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社快訊 6 月 6 日,在第五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就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路徑,并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及助力長三角打造 " 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 " 建言獻策。
圖片源自安徽商報
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綠色發展,也是創新發展。在 " 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突破 70%,汽車消耗石油占比約 70%,70% 以上的進口石油集中在海上運輸 " 的三個 70% 的挑戰下,我國發展電動車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緊迫。
" 近年來,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指引下,三省一市的發展格局越來越協調,産業合作越來越緊密,互補優勢越來越明顯,爲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企業提供了更高層次發展空間。" 王傳福介紹,自二十年前落戶上海以來,比亞迪産業布局涵蓋三省一市的十多個城市,實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卡車、電池、電機、電控等全産業鏈布局。
王傳福表示,近年來,比亞迪在長三角也迎來産業建設的爆發期,新建常州、合肥兩大乘用車基地,以及淮安商用車基地,在多個城市配套核心零部件産業基地,現已提供 9 萬個就業崗位,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
作爲長三角一體化親曆者、參與者和建設者,王傳福認爲長三角緻力于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浪潮中,肩負更高責任使命," 從長三角來看,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明顯,已經形成完整産業鏈,又有巨大市場需求,是高質量一體化的一個縮影。"
據其介紹,随着長三角一體化快速發展,三省一市去年生産整車 696 萬台,其中生産新能源汽車 279 萬台,占全國比重超過 40%。
" 比亞迪因地制宜,也實現各地産業的聯動和協同。" 在安徽,比亞迪形成以合肥爲中心的新能源整車基地,以無爲、蚌埠、滁州、阜陽爲支撐的動力電池、電池材料、高壓電器、線束等關鍵零部件配套基地。
在長三角,比亞迪南京基地生産的動力總成,配套到合肥和常州乘用車基地。常州生産的新能源乘用車、杭州生産的純電動大巴,運送上海洋山港和浙江甯波港,裝船出口海外。" 這些都是長三角現代化産業的縮影。"
" 長三角創新能力很強,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聚集了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 王傳福介紹,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成長過程中,長三角爲比亞迪配套了大量優質供應商,每年輸送了大量優秀畢業生,提供了豐富的産業技術人員,爲新技術、新産品的研發、生産和推廣提供了優越環境。
據其介紹,長三角去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爲 33%,高于全國的 26%;今年 1 到 4 月提升到 39%,高于全國的 30%。
" 企業家最喜歡的是市場,長三角的市場體量和消費力是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企業家都很羨慕的。" 王傳福表示,長三角擁有優越營商環境、龐大經濟體量、廣闊市場空間、完善産業配套和對外開放門戶優勢,吸引着全球各類優質資源要素聚集," 也具有雄厚基礎和天然優勢,因此在長三角落戶的企業家是很幸福的。"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将紮根長三角,發揮龍頭企業的産業鏈帶動和示範作用,做大做強長三角各産業基地,打造受人尊重的世界級企業,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暢通國内大循環和國内國際雙循環。
(圖 / 文 網通社 董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