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汽車組
作者|李文博
編輯|周到
頭圖|視覺中國
如果,當下有一家汽車公司,說他們接下來導入中國市場的産品裏,全是一水的純燃油車,不僅沒有承擔着 " 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 核心角色的純電車,就連 " 在新舊能源形式之間反複橫跳 " 的增程車也沒有。并且,還希望仰仗這些 " 老舊燃油車 ",打動中國人的心。
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他們,可真夠普信的。
倘若,這家汽車公司,還有一個長長的前置定語—— " 有着百年傳統曆史底蘊的外國 ",你腦海裏是不是會原地蹦出兩個大字:
作死。
沒錯,在中國本土汽車公司鋪天蓋地的新能源浪潮席卷下," 隻燒油,不耗電 " 的燃油車,早就被打入了對立陣營。再算上 " 外國品牌 " 原生血統的加持,這種車如果 " 落地不成盒 ",都對不起這來自時代和血脈的雙重 debuff (減益魔法)。
畢竟在當下這個年月,還把心思用在 " 明天就要被取代 " 的燃油車上,就挺 " 卧龍鳳雛 " 的。
其實,對 " 燃油車馬上就要被取代 " 這一觀點笃信不疑的人,才是真正的卧龍鳳雛,不帶引号的那種。
爲什麽?數據說話。
我們記得,2020 年,中國先後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在政策的大力引導下,中國新能源市場進入狂飙期,兩年内,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從 15.5% 提升到 27.6%。
根據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 — 2024 年)》中提出的數據推算,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将達到 900 萬台左右,占全年汽車總銷量的 33% 。
這意味着,今年中國每賣出去 10 台新車,滿打滿算隻有 4 台是新能源,剩下 6 台還是燃油車。
看到這,有人會噴,你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2023 年是這樣,兩年後呢,五年後呢?
行,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預測:到 2025 年,燃油車銷量依然占到全年新車銷量的 53.46%。到 2030 年,這一比例也才會降至 28.18 %。
沒想到吧,七年後,中國市場每賣出去的 10 台新車裏,還有 3 台是燃油車。
無可否認,那時的新能源車,确實遙遙領先,不可一世,但燃油車也不至于被餓死。畢竟中國汽車市場規模這麽大,肥肉這麽多,即便在夾縫中刨食,隻要姿勢到位,角度刁鑽,活得滋潤,根本不叫事兒。
不過,能活到那個時代的燃油車,一定不是日産軒逸、豐田卡羅拉、大衆帕薩特、本田雅閣這樣從流水線上大量生産的 " 國民車 ",而是強調個性、主打樂趣、想到就能讓人嘴角上揚的小衆車。
或者你也可以叫他們的江湖藝名:玩具車。
" 不是開去萬達廣場的車 "
用劉繼升的話來說," 玩具車 " 更具象化的描述是:
不是那種開去萬達廣場附近遛一遛的車,而是能帶着你去看更大世界、增長更多見識的車。
讀到這兒,你心裏肯定會升騰起一個巨大的問号:劉繼升是誰,憑什麽就給 " 玩具車 " 下定義了?
其實," 玩具車 " 的定義,不是劉繼升以個人名義下的,而是以江鈴福特科技總裁、福特縱橫主理人身份下的。
你又要舉手提問了:江鈴福特我模模糊糊聽說過,福特縱橫又是個什麽玩意?
簡單來說,福特縱橫是一個新渠道,它會銷售兩種矩陣的車型:第一種,是江鈴福特旗下注重城市探索的成熟車型,比如領裕、領睿、途睿歐這種;
另一種,是在全球範圍内,已經闖下名聲的硬核越野車型,目前有三台,分别是第三代福特 F-150 猛禽、第五代福特 Ranger 以及第六代 Bronco。
其中,第五代福特 Ranger 已經實現國産上市,第六代福特 Bronco 會在明年春天以國産版的身份,以相對平行進口版不那麽離譜的價格,跟中國用戶見面。
看看這條硬核越野産品線的動力總成,3.5L V6 雙渦輪增壓發動機、2.3T 汽油發動機、2.3T 柴油發動機;6 擋手動變速箱、8 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圖源:虎嗅拍攝
你會發現,福特根本不憚于展現自己身上反時代行之的逆鱗,因爲" 就不加電,你能咋滴 "八個漢字,就光明正大地寫在這些車的腦門上。
對這個商業邏輯,劉繼升其實想得很透,他總結了兩點:
首先,疫情後,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在慢慢發生改變,現在越來越注重戶外生活方式,這是硬核越野車型絕佳的進場時間節點;
數據來源:艾瑞
其次,中國汽車的細分市場,很多是用戶主動創造出來的,曆史數據推演出來的結論,大部分是錯的。
" 硬核越野細分市場就是被創造出來的,之前被一些品牌獨占,是因爲沒有更好的産品。" 劉繼升說," 現在正統福特 Bronco 來了,相信大家會有自己的判斷。"
追本溯源起來,Bronco 不僅是福特曆史上首款越野車,也是全球曆史最悠久的越野車之一,誕生于 1966 年,停産于 1996 年。
Ford Bronco Wagon ( First generation )
2021 年,福特重啓第六代 Bronco,上市當年美國銷量 3.5 萬台,第二年 11.7 萬台。今年前十個月,Bronco 以 9.6 萬台的銷量,排名美國狹義越野車銷量第三。
2023 Bronco Raptor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前九個月,中國狹義越野車銷量爲 20.8 萬台,國産車 16.2 萬台(占比 78%)、進口車 4.6 萬台(占比 22%);國産品牌中,長城坦克以 11.4 萬台,紅利吃盡。
如果直接将福特 Bronco 超過 11 萬台的美國銷售成績平移到國内,或許有點過于樂觀,畢竟一方面中國人需要一點時間,去認識和接受 Jeep 牧馬人之後,第二個美式硬派越野 icon;另一方面,江鈴福特位于江西的小藍工廠, Bronco 的産能爬坡也需要時間。
所以,如果國産福特 Bronco 可以在上市後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實現 5 萬台的成績,福特縱橫團隊就可以開香槟了。
辦公室裏的地圖
不過,在劉繼升看來,銷售成績、盈虧平衡、董事會目标,這些商業行爲上的常規目标,并不是自己的目标。相比這些複雜的事兒,他隻追求一個字:玩。
更具體點是:拉着經銷商,跟用戶 or 潛在用戶,一起玩。
怎麽玩?抓手是劉繼升辦公室裏的一張地圖。
" 這張地圖上的插旗點,不反映銷量,隻反映這個地點的好玩程度。好玩地點的附近,一定要有我們的店。" 劉繼升告訴虎嗅," 上任的時候,我說要到明年底要開 200 家福特縱橫空間,大家都覺得不可能。截至目前已經開了 12 家,今年要開 80 家,大家又都覺得可以實現了。"
" 其實,200 家也不是科學計算後的結果,是我按照地點周邊 100 公裏内,可以找到沒見過的風景這個标準大緻推演出來的。" 劉繼升說," 大家出來玩,夠近,體驗才能好。"
第一次聽到 " 夠近 ",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把它與項飙在 2019 年提出的概念 " 附近 ",進行關聯。
不過,概念歸概念,聽到明年要落地 200 家福特縱橫空間這個執行措施時,我連個标點符号都不信。福特在中國經銷商網絡的強勢擴張期,早就結束了,如此大規模開店,背後需要的資金和資源支持,早就超過了現在的江鈴福特和美國福特所能承受的範圍。
做個簡單的計算,今年開 80 家,意味着要在剩下的一個半月裏,開 68 家。明年要開 120 家,平均一個月開 10 家。而且每家福特縱橫空間,都必須推倒現有經銷商重建。按照合資品牌 4S 店常規千萬元的建店起步資金來算,光錢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當然,實際開店要面臨的壓力,遠遠不止錢。
劉繼升也覺得福特縱橫空間的開店壓力很大,隻不過和我想象的完全相反。他的困擾是,如何阻止經銷商,開更多的店。
經銷商的信心,來源于劉繼升和他的團隊,把以前在中國市場,要花十年才能做完的事情,十個月就搞定了。
從去年 11 月 18 日上任,到今年 10 月 10 日福特縱橫空間首店落戶重慶,劉繼升總共花了 10 個月 22 天。
" 經銷商目前對開店的最大訴求是,開慢點,留點時間給他們占地盤," 劉繼升說," 我們的店帶潛在用戶出去玩是要收錢的,但經銷商現在都想貼錢做,他們有些是開過改裝廠的老闆、有些是幹過旅行社的,特别會玩。貼錢做,就是想把越野的生态體系建立起來,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護城河。"
這種 " 經銷商不賺錢,倒貼錢,爲車企挖護城河 " 的故事,以前聽起來挺不可思議,但現在很合理。因爲如今在中國,很多傳統品牌都不好賣了,經銷商迫切想轉型,但又找不到恰當的抓手。
" 如果玩得好,就會帶朋友來,自然就産生訂單。賣越野車,本就不是單純的車輛買賣,而是賣生活方式。中國人現在賣車太 push,太強迫,應該讓潛在客戶主動來找你。" 劉繼升告訴虎嗅," 福特在心态上,跟用戶直連。在實際落地中,還是要靠當地經銷商,他們更了解風土人情,知道哪裏好玩,哪一家農家樂好吃不宰人。"
" 夠近 " 的建店邏輯,同時也解釋了 " 爲什麽福特到今天才引進 Ranger 和 Bronco " 這個史詩級疑難雜症:
當地人沒找齊,店就建不好,生态圈也搭不起來,車賣了也等于白賣。
畢竟,讓 Ranger 和 Bronco 車主吃難吃又昂貴的農家樂,是劉繼升與福特縱橫,都不能接受的事。
是時候 PUA 老外了
按照現在的進度,圈子算是有了,該聊聊車。
國産福特 Bronco 還蓋着一層紗,我們不妨試着從已經公開的第五代福特 Ranger 國産版上,找些福特在中國人身上花了大心思的端倪。
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滿載最小離地間隙、最大涉水深度、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前後橋伊頓差速鎖、四驅系統、分動箱這些硬派越野的基礎配置,沒什麽贅述的必要。如果 1917 年就造出了第一台皮卡 Model TT 的福特,連這些基礎分都拿不到,建議還是别造硬派越野了。
最能展現心思的細節,是福特給 Ranger 國産版,配了代表當下中國市場新車的智能化守門員:高通 SA8155P 。
福特 Ranger 國産版不僅是全球所有在售福特 Ranger 中,唯一一個配備 8155 芯片的。也是中國市場上,爲數不多配備 8155 芯片的乘用皮卡。
高通 SA8155P ,對中國品牌智能電動車來說,早已是标配,但對皮卡,尤其是燃油皮卡來說,正經是稀罕貨。
" 當時,内部确實有拉扯," 劉繼升說," 到底是要把國外的産品原封不動地引進來,還是要針對中國市場進行調整。後來,我們認識到,國外品牌已經不影響中國新用戶的心智,也無法産生溢價,現在的 BBA、保時捷,都有品牌影響力不足,反噬銷量的問題,如果還是從國外大品牌的角度來琢磨中國市場,很容易被教訓。"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
以前的中國特供車,中國人瞧不上。現在的非中國特供車,中國人瞧不上。
" 原汁原味地引入,不會有足夠的量,就無法産生足夠的影響力,本土化調整是正确且必須執行的決策。" 劉繼升說。
這個思路,直接反映在國産福特 Ranger 的預售價上,汽油版起步價 15.88 萬,比長城炮汽油版的 12.68 萬起步價,隻貴了 3.2 萬元,但福特 Ranger 在軸距尺寸、動力數據、車機屏幕、智能駕駛配置上,都領先長城炮。
" 按照福特 Ranger 的全球影響力,定價本不需要這麽低," 劉繼升說," 但我跟總部說,想要擴大福特越野産品在中國的影響力,就得有量,一個月隻賣幾百台,一年隻賣幾千台,并不算有影響力。"
嗯,想在中國站穩腳跟,确實就得有足夠的影響力。
寫在最後
跟劉繼升溝通,我發現他是一個思維上的 " 理想主義者 ",行動上的 " 現實主義者 "。
他可以很輕松地把 " 越野 " 這件事的向往感往外傳遞,但在談到讓向往落地時,也會逼團隊把 " 十年的事情,在十個月裏做完 "。
理想與現實,兩者其實并不矛盾。
因爲理想主義者的反義詞,不是現實主義者,而是心裏沒有愛的人。
很明顯,無論是劉繼升,還是跟他一起幹的福特縱橫的這幫人,都是一群無論對越野本身,還是對想玩越野的中國人,心裏都有愛的人。
這份愛,讓福特縱橫,堅持把自己活成一個徹頭徹尾反電動時代潮流的 " 刺頭 "。
其實,我還是挺欣賞這種願意花錢做這種看起來離經叛道事兒的公司。大家都知道,純電車總有一天會徹底取代燃油車,十年不行,二十年可以。二十年不行,五十年總可以。
等燃油車真成了昂貴的收藏古董級玩具那一天,再想起來去整一台,可能就來不及了。
因爲到那時,不是你買不起,而是你已經玩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