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短劇躍升爲内容行業的主戰場之一。短劇市場激流勇進,長視頻平台紛紛感受到了危機感。
2024 年,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平台集體掉頭,全力布局短劇。
然而,短劇并非救命稻草,而是一場必須打赢的内容革命。
從分賬模式到内容精品化,又一次被逼入困局的長視頻平台,試圖通過創新商業化路徑、引領行業變革方向,實現彎道超車。
" 愛優騰 " 發力短劇
短劇的迅速崛起,既意外又必然。
過去幾年,短劇是小成本制作的嘗試。尤其是豎屏短劇,因時長短、制作成本低,被認爲質量無法與傳統的長劇相比。長視頻平台更傾向于制作 S 級長劇,将短劇視爲不值得投入的 " 小衆産品 "。
但 2024 年,這種态度發生了 180 度轉變。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長視頻平台紛紛在 2024 年開啓 " 短劇大躍進 "。
9 月,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在一次講話中,使用了近半數篇幅談論短劇。緊跟着,愛奇藝便連續推出 " 短劇場 " 和 " 微劇場 ",分别主打單集 10 分鍾和 2 分鍾的短劇。
爲了微短劇的加速推動,愛奇藝還對愛奇藝 APP、極速版 APP 進行了升級改版,在首頁提供了微短劇入口。
第三季度财報發布後,龔宇還在财報電話會上透露,愛奇藝 APP 内容供給上會以長視頻爲主、免費微短劇爲輔。
另外,在愛奇藝财報發布的前一周,愛奇藝還明确了微劇場分賬規則,将通過會員時長收入分成、付費點播收入分成和廣告分成三種分賬合作方式力争與優秀的創作夥伴合作,其中獨家内容的分賬比例能達到 70%。
騰訊視頻也發布了相關的精品短劇激勵政策,覆蓋會員時長、拉新與廣告分賬多維度激勵;芒果 TV 母公司湖南廣電集團更是把微短劇提升爲集團戰略,推出主打微短劇、微新聞、微綜藝的風芒 APP;在優酷站内,短劇直接被定性爲了 " 第四大内容消費品類 "......
這些動作的目的很明确:在短劇市場跑馬圈地,争奪一席地位。
長視頻平台需要短劇嗎?
短劇的火熱,背後燃燒的是長視頻平台的焦慮與行業的未來。
過去幾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憑借短劇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其中,快手平台短劇日活用戶已達 3 億,每日觀看 10 集以上的用戶約 1.4 億。與此同時,抖音短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 10 倍,付費金額增長了 5 倍。
這段時間,紅果短劇更是一騎絕塵,正在進一步蠶食長視頻平台的生存空間。這款主打免費短劇的應用,在一年内月活躍用戶激增至 1.2 億,日活躍用戶突破 5000 萬,遠超許多長視頻平台。數據顯示,短劇的主要觀衆群體集中在 20-50 歲,與長劇用戶高度重合。
這意味着,短劇的興起直接擠壓了長劇的用戶時間。
數據是直白的:截止 2024 年 6 月,中國長視頻用戶規模約爲 7.16 億;而《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 年)數據顯示,短劇用戶規模已接近 5.76 億,已經占到整體網民的 52.4%。
相當于你身邊每兩個上網的人中,就有一個看過短劇。
事實證明,短劇的 " 短平快 " 恰恰符合當今這個快節奏時代用戶的娛樂需求。而且,對于長視頻而言,短劇不僅是用戶時間的吸附器,更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
以騰訊視頻爲例,根據其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其市場頭部項目占比超 80%,平台月活用戶規模達 1.2 億,2024 年至今已生産了 15 部分賬破千萬的微短劇。
短劇賽道不僅改變了愛優騰的内容布局,也在潛移默化地重塑整個行業的規則。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對于長視頻平台來說,短劇并不是簡單的降本增效之策,而是一場深刻的内容革命。
從制作周期到商業模式,長劇的 " 慢 " 和 " 重 " 越來越難以适應快節奏時代的需求。愛優騰們選擇轉向短劇賽道,其實是一場不得不做的生存選擇。
相較長劇的高投入、長周期,短劇制作周期以 " 周 " 計算,成本僅需幾十萬到幾百萬。對比之下,短劇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吸引觀衆。其高頻高效的内容生産模式與長劇的低頻長周期形成鮮明對比,顯然更符合當下的市場節奏。
泛娛樂大數據平台創始人李雪琳直言,短劇用 " 高頻打低頻 " 的方式,讓長劇制作團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長劇從策劃到上線要走的路太長,而短劇可以在幾個月内完成内容驗證,甚至迅速調整方向。
在短劇面前,長劇就像笨重的巨輪,很難轉彎。更要命的是,高成本與低回報的矛盾日益凸顯。
芒果超媒 2024 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微跌 0.85%,淨利潤同比下降 18.96%;愛奇藝上半年收入 74 億元,同比下滑 5%,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 2.47 億元,同比下降 58%。
今年 10 月,檸萌影業創始人蘇曉提到,對視頻平台來說,70% 的已播出劇集都是嚴重虧損的。
這一趨勢不僅暴露了長劇模式的弱點,更表明用戶對長劇的需求正在減弱。長劇耗資巨大,但能實現盈利的作品寥寥無幾,行業進入了 " 高投入低産出 " 的怪圈。
如何 " 取長補短 "?
賽道已經縮短,勝負拉長。誰跑得更穩,誰才能跑得更遠。
相比短視頻平台的流量玩法,愛優騰的戰略核心在于其分賬模式和對内容精品化的引導。這樣的策略不僅在搶占市場,也在重新定義短劇的商業邏輯。
過去,短劇行業有一個 " 魔咒 ":爆款容易,但賺錢難。投流成本占收入的 90% 以上,制作方賺得少,平台分得更少。但愛優騰的分賬模式改革,強調 " 利益共享,風險同擔 ",則在重塑遊戲規則。
今年愛奇藝嘗試将短劇納入自有會員内容體系,用戶按集付費觀看,進一步拓寬了短劇的變現能力;優酷提出 " 拉新系數 " 機制,分賬單價翻倍,數據表現好的短劇,分賬收入最高可上浮 120%;騰訊視頻鼓勵制作方自主招商,廣告收益最高分成比例達 80%。
對于平台來說,分賬模式解決了一個老問題:如何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時,提升内容多樣性和活力。
結果是顯而易見。比如,騰訊視頻的精品短劇累計分賬金額突破 4 億元,多部作品分賬票房超千萬。這種收益共享的模式,不僅降低了平台風險,也讓創作者找到了利益增長點。
好的商業模式,不是分更多蛋糕,而是一起做更大蛋糕。多元化的變現渠道,不僅提升了平台的收益,也爲制作方提供了更多參與市場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商業化不是終點,而是讓好内容走得更遠的起點。這些舉措讓創作者看到希望,也激勵他們投入更多資源制作優質内容,從 " 流量法則 " 轉向 " 口碑生存 "。
例如,在騰訊視頻的 " 多維度分賬模式 " 下,其《見好就收》這一短劇,通過多渠道分賬模式實現了超 2000 萬元的票房收入,同時也在網絡上收獲了無數好評,成爲短劇叫好又叫座的經典案例。
這種多元化的商業嘗試,背後是平台對短劇用戶群體的精準理解。短劇的觀衆多是碎片時間的消費者,付費能力不算強,但廣告接受度高。愛優騰通過延長短劇内容價值鏈,讓它們從簡單的觀看産品,變成更具商業開發空間的内容生态。
短劇的崛起是一場關于用戶時間和注意力的博弈,真正決定成敗的,是商業化能力。愛優騰從不缺内容,但要在短劇賽道上跑得長久,必須用商業模式的創新爲這場競賽裝上引擎。
短劇的賽道才剛剛開始,真正的競争還在後面。
愛優騰等平台的優勢在于多年的内容積累和平台生态,但挑戰也很清晰:如何持續吸引創作者?如何平衡内容精品化與商業化的矛盾?
對于愛優騰來說,短劇是新的賽道,也是全新的機會——它們的勝負手,将決定行業的下一個十年。
對于愛優騰來說,這是一場艱難的彎道超車,也是愛優騰的新試驗場。跑得快還不夠,還需要跑得穩。
它們如何在這場競争中突圍而出,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