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2023 年内娛第一位頂流誕生了。
那就是我們可憐悲催的小豬妖。
就問誰的朋友圈還沒被它的故事刷屏?
小豬妖是《中國奇譚》之《小妖怪的夏天》裡的角色,也可以說是我們社畜本人。
整個動畫故事不過二十二分鐘,簡稱壓縮版打工人紀錄片。
一邊因為共情狠狠落淚,一邊怒罵無良老闆三千遍。
所以,妖界職場到底什麼樣啊?
其實《小妖怪的夏天》,故事真的特别簡單。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要路過浪浪山,當地妖怪首領提早得知了消息,開會通知小妖們要活捉唐僧。
他還透露,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隻要在這次任務中表現突出的,都能喝到一勺唐僧肉湯。
許諾一下,小妖們都格外興奮,高呼 " 大王英明 "。
目标确認,團隊打完雞血之後,剩下的就是幹活了。
捉人的機關陷阱是首領和親信負責,那小妖們要幹什麼呢?
——做些邊角料,為了大王享受原汁原味的唐僧肉。
比如造箭、刷鍋、砍柴,搓麻繩。
活看起來不難,但在小妖們完成的過程中,處處充滿了現實中令人窒息的職場亂象。
句句不提打工人,幕幕都是打工人。
先來看看肉體折磨。
熊教頭(主管)一開口就是兩千隻箭,一千斤柴火,限時一個晚上。
從來沒考慮過手下的身體實際的負荷量,隻知道把對方的勞動力往死裡壓榨。
完不成怎麼辦?除非你不想要腦袋了。
檢查刷鍋工作時,雜毛熊發現百年油脂沒有刷掉,熊教頭直接把小豬妖的鬓毛當成 " 鋼絲球 "。
刷鍋,摩擦,毛掉完了,年紀輕輕秃遍全身。
合理懷疑在内涵加班秃頭的我們。
更要命的,當屬精神折磨。
在造箭的過程中,小豬妖發現按照熊教頭的指示,箭根本射不遠,因為沒有 " 羽翼 ",等于白費工。
經過成功的實驗後,小豬妖決定全部改裝,給自己造的所有箭都加上了烏鴉怪的羽毛。
結果呢,等來的不是一波猛誇,而是一頓暴怒。
" 你是在教我做事嗎?"
熊教頭直接把小豬妖辛苦做的箭全部掰斷,還命令他加班重新做。
有些時候,職場上的 " 正确 " 相比領導的權威,可能不值一提。
要給領導面子,要服從上級,要講死規則,要被強迫收起創意和聰明,變成一個沒有主觀意識的勞動者。
還有領導朝令夕改的想法。
小妖們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齊了一千斤火柴,隻因為大王一句 " 想烤着吃 ",瞬間化為無用的灰塵。
與此而來,是打工人新的難題。
原來自古以來,領導都一個模樣呀。
熟練掌握 "72 變 " 的能力,開口就是高大上的新想法,卻不考慮現實的難度。
同時,對下屬們日夜付出的努力,以及因此承受的巨大壓力視而不見。
還真是契合那句—— " 上面拍腦門,下面跑斷腿 "。
既然是職場圖鑒,怎麼能少了畫餅呢!《小妖怪的夏天》裡關于這點也體現的淋漓盡緻。
大王雖然說了 " 有功者可以分到唐僧肉湯 ",但其實一開始就沒打算給小妖們分一杯羹。
箭不是真心造箭,埋伏的小妖也沒安排幾個,處理掉無意發現機關的烏鴉怪,無非就是為了堵嘴。
而且中途改為燒着吃,就問哪裡還有肉湯啊?
真相被封塵,私心不暴露,保證妖心不散,才能為他更好的賣命。
更鞭辟入裡的諷刺是,直到結尾,大王和唐僧師徒四人的正臉都沒出現過。
小豬妖隻能通過想象,将英雄的存在化為内在的一種力量。
真正的底層小人物,确實是沒有機會見到大人物的。
雖然我們都曾堅定相信自己長大後會變成齊天大聖,會考上清華北大,會成為像書本上一樣了不起的人。
但現實是,我們隻是個連大王都接觸不到的小妖怪,是在生存問題上掙紮的普通人。
少年的心總是向往遠方,最後卻被現實壓彎了脊梁。
《小妖怪的夏天》讓《中國奇譚》一集封神。
但關于結尾部分,卻引來了巨大争議。
小豬妖因為意外闖入機關重地,被狼大人發現後殘忍追殺。
在生死一線之際,唐僧師徒四人出現,一道強烈的光讓狼大人停止追殺。
小豬妖大喊着 " 别過來這裡危險 ",想提醒唐僧等人,卻被孫悟空一個棒槌砸倒在地。
就在觀衆都以為小豬妖死了,心沉到海底之後,故事突然來了反轉。
原來這一棒槌是大聖演給狼大人看的,讓小豬妖 " 假死 " 來個将計就計,一把徹底鏟除妖怪窩。
有很大一部分人,覺得這個結局太過美化,猜測是導演為了過審而修改了結局;
但也有觀衆認為是神來之筆,不僅突破了俗套的劇情,也非常符合大聖的形象;
對于此,導演於水在采訪中有過回答
——不是為了過審,而是希望作品能抵達更廣泛的受衆。
抛開導演的回答,我本身就更傾向于第二個結局就是真結局。
從故事邏輯層面來說,衆所周知大聖擁有 " 千裡眼順風耳 " 的硬核技能,他不可能沒聽清小豬妖那句好心的警告。
雖然孫悟空本性狂妄,偶爾蠻橫無禮,但并不是是非不分的莽夫。
他心思活絡,懲惡揚善。隻要聽見了警告,便不會一棒子打死小豬妖。
事後大聖還給了小豬妖三根保命毫毛。
在《西遊記》原著裡,這三根毫毛是觀世音給孫悟空的,此處有一種 " 教化 " 的傳承。
寄托了大聖對于小豬妖改邪歸正的期望,也承載了我們對于小豬妖 " 不要被當成炮灰犧牲 " 的生機。
而且這三根毫毛也代表一種 " 力量 ",我們的小豬妖,未來或許也真的能成為小英雄呢?
去保護弱小的人類,去鼓勵正在覺醒的小妖們。
除開結尾的升華,《小妖怪的夏天》還有一處神來之筆,那便是小豬妖回家探親。
上一秒小豬妖在 " 工作 " 回山途中,下一秒突然腳步一轉,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站在洞口前輕輕喊的那聲 " 媽媽 ",瞬間觸動我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通過這場戲,我們不僅能看見小豬妖更立體的一面,也能從其窺見大部分打工仔的家庭關系,松弛、溫情,也有不理解。
豬媽媽相信成功學,覺得大王挑中兒子是件好事。不懂得兒子口裡的 " 無趣 " 包含怎樣的期待,隻希望他專心跟着大王,早日修煉成精;
但同樣,也隻有她真正關心兒子怎麼秃了,猜準葫蘆裡沒水了。
然後重複孩子每一次回家的場景,唠叨、關心,也擔憂。
工作再苦,生活再難,親情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在每一次電話裡的欲言又止,每一次回家時耳邊的碎碎念,成為我們最堅實的情感依托。
相信哪種結局,取決于我們心中所想。
認為小豬妖死亡的人,不一定是不再相信光。
或許他們沒變,大聖也沒變,僅僅是因為長大之後,遮風擋雨的人從上一輩變成了我們自己。
堅持小豬妖假死的人,是相信東方的浪漫,相信人間的慈悲,相信溫柔自有力量。
相信在普通的生活、樸實的日常中,也保有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無論是動畫片還是影視劇,隻要聚焦于打工人悲催的生活,總能輕易引起網友巨大讨論。
比如當下熱播的《去有風的地方》。
雖然兩者的命題不完全相同,但本質上都在講述打工人審視過往,探索内心,追尋希望的曆程。
但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點。
在《小妖怪的夏天》裡,有人覺得現實中真正的打工人,不是小豬妖而是被大王處理掉的烏鴉怪。
宿命已定——還算安分聽話,整日忙于工作,最後因為好欺負被資本家無情裁員。
可看《去有風的地方》裡,我們會認可甚至羨慕許紅豆(劉亦菲 飾)去雲南療愈心靈的出路。
原來呀,我們還可以好好安頓自己,有暫時從生活中出走的選擇,田園牧歌也許真是我們的理想歸宿。
于是,很多人追了幾集,立刻請假買了去大理的機票,宣言要抛開世俗的煩惱,過一段心之所向的生活。
也有人不敢追劇,因為怕看了之後仍然沒時間沒錢去大理,反而更襯顯生活的貧瘠與蒼白。
這種内心的分裂,可能才是我們打工人的真實寫照——
一邊近乎絕望,一邊渴望自愈;
一邊踉跄前行,一邊重振旗鼓。
我們不是絕對的悲觀者,不是隻接受看似更 " 高級 " 的悲劇,不是希望社畜的結局隻能擺爛、辭職、被優化。
而是現實的重壓和殘酷,讓我們在被剝奪中變得麻木,被壓抑中變得沮喪,最後隻能用自我嘲笑的方式,以及悲慘喪氣的結局,來掩蓋内心無比憧憬卻難以實現的期待。
這不是一種放棄,而是一種清醒着的無力。
我們也絕非持續的樂天派,不是一定要在工作中尋找熱愛,不是要實現所有理想的抱負,更沒想過在職場中成為無可替代的存在。
隻是如果在下班前,有幸欣賞到深沉平靜的黃昏,便足以撫慰疲憊、燙平心事;
如果能和一位善良能幹的同事做搭檔,會對打工的前路多一分信心;
如果能度過一個純粹的周末,那便是極大的滿足,可以再忍受一段社畜的日子。
世事浮沉自有命運,生活的大錘也出其不意。
你我皆是平淡無奇的普通人,是千千萬萬支小火柴。
被點亮的那一刻,可能隻是他者的燃料之一,也可能是在熱情燃燒自己。
但無論是以何種姿态生活,無論途中是否能遇見大聖,無論最後能不能成為英雄。
度過每個尋常的日夜,與好運擁抱,與不幸交手。
努力工作,真心愛人,我們已經足夠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