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1 日當晚,針對不當言論,李佳琦再次道歉說," 我不應該迷失自己,我身上的羽毛都是所有女生一片片賦予的 "。
但那一夜之後,李佳琦和 " 所有女生 " 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 這麽多年工資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刺痛了打工人,李佳琦和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裂痕已然難以彌合。
不當言論之後,熱搜也從直播間裏延伸出來,聚焦到了 # 花西子貴不貴 #、# 李佳琦是否收取高傭金 #,以及 # 李佳琦淨收入超過逾 90% A 股公司 # 等。
總之,三句話不離财富。看起來,财富是一切的源頭。
曾經 " 所有女生 " 爲了省錢湧入佳琦直播間,她們感謝佳琦爲她們推薦物美價廉的商品。
在 " 所有女生 " 買買買的成全下,李佳琦也從一個櫃台銷售員,成了王牌主播。在極短的時間裏,實現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财富積累。
一個人經曆了财富暴漲和階層躍升,心态一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失去共情能力,迷失自我,無法再給 " 所有女生 " 帶來精準的購物向導,和讓她們身心愉悅的情緒價值,等于丢了自己的基本盤。
李佳琦的基本盤,一個是踩着時代紅利成功登頂的自己,一個是數以萬計願意相信他追随他的普通消費者。
于己,拼搏、努力、向上是成功的主叙事。李佳琦今天所獲得的一切,當然離不開卓越的自我奮鬥和極緻自我實現,但他漠視了自己身上的成功主義叙事,離不開高速發展的時代紅利。
站在風口起飛,不是自己真的長了翅膀。
這種躍升之後,就會造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幻覺和目空一切的傲慢,在片面和狹隘中放大自我,高高在上地去審判他人。
于人,在道歉微博中,他提及了自己最初的身份,言下之意作爲一個普通勞動者,不應該不尊重普通的消費者。
他的客戶群體正是這些人。她們願意花幾個小時聽他講品,在他倒數 "321" 之後瘋狂加購,爲了省錢穩穩守在直播間。
在當晚的直播中,他的道歉卻不情不願。看上去一臉無可奈何,并指出其實自己已經不用工作了,但爲了培養新人和摯愛粉,這是留在這最後的意義。
如此勉強,才會過分地放大個人成功主義的信仰,對與自身關系密切的品牌持有完美主義執念,而忘記了 " 奶 " 過頭可能就變成了 " 毒奶 "。
近年來,一大批好的國貨品牌借助直播帶貨的東風被大衆所熟知所熱愛是事實。但另一方面,伴随着大量國貨走上台前,品質參差不齊,重營銷、品控問題及大主播依賴症也不容忽視。
花西子貴不貴,永遠是消費者說了算。" 李佳琦 " 三個字不是品牌,更不是招牌,隻是流量的某種指代。因爲巨大的流量,價格優勢才會顯現。
" 苟富貴,勿相忘。" 這本來就是一句充滿矛盾的話,我們不僅會忘記彼此,也會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樣。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