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說保險是 " 騙人 " 的,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然而現在保險代理人們卻成爲騙子們針對的目标。
" 目前有閑置資金 500 萬,可以十年不動,有什麽好的方案推薦一下嗎?" 保險代理人王明的社交平台上彈出了一則這樣的消息,本着服務客戶的原則,王明發過去了一則産品宣傳頁,并介紹了該産品的基本配置方案。
奇怪的是,很快又有一個客戶通過社交平台找到了王明,這次客戶直接報出了 30 萬美金的配置需求,保持着警惕心的王明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及時終結了聊天和對話。
然而,還是有人被擁有大額投資需求的 " 客戶 " 吸引,爲客戶出了方案、開了保單,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是怎麽回事呢?
相似的開局:
想了解養老年金,一次性 200 萬
似乎每一個騙局都有着相似的開頭。經常在社交平台發布一些保險知識和個人從業感悟的小美也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了一個自稱在香港做外貿的吳先生的消息。據其介紹,他想回深圳養老,所以計劃了解一下養老年金,手裏可一次性投入 200 萬元。小美跟吳先生通了電話,根據吳先生的需求出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
小美與 " 吳先生 " 的聊天截圖
可是這個吳先生卻沒有再提保險的事情,反而是兩天後主動提及手中有 20 萬美金想要兌換一下,還表示可以先把美金打給小美并給小美兩個點的返點。事情走到這裏,小美發現這個吳先生可能不是有理财配置需求的客戶,而是一個騙子。" 跟我咨詢養老金業務,但最後卻隻字不提,找陌生人換彙還提前打錢,一個做外貿的生意人怎麽會沒有渠道呢?" 小美在心中暗暗警惕,但是口頭上卻并未表現出異常。
也許正是小美的不拒絕,讓吳先生以爲有機可乘,沒過幾天吳先生再次聯系了小美,有些郁悶的小美将這段經曆發到了工作群裏。
沒想到小美的工作群炸了,原來不止小美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很多保險從業者都有過類似的經曆,小美的一個同事還因此被騙了 10 萬美金(約合人民币 71 萬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并非個案,有兩位保險中介團隊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自己的團員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我的團隊中也有團員遇到過類似情況,但是沒有被騙。" 某位保險中介大業務總監對記者表示。
在小美和王明将個人經曆發到社交平台後,也引起了很多保險代理人的關注,大家紛紛在下面留言,講述自己相似的經曆:
" 終于刷到了同類,一個客戶當初也是問我 500 萬元的退休方案⋯⋯ "
" 我的一個小夥伴也遇到了,興奮得不行,還以爲找到了大客戶⋯⋯ "
" 遇到過,到了換彙環節不管他,他就露餡了⋯⋯ "
不同的套路:換彙、返傭⋯⋯
代理人們遇到的騙局可能有着相似的開頭,但是過程和結尾卻天差地别。
小美的同事遭遇的是 " 外彙局 "。如小美遇到的一樣,騙子會假裝客戶主動跟代理人溝通并咨詢一些保險配置方案。等代理人對其上心後,這位客戶就會說自己有兌換外彙的需求,讓代理人幫忙給找渠道并承諾給不菲的手續費,并直接将美元打到代理人的賬戶裏。代理人可以通過手機短信提醒和賬戶信息查詢到這筆錢,收到錢的代理人往往就會毫無戒心地将對應的人民币打到對方的賬戶。
奇怪的是,當代理人把對應的人民币打過去後,第二天會發現自己賬戶裏的這筆美金也不翼而飛了。原來這些騙子僞裝的客戶轉的美金是支票進賬的,對方的支票隻要餘額不足,次日就會被退回。
至此,這一騙局才算真正完成。發現上當受騙的代理人即便是報案,也往往很難挽回經濟損失,因爲騙子會在第一時間将錢轉走。
某社交平台上保險代理人分享的與騙子的聊天截圖
不同于小美的同事,保險中介團隊的負責人張林的同事遇到的是 " 返傭局 "。據張林介紹,其同事的經曆跟小美同事的經曆相似,對方也是先以咨詢保險配置方案爲由,引起代理人的關注,但是在溝通中會多次提到 " 返傭 " 和 " 返手續費 " 的字樣,并探尋代理人在這方面的态度和容忍度。" 保險代理人的傭金主要是跟保單挂鈎的,有的傭金還是挺多的,也是一筆不小的買賣。" 張林在跟記者交流時表示,雖然現在很多人提起傭金可能會覺得沒多少,其實不同保單的傭金差别很大,有的金額大,一旦被騙損失也很驚人。
更讓張林擔心的是,這種 " 返傭局 " 很多是退保黑産,一旦被對方留痕和截圖,嚴重者可能被禁止從業。" 我比較擔心資格證被吊銷。" 張林坦言。
爲了讓更多代理人不受騙,小美甚至整理了一個騙子套路秘籍,分别将它們命名爲:換彙、大額傳承單、敲詐勒索等。換彙即小美及其同事遇到的套路;大額傳承單則是自稱子女多、有财富傳承需求,并通過線下約見代理人展示财力,但這種最後往往就會走上黃賭毒的結局,代理人最後被騙财騙色;敲詐勒索則跟張林的同事相似,以釣魚的方式抓住代理人的把柄,再以舉報代理人違規等爲借口敲詐勒索。
無論是張林、小美還是他們的同事,所遇到的都是衆多騙局中的一種或幾種,随着渠道和途徑的多樣化,騙子的花樣也是越來越多。但記者注意到,這些騙子僞裝的客戶都有着相同的特點:大額投資需求,資金普遍高達百萬元人民币或者幾十萬美元。
有着 " 巨額 " 投資需求的客戶是很多代理人抱着僥幸心理、願意嘗試一下的原因。當然,首先代理人個人應當提高警惕意識,但此類騙局不斷的背後也折射出當前保險代理人大軍面臨的困境。
背後的現狀:焦慮的代理人和線上展業熱
作爲一種銷售渠道,自從 90 年代引入中國後,保險代理人制度就受到了保險公司的追捧,各家壽險公司都在積極地招兵買馬、擴充隊伍。尤其是在原保監會取消保險營銷員資格考試後,各大保險公司均進入了擴容的特殊時期,一些地區甚至發起了 " 搶人 " 大戰。
原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 年年末,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代理制銷售人員共有 912 萬人。但是攀上頂峰之後的代理人隊伍,也如潮水般很快就退潮了。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代理制銷售人員 842.8 萬人;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 641.9 萬人;2022 年 6 月 30 日,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 570.7 萬人。中南大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 中國保險發展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底,代理人數量減至 281.34 萬,較 2019 年底下降了 69%。
就在代理人數量急速下降的同時,保險代理人隊伍中還迎來了能攪動市場的 " 鲶魚 " ——精英代理人。這些精英代理人帶着高水平的專業性、強大的學習能力、優質的人脈資源等等強勢入局,讓普通保險代理人再次感受到壓力。某位保險代理人用 " 卷 " 來形容當前的保險代理人現狀。他認爲,行業不斷流入的新人會對很多原有的從業者帶來壓力,如果原有從業者不努力的話,就會被新人淘汰掉。" 保險行業的卷是從外部開始的,會從外部不斷流入優秀的人才來擠壓内部的從業者。你隻有不斷地奔跑才能生存,保險代理人的卷是自卷。"
還是那句話,不想當将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雖然很多普通代理人并不具備先天優勢,但是依然想要深耕這個行業,想要做出一番業績,而大單恰恰是最好的證明。于是,在有客戶自稱有大額資金配置需求時,個别保險代理人就很容易被誘惑。
此外,随着互聯網業務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保險代理人不止在線下開展業務,還将業務拓展到線上,尤其在疫情之後,利用互聯網線上開單成爲了很多保險代理人的新工作方式。
打開小紅書、B 站、抖音等平台,隻要搜索 " 保險 " 二字,能跳出上百個與保險相關的用戶,在他們之中,有的已經擁有了幾十萬的粉絲,成爲該領域的大 V。這些 " 保險用戶 " 賬号很多都是保險代理人或者保險中介在運營,日常會宣傳一些保險理念維護老客戶或做新客戶轉化,亦或是通過直播的形式做業務咨詢和線上開單。
正因爲線上轉化已經成爲當下保險代理人開展業務的一種方式,所以保險代理人遇到僞裝成客戶的騙子時,也一時很難識别出問題。
防騙的技巧:
不貪、謹慎,遇到問題及時反饋
" 我有很多客戶也是直接線上簽單的,甚至都沒有線下見過面。" 張林對記者表示,現在線上開單真的很常見,不能因爲是線上咨詢就拒絕潛在的客戶。張林給記者展示了幾個他與線上客戶的聊天記錄,聊天的内容确實簡潔而直接。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認爲,最終促使代理人上當的原因主要是兩個:高額的投保金額對于代理人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讓代理人在利益的驅動下放松警惕,而且騙子通常會僞裝成有實力的客戶,通過一番溝通建立信任,使代理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騙局;騙子會以時間緊迫爲由,讓代理人在短時間内做出決策,減少其思考和辨别真僞的時間。更關鍵的是部分代理人對于外彙彙款、跨境支付等業務流程不夠熟悉,容易受到騙子的誤導。
如何避免掉入騙子的陷阱呢?" 我的宗旨就是不貪。" 張林表示,真正的大客戶或者是大老闆一般會通過銀保渠道或者是熟人介紹的方式去購買保險,不太可能會網上随便找一個人就投了。當然,這些也不是絕對的,還是需要保險代理人根據溝通情況來判斷。
張林在遇到網上咨詢的客戶時,往往會在投保前跟客戶進行視頻溝通,然後再結合客戶介紹的家庭情況和收入來判斷真假。" 對于高額投保、彙款等異常情況,代理人要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認真核實客戶的身份和背景,确保其真實可靠,并且嚴格按照公司規定和業務流程操作,切勿因客戶要求而簡化流程。" 楊帆認爲,保險代理人日常還需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對外彙、跨境支付等業務的認識,避免因知識盲區而上當。如果真的遇到可疑情況,應該及時與上級或同事溝通,共同分析判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行業和從業機構也開始注重保險代理人的防騙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代理人的防騙意識。例如一些大型保險公司會定期舉辦防詐騙教育研讨會,邀請法律專家和有過被騙經曆的代理人分享經驗,通過這些真實案例的剖析,幫助其他代理人識别和防範潛在的詐騙行爲。一些經代公司也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防騙宣傳活動,提醒代理人警惕各類騙局。
" 我們前兩個月在社交平台上也有遇到幾個這種換彙詐騙的客戶,得益于公司防騙培訓,保險顧問能保持警惕,通過分析疑點,快速成功識破了騙局。這一經曆也體現了防騙意識的重要性,并增強了我們的防範能力。" 楊帆表示。
記者|袁園
編輯|段煉 張益銘 蓋源源
校對 |湯亞文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