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4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這也是時隔三年之後,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首次從線上轉爲線下舉行。
由于全國人大新任大會發言人今天首次亮相,注定讓本場新聞發布會成爲媒體關注的焦點。
上午 11 點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來到了發布會現場。原本以爲提前一個小時入場,一定能夠很輕易地找到一個便于舉手提問的位置,但現實情況卻大大出乎意料。
會前一個小時現場已座無虛席每經記者李彪攝
當記者來到會場的時候,隻見記者席上已經座無虛席,甚至連門口都站滿了記者。在正對主席台的記者席最後一排,密密麻麻架滿了攝像機,攝影記者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抓緊調試。
每經記者在會場來回找了幾圈,未能幸運地找到空位。粗略數了一下,現場記者席分東、西兩區,共 6 排座位,座位數量超過 100 餘個。
很多沒有搶到座位的記者隻能往稍微靠近主席台的位置前站着,一位無座的記者對身邊的同行笑着說," 這樣不也挺好麽,站着舉手更顯眼,也許更容易獲得提問機會。"
現場的記者們大多交頭接耳,讨論着諸如新任大會發言人會是誰、今年重點關注哪些問題、發布會較以往是否會有什麽變化等話題。
不僅僅是國内的媒體高度關注兩會,現場也擠滿了國外的媒體。每經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國外記者的本子上寫滿了想要在會場提問的問題。
發布會的時間一點點臨近,會場也顯得越發熱鬧,工作人員開始引導記者們保持會場的秩序。
11:50,距發布會開始隻有 10 分鍾,會場西區靠近大門的位置,擠滿了拿着 " 長槍短炮 " 的記者,他們在等待着大門打開,全國人大新任大會發言人将從這裏進入會場。
那一刻,也就是新任發言人揭曉的時刻。
12:00,會場突然變得安靜了起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那扇關閉着的大門,期待着它的打開。很多記者舉起相機或者手機,對準了大門的方向,準備随時捕捉關鍵的一刻。
随着大門打開,一位穿着黑色西裝的男士率先走進了會場,此時會場内響起一陣陣相機的 " 咔嚓 " 聲。
發言人進入會場每經記者李彪攝
據介紹,大會新任發言人王超曾擔任過商務部副部長、外交部副部長等職務,對外經貿工作經驗豐富。
進行簡單的開場白後,發布會直接進入了記者提問環節。
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多家媒體圍繞憲法發揮的作用、法律體系建設、外交關系、中歐關系、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等十個方面重點關注的話題進行了提問,王超一一作答。
其中在談到中歐關系時,王超指出,中方始終視歐洲爲全面戰略夥伴,支持歐盟戰略自主,支持歐洲團結繁榮,支持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希望歐方同中方一道,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對話合作,擴大貿易和雙向投資,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介紹立法法修改時,王超表示,這次修法将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總結實踐經驗,完善相關制度規範,确保立法工作中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人民的聲音,了解基層情況,積極回應人民群衆的新要求、新期盼。
整場發布會,王超的表情時而嚴肅、時而舒緩,對每一個問題都對答如流,給與會記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回答完最後一個問題,已經到了 13:16,很多記者仍然不願意離開,似乎還在回味着這場發布會的内容。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