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3)》(下稱《報告》),對 2022 年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報告》指出,2022 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疫情等超預期因素沖擊,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在攻堅克難中穩住了經濟大盤,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基本完成全年發展主要目标任務,實現了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國内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 3.0%,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國際收支保持平衡,人民币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金融體系總體穩健運行。
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
《報告》指出,金融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 "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 的要求,主動作爲、靠前發力,堅決支持穩住經濟大盤,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切實改進金融服務。
一是全力以赴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 年兩次實施全面降準累計 0.5 個百分點。發揮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精準導向作用,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鞏固實際貸款利率下降成果。
二是穩妥有序推進風險處置。持續推進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處置工作。推進不良資産認定和處置,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處置不良資産 3.1 萬億元。有序處置高風險企業集團," 明天系 "、海航集團等重點集團金融風險處置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
三是持續清理整頓金融秩序。鞏固影子銀行風險治理成果,推動資管業務轉型和個案資産有序整改。穩妥處置金交所、" 僞金交所 " 風險,整治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亂象和跨境互聯網券商、虛拟貨币交易炒作等非法金融活動。繼續做好存量 P2P 網貸風險處置工作。第三方互聯網平台存款業務整改取得積極成效。
四是全力維護房地産市場穩健運行。做好金融支持保交樓工作。出台金融支持房地産平穩健康發展 16 條措施,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建立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态調整機制,推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行,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五是有效應對外部沖擊風險。人民币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彙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外彙儲備規模穩定在 3 萬億美元以上。
六是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穩定法(草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并公開征求意見。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基礎框架已經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資金積累。
總體來看,金融穩定工作在精準拆彈、改革化險、抓前端治未病、建機制補短闆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金融體系經受住了複雜環境的沖擊考驗。
進一步優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展望未來,《報告》提出,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金融系統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着力擴大内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内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隐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貨币政策方面,《報告》強調,要着力營造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始終保持貨币政策的穩健性,更好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保持人民币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同時,進一步優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完善薄弱環節金融服務。
圍繞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報告強調,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爲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對風險早識别、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适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提出,關于完善房地産金融宏觀審慎管理,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
此外,《報告》還提及,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壓實金融機構及股東、實際控制人,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等各方責任,健全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重大風險處置機制。發揮好存款保險的風險處置職能,穩步推進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籌集積累和規則制定工作,推動金融穩定法早日出台實施,健全維護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對跨行業、跨區域和跨境風險,加強監管協同和上下聯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