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汽車縱橫》雜志 2024 年 10 月刊 " 刊首語 "
作者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 羅軍民
當前,全球汽車産業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綠色化發展大潮正推動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回顧新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曆程,其大緻可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自主起步階段。大約在 1953-1984 年,以引進技術、自主摸索發展爲主。主要産品是中低檔商用車和極少量乘用車,供應鏈體系相對落後。第二階段:合資跟跑階段。從 1984 年至上世紀 90 年代中後期,以合資爲主。引進整車技術 , 國内供應鏈随着整車國産化率提升而逐步發展,但關鍵環節由外資掌控。第三階段:合資與自主并跑階段。特别是 2001 年加入 WTO 至 2012 年左右,我國汽車産業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 汽車供應鏈也得到蓬勃發展,大量自主零部件進入跨國公司采購體系。第四階段:2012 年至今。我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快速興起,随之我國汽車供應鏈快速發展,并在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引領全球,培育出了甯德時代、德賽西威、均勝電子、中信戴卡等 15 家全球汽車供應鏈百強企業,不僅在國内主導市場 , 更是與跨國企業合作,主動走向國際市場。世界的東方,正在升起一輪全球汽車強國的曙光。
但是,必須看到,我國現代化進程仍在進行之中。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七十多年不懈努力,我們大大縮短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但由于我們曾沒有先發優勢,在很多領域不得不借鑒和運用先發國家的領先技術。目前,有一些 " 根技術 " 仍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這成爲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繞不過去又必須堅決化解的風險。" 缺芯少魂 " 以及一些高端技術,包括設計、制造、裝備、原材料等方面的短闆、斷點,正是我國汽車供應鏈強國建設中必須破解的重點難題。
縱觀全球,通常工業強國亦爲汽車強國,汽車強國必是汽車供應鏈強國。美國擁有福特、通用、特斯拉等整車企業,同時在高端芯片和軟件方面擁有英偉達、高通、英特爾等供應鏈霸主;歐洲擁有大衆、奔馳、寶馬、斯特蘭蒂斯等整車企業 , 同時擁有博世、大陸、采埃孚、法雷奧、英飛淩等頂尖零部件企業;日本擁有豐田、本田、日産等整車品牌,同時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環節占據主導地位 , 擁有瑞薩電子、東京電子、ARM ( 軟銀控股 ) 、電裝等強勢供應商;韓國不僅擁有現代起亞等整車集團,更是在半導體、顯示屏、動力電池三大領域具有優勢 , 擁有三星、海力士、LG 等領先企業。
反觀我國,一汽、東風、長安、上汽、北汽、廣汽、比亞迪、吉利、長城、奇瑞、理想、蔚來和小鵬等一衆整車企業正在向全球汽車舞台中央奮力邁進。雖然中國汽車供應鏈較爲完整,但整體競争力仍然不夠強,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不多。但是,我們具有兩大後發優勢:一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爲供應鏈發展提供了強大牽引力;二是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綠色化發展爲供應鏈 " 換道超車 " 提供了絕佳機遇。
我們堅信,隻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抓住汽車供應鏈核心要素重構戰略機遇,再加上汽車産業鏈供應鏈企業勇于擔當、協同創新,到 2035 年,把我國建設成爲全球汽車強國的夢想就一定會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