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再破 3 萬,蔚來首破 2 萬,小鵬重回 1 萬 +,零跑再次擠進新勢力前三,就連創維汽車也取得了 3,452 輛的曆史新高 ......7 月份,新勢力們似乎都迎來了各自的高光時刻。
但放到完整的新能源銷量榜單中,新勢力的表現就不那麽出彩了。排名前 5 的新能源車企裏,除了特斯拉之外,其餘四家分别是比亞迪、廣汽埃安、吉利汽車,以及長安汽車。若将範圍擴大至前 10,新勢力也隻占了 3 家(含特斯拉),其餘 7 家都是傳統車企。
這樣的市場格局,跟去年同期的情況十分類似—— 2022 年 7 月,新能源銷量 TOP10 榜單裏,傳統車企占了 8 家(見下表)。
2022 年 7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
當我們再對比 5 年前中國品牌的銷量情況,不難發現,那些在燃油車時代表現出色的車企,在新能源時代依然會有着不俗的成績,具體的排名可能有所改變,但排在前面,依然是那幾個熟悉的面孔。
這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判斷:新能源市場不斷趨于成熟,其市場格局會與燃油車時代相仿,也許某一兩家新勢力車企能存活下來,但主導市場的,依舊還是傳統車企們。
說 " 傳統車企 " 可能有些不合适,因爲他們在産品、技術、運營思路上,基本都已實現了轉型,成爲能适應全新競争環境的實力車企。因此,我們更傾向于稱他們爲 " 主流車企 "。
下面将挑選幾家車企進行具體分析,看看這些主流車企能在新能源時代站穩腳跟的原因。
" 網約車之王 " 轉型成功?
就在昨天,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正式下線,他們同時也發布了一支爲中國汽車加油呐喊的視頻。作爲行業龍頭大佬,比亞迪确實有資格爲中國新能源車代言。
不過,就比亞迪 7 月的銷量而言,值得分析的地方并不多,因爲其銷量主要都是由成熟車型貢獻的,表現确實無可挑剔,但少了點驚喜。待方程豹 - 豹 5、騰勢 N8、海豹 DM-i 等重磅新車上市之後,他們的銷量或會迎來新的增長,到時候我們再專門探讨一番。
相較之下,廣汽埃安更值得挑出來重點說說,他們 7 月份銷量達到 45,025 輛,是今年以來的最好表現,同比增長 80%。
昊鉑 GT,是廣汽埃安目前最具話題性的車型。7 月初剛上市,一個月内便拿下 2,011 輛的成績,這樣的表現可圈可點。作爲一款定位 " 高端轎跑 " 的車型,外觀上最引人矚目的就是 " 七翼設計 ",造型确實十分大膽,但也有部分網友吐槽其 " 過于浮誇 "。
無論你如何評價它的設計,昊鉑 GT 都絕非樣子貨,開過的人都對其駕控性能贊不絕口,而且全新的 AEP3.0 純電架構能支持 800V 快充和換電技術,ADiGO Pilot 智駕系統還配有 3 顆激光雷達,能支持 L3 級别的高階智駕。
與性能和配置相比,性價比是昊鉑 GT 更吸引人的地方,它的起售價僅爲 21.99 萬,主力車型售價均在 26 萬以下。與價格區間相近的 Model 3 和小鵬 P7 相比,它在續航、能效、智能配置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優勢,競争力十分突出。
除了昊鉑 GT 之外,廣汽埃安的銷量主要是由 AION S 和 AION Y 貢獻,這兩款車占據了網約車市場的半壁江山。能成爲 " 網約車之王 " 當然也是實力的一種證明,但想要往高端突破,廣汽埃安接下來必須要在昊鉑品牌上投入更多精力。
" 雷神 " 發力不容小觑
吉利汽車的表現也十分亮眼,7 月份新能源車銷量爲 41,014 輛,同比增長 28%,滲透率接近 30%,無論銷量還是滲透率均創下年内新高。
極氪品牌和全新中高端系列 " 銀河 " 貢獻了不少力量。前者 7 月銷量達 12,039 輛,同比勁增 139.7%,表現最好的極氪 001 累計交付量已突破 10 萬輛,是今年 1-7 月 30 萬以上純電動車的銷冠。
銀河系列是吉利新能源的新增長點,其首款車型銀河 L7 在 5 月 31 日上市,6 月的銷量已達到 9,673 輛,7 月更是達到 10,058 輛,呈現出高開高走的銷量态勢。
銀河 L7 定位 A 級插混 SUV,最大亮點是搭載吉利 " 雷神電混 8848" 動力系統,配有三擋混動變速箱,動力性能和多工況适應能力都較單擋混動更爲出色。
銀河 L7 與比亞迪宋 PLUS DM-i、哈弗枭龍 MAX、歐尚 Z6 iDD 等車型都構成直接的競争關系,從目前的銷量來看,銀河 L7 的銷量僅次于比亞迪宋 PLUS DM-i 和宋 Pro DM-i,作爲一款上市不久的新車,這樣的表現絕對稱得上 " 高光 "。
7 月底,銀河系列的第二款産品銀河 L6 已官宣亮相,定位 A 級插混轎車,計劃在三季度上市。另外,在過去兩個多月時間裏,吉利銀河已開設了超 400 家線下門店,整個系列的發展兼顧了高速度和高質量,是新能源市場裏不容忽視的新力量。
低成本、無焦慮的新能源車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
再來看長安汽車,7 月份他們旗下各品牌的新能源産品合計銷量達 3.95 萬輛,同比增長 62.8%,前 7 個月的累計銷量達到 21.65 萬輛,同比增長 87.8%。
長安新能源車的增量,主要來源于阿維塔、深藍、歐尚這三個子品牌,其中表現最突出的莫過于深藍汽車,7 月份銷量超過 1.3 萬輛,同比增速達 63.81%。
深藍的産品可以說是上市一款就火一款。去年上市的 SL03 累計銷量已突破了 6 萬輛,今年以來的月均銷量超過 6 千輛。而深藍 S7 在 6 月 25 日才上市,7 月份開始大規模交付,目前累計交付量已破萬輛。
這兩款車的成功離不開兩個關鍵點:" 低成本 "、" 無焦慮 ",這是主流新能源車用戶最核心的痛點,而他們剛好都滿足了。深藍 S7 的起售價不到 15 萬,與 SL03 的終端起售價基本一樣,兩車都配備增程式動力,用戶無需花大價錢就能獲得與純電動基本無異的駕駛體驗,與售價更高的 BEV 相比,其性價比和實用性都十分突出。
除了深藍之外,阿維塔和歐尚的表現也很不錯。前者目前隻有一款阿維塔 11 在售,7 月份交付量達 1,786 輛,雖然絕對量不算高,但勝在足夠穩定,而且在 30 萬以上純電動 SUV 領域,它的銷量一直穩居前三,這還是在終端沒有給出大幅讓利的前提下得來的。
長安歐尚在營銷動作上相對低調,但銷量并不低調,以目前的主力車型歐尚 Z6 iDD 爲例,其在 2-7 月實現了月銷量的 5 連漲,7 月銷量達到 4,410 輛。歐尚 Z6 iDD 的性價比十分突出,若在營銷上多加努力,沖擊插混 SUV 一線陣營并不是難題。
把攤子做大,不如做精做強?
長城在新能源領域終于有所起色,7 月份銷量達到 28,896 輛,雖然與他們的 " 假想敵 " 比亞迪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但與自己相比,163% 的同比增速無疑是巨大的進步。
在具體品牌方面,哈弗新能源和歐拉都成功突破了萬輛大關,魏牌的新能源産品也達到 6,652 輛。除了歐拉好貓這款相對成熟的産品之外,哈弗枭龍 MAX 和藍山 DHT-PHEV 更是新的增長動力,7 月銷量分别達到 6,197 輛和 5,566 輛。
在新産品上,哈弗品牌的全新新能源越野車 " 猛龍 " 已正式發布,坦克 500Hi4-T 也在 7 月中下旬開始交付,目前交付量已超過 2 千輛。
正如我們所見,長城正在着力打造一個聚焦于 SUV,涵蓋衆多細分領域,且各具鮮明特色的新能源陣營。目标确實足夠宏大,但一下子将攤子鋪得太大也許并不是好事,他們目前最需要的,是一款标簽足夠突出,具備較強市場号召力的産品。
集中精力打造一到兩款明星車型,也許比漁翁撒網式地打造一堆産品更符合長城當前的發展需要。
小結:
從整個新能源市場大盤來看,主流車企(包括有主流車企血統的新品牌)的銷量占比達到 8 成以上,而我們估計,這一占比還會進一步提高。
并不是看衰新勢力們,隻不過,主流車企的新能源産品确實更符合當下的用戶需求。這些車型的售價基本都處于 30 萬以下,動力類型往往不止純電一種,品質和可靠性也更爲出衆,這都是主流消費者們最關心的産品點。
更重要的是,主流車企們具備更完善的企業體系能力,經營狀況相對健康,價值觀也更爲端正,不會把用戶當韭菜,也不會爲了解決自身發展問題而犧牲用戶權益——在新勢力陣營裏相關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當新能源市場變得更成熟,當消費者認知變得更理性,大家便會知道,哪些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車企。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