
好不容易來了,卻發現哪哪兒都是人
(圖:圖蟲創意)▼
大暑假的,想進故宮遊覽可以說是一票難求。進京遊客巨多是一方面,各種遊學團也提前把票包攬了,這就造成了故宮難預約的現象。這還隻是開胃菜,到了景區門口,排隊長、安檢繁瑣,再加上燥熱的天氣、人從衆㐺晉,觀感體驗也不佳。
在故宮,看到最多的是人山人海
(圖:壹圖網)▼
更加緻命的是,大部分人親臨實地遊覽故宮,往往隻是走馬觀花,而如果想要在不做功課的前提下玩轉故宮,請一個靠譜導遊則是重要的事,然而靠譜的導遊畢竟是有限的。
可能許多人看到北京旅遊如此火爆,憑借第一意識會認爲旅遊熱門地,導遊并不缺,但事實并非如此。今年北京的旅遊市場到處"缺導遊",甚至出現了"導遊荒",當地導遊實質性數量缺口至少在1000名左右,有北京地接社甚至開出了1000-2000元/天的高價日薪。
如此一來,别說靠譜導遊了,甚至普通導遊,你都可能請不到。
既然如此,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完全避開上述所有弊端?還真的有,線上遊故宮便可實現這一切,但核心的問題還是要找對一個靠譜的導遊。
诶呦喂,這故宮講得是真地道!
@遇見皮皮健 是一位經常講解故宮冷知識的創作者,由于長得像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被廣大網友深切戲稱爲"溥儀"。
傳統導遊帶團遊故宮,有一定的程式化,較爲中規中矩,一些導遊确實可以給遊客帶來收獲,但總體而言,大部分導遊的趣味性不足。一口京腔的@遇見皮皮健 ,通過"郭德綱式"講解,金句頻出,硬是把一些死知識說得生動活躍。
@遇見皮皮健的抖音賬号主頁
除了講解故宮外,他也會講解其他地方景點
(圖:抖音@遇見皮皮健)▼
别人家導遊遇到的情況是"爲了故宮才去聽講解",到了@遇見皮皮健 這裏則是變成了"爲了聽相聲才去聽講解"。與線下講解故宮有較長時間的連續性不同,線上的作品往往聚焦于某個單一事件,再加上他的作品畫風無拘無束,以自己的特色發揮,反而讓觀衆更加深入了解故宮。
說相聲一樣的講解風格,網友們都很喜歡
在@遇見皮皮健 的作品中,關于故宮的奇聞轶事簡直不要太多,上到皇帝,下到太監,具體到某一個物件,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故宮每年用掉60噸豬血",大多數人可能一聽到這個話題,第一反應會以爲這是古代發生的事,而且與風水或者是祭祀有關。如果你這麽想,就大錯特錯了,這個話題恰恰是當今正在發生的事。
@遇見皮皮健 解開了謎底,他手一指大柱子上的紅漆,這就是豬血塗的。究其原因,這是當代故宮人爲了重現舊時紫禁城的風華,依舊使用古代秘方修繕,力求"修舊如舊"。豬血腥味很重,但是在故宮爲什麽沒有聞到腥味?這是因爲将豬血發酵處理後,主要用來調膩子,而膩子最終被漆膜所覆蓋。
跟着他的導遊解說,能學到不少故宮裏的小知識
相信每一個遊覽過故宮的人都有這個問題,太監的私生活是什麽樣的?@遇見皮皮健 也在作品中把"天機"洩露給了人們。太監在故宮住的地方叫"他坦房",非常矮小,其實就是個值班門房。
"他坦房"在滿語裏是打獵住的小木屋的意思
别看在宮裏住宿條件這麽慘,實際上太監的收入(包括灰色)非常不錯,但開銷也大,比如寄回老家、打點關系等等。同時,太監在正常下班後,是要回家的,他們的家在景山東街的司禮監胡同或者北海的宮監胡同。高等級的太監回到家中,也有小太監和婢女伺候,一些太監還娶了媳婦,還有的太監養子養女一大堆。
原來這宮裏的高級太監,小日子也過得挺滋潤的
坊間傳聞,故宮号稱有9999.5間房子,這是一個美好的想象數字,實際故宮隻有9371間房。最大的宮殿大家都知道,那麽最小的宮殿在哪裏呢?故宮百事通的@遇見皮皮健 給出了答案,可能許多人想不到,這個最小的宮殿有一個霸氣的名字——社稷殿,而且建築等級相當的高。
故宮裏的這0.5間房子,沒準許多人都沒注意過呢
故宮的冷知識太多了,像"誰是中國第一個吃到巧克力的人?"、"故宮600年老虎洞"、"故宮仙鶴怎麽受傷的"等等故事,都在@遇見皮皮健 的作品中有着詳細講解。
"就勸不住,非得暑期來北京是吧?"@遇見皮皮健 是一位深耕北京地區旅遊的抖音創作者,作爲一個老北京,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味兒,他十分了解北京暑期旅遊的"恐怖"之處,多次誠懇地"告誡"外地朋友不要暑期來北京。
勸不住,根本勸不住
事實的确如此,即使再擠,北京就在那裏,勸是沒有用的,十分無奈。見到人們對北京如此熱情,@遇見皮皮健 轉換了思路,與其人們像無頭蒼蠅似的逛北京,還不如出一份童叟無欺、真誠良心的攻略,告訴大家如何玩轉北京。
于是一份不用預約各大景區門票,也還能在北京玩的非常不錯的攻略橫空出世,從小衆的方式預約天安門,到太廟、國子監、中國園林博物館等等小衆景點。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說不出,在@遇見皮皮健 的作品中,一些鮮爲人知的北京景點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北京的這些小衆玩法,一般人還真不知道
"直播間,一場觀衆勝線下帶團1000年"
@遇見皮皮健 這個名字起的真有意思,"皮皮"倆字把主播的個性展示了出來,而"健"則取自于他的名字。主播的名字叫張祖健,1982年生人,他的經曆可謂是曲折,還頗具傳奇性。
可能人們想象不到,現在從事旅遊行業的張祖健,是學計算機軟件出身的。求學結束後,張祖健找了個班去上,但每天好幾個小時在電腦前坐着,他覺得特沒意思。
張祖健屬于那種"坐不住"的人
普通的辦公室生活隻會讓他感到不自在
(圖:抖音@遇見皮皮健)▼
在那時,他有一位朋友是做導遊行業的,張祖健和他還經常吃飯,但每次總是這位朋友結賬。張祖健有些疑惑,爲什麽老是他結賬啊?沒成想,他那位朋友告訴他,這幹導遊的帶一團就兩三千,比他咬牙一個月2000多還要多。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張祖健也受到了"蠱惑",之後他考了個導遊證,從2007年便開始帶團了。剛開始,他基本帶的都是來北京的旅遊團隊,内容也是以天安門、故宮、中軸線爲主的知名景點。
北京導遊的"必修課"他一個也沒落下
還歸納總結了不少這些熱門景點的冷門知識和玩法
在2012年的時候,張祖健開始出境,當起了歐洲境外遊的導遊,平均一年在外面得待200多天,很累也很辛苦。結果到了2020年,随着疫情爆發,出境遊的業務也做不下去了。張祖健隻能回國,疫情第一年主要用來陪伴家人,畢竟在外這麽多年,對家人也有所虧欠。
做境外導遊的這些年,張祖健去過了不少地方
(向左滑動-圖:抖音@遇見皮皮健)▼
然而到了第二年,疫情還沒有結束,張祖健也覺得這麽待着也不是事,也得找點事幹。于是他從2021年開始在抖音上,爲網友講解故宮等北京世界文化遺産景點的相關知識。
逐漸火了起來的張祖健,觀看直播的人數也猛然增長。他坦然:"我線下帶團一年最多帶一千人,帶一千年才能達到現在一場直播的觀衆總數!"
線上開花,張祖健也趁熱打鐵,開辟了線下的第二戰場。他做起了故宮精講,簡而言之就是針對故宮講解4-6個小時,比一般的旅遊團要講的精細多了。
張祖健覺得,把咱們老祖宗的文化分享給大家特有意義
對于導遊來說,小團遠比大團難帶。對于大團,面對着一群人,大家都是拍照爲主,也因爲人多,很少有人專門提問題。但是小團不同,當遇到一個私家團或者是兩三家人團的時候,遊客的問題非常多,參觀的路線也不一定和上一次一樣,而所需要的知識儲備也需要增加,十分具有挑戰性。
張祖健帶團有一個特點,他不會去刻意背導遊詞,但并不代表他不學習。相反,他總是在接收新鮮的知識,一直在學習。他會從抖音等平台途徑,挖掘各個領域優秀的作者,比如建築類、文物類等,觀看他們的作品,加以學習。
張祖健其實很喜歡學習
他的抖音裏就有一個視頻合集叫"各種小知識"
對于張祖健來說,抖音既是他的創作平台,又是他繼續學習的一大渠道。
"雲導遊"也是真導遊!
作爲一位老導遊以及新晉網紅,張祖健對于直播和"雲導遊"有着自己獨到的看法。他認爲線上無法完全代替線下,畢竟線下真人實地場景的互動性無法代替,但是線上"雲導遊"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更多鮮爲人知的故事。
在線上除了能收獲詳盡的旅遊攻略之外
還能通過視頻資料了解更多景點背後的故事
在張祖健眼中,線上"雲導遊"同時也會催生出另一個重要作用——倒逼旅遊從業者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這是因爲線上講解出現後,大家又多了一種可供選擇的渠道,以往機械式線下講解的導遊,對他們買賬的人會越來越少。
直播間裏,觀衆喜歡你的内容就會多停留,講得不好一秒就滑走了。導遊們也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來驗證是否足夠優秀,足夠吸引遊客。想不被淘汰,旅遊從業者隻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和能力。
"雲導遊"的在線整活,給線上旅遊帶來了别樣的樂趣
除了張祖健,在抖音上還有一批這樣的"雲導遊",專注"雲帶團"。
在浙江舟山的佛教聖地,@普陀山小莊 每天要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爲人們化解消極的情緒。同樣是在浙江,@杭州小黑諸鳴 與其他"雲導遊"有些不同,他加入短視頻創作的初衷,一部分原因是想帶動業内風氣、改善導遊的社會形象。而在杭州隔壁的安徽,@黃山查理 經常在線上帶大家看黃山的日出日落。
帶着你雲遊世界的同時,還提供情緒價值
這樣的導遊誰不愛
(圖:抖音@普陀山小莊)▼
雖然在線上,但導遊力求把遊覽的真實感受傳遞給大家
(圖:抖音@杭州小黑諸鳴)▼
導遊:山我來爬,你隻需要等着看日出就好了
(圖:抖音@黃山查理)▼
特色方面,各位創作者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但唯一不變的是大環境,疫情三年期間,和張祖健類似,他們都是由于受到疫情影響,而把業務的增長點放在了線上。
線上旅遊直播這個領域,可以說是一個大紅海,因爲沖進來的人太多了,隻有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才能立下一片天地。而這種生态,也倒逼着諸多導遊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
要讓屏幕前的觀衆通過自己的解說和互動
真切感受到壯美的景色,厚重的曆史
這沒點功底還真做不到
線上的導遊與觀衆的關系不同于傳統線下的交易關系,功夫不負有心人,有着過硬的專業經驗,持續輸出優質内容,将被觀衆所看見,終将憑自己的實力和努力吸引一大批"粉絲"。
在此基礎上,由于IP樹立起來了,@普陀山小莊 建立了自己的旅行社心語心社,@遇見皮皮健 也走出故宮,走向更多的景點,未來也希望帶薪下團,幫助更多網友"雲遊"的同時,也在線下推動"品質遊"、"文化遊"。
線上先種一波草,做好攻略
到合适的時候再到線下自己親身體會
旅遊前通過"雲導遊"的講解對景點有了基本的了解
到了實地再遊覽一定能感受到更多東西
這是線上的溢出效應,也爲導遊這一行業以後的發展,打開了更多的新可能和廣闊空間,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點。
那麽問題來了:這樣的旅行團,你心動嗎?這樣的導遊,你願意跟嗎?
【今日福利】
暑假來了,局長發福利啦!~截止8月11号12:00,局長将随機挑選留言區的5位粉絲,每人贈送1本球局精選圖書!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本文内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