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梁争譽
" 黃金周 " 全國超 8 億人次出遊的背面,是樓市整體成交量仍處于低位。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9 月 29 日 -10 月 6 日)全國重點 10 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量處于近七年次低位水平,較 2021 年及以前的日均成交水下降超 30%,成交端仍然具備較大的上升空間。
深圳多名一線置業顧問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假期客戶要麽回家探親,要麽出門旅遊," 客戶都不着急,人家知道你房子賣不完,難得過節。"
中指研究院的監測結果基本一緻。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國慶假期 35 個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約 147.6 萬平方米,日均成交量分别較 2022 年國慶假期、2019 年國慶假期下降 17%、24%。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面積較 2022 年假期增長 62%,二線城市下降 14%,三四線城市下降 50%。
" 國慶假期期間,各地推盤積極性提升,同時企業加大項目優惠力度,項目到訪量較節前有所增加,但在假期出遊及市場信心尚未明顯修複下,城市及區域間分化仍較嚴重,除核心城市或成熟區域樓市熱度較高外,整體成交量表現一般。" 中指研究院表示。
" 雖然 9 月以來利好政策逐步落地,但市場情緒及成交端恢複均不及預期,後續仍需政策加持。"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表示。
近年來,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供應大幅增長,時代周報記者攝
分化行情延續
多家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各地樓市表現不一。部分城市在政策利好、供應增加的帶動下,市場活躍度得以提升,但市場持續性仍需觀察,短期依然有壓力。
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國慶假期,北京、深圳、上海、武漢、青島等重點 10 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 612 套,較去年 " 十一 " 假期日均成交量上漲 43.8%,仍不及 2021 年及往期成交水平。2019-2021 年國慶假期重點 10 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量分别爲 938 套、1041 套、966 套。
被監測的重點 15 城中,上海、武漢、蘇州等 7 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上漲,北京、深圳、溫州、成都等 8 城下降。
杭州漲幅居首,長假期間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 44 套,較去年上漲 5004.2%。諸葛數據研究中心指出,杭州新房成交漲幅顯著,一方面受去年假期網簽數據低基數影響,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杭州持續優化樓市政策,尤其是 8 月份以來," 認房不認貸 " 疊加局部限購放松,土拍市場升溫,在自身樓市基本面較好的基礎上,假期新房成色較佳。
上海、武漢日均成交量漲幅顯著,分别較 2022 年國慶假期增長 284.6%、219.4%。長假期間,上海共計 12 個新盤取證,其中 5 盤觸發積分,認購比例均在 200% 以上。武漢适逢 " 漢十條 " 出台和第 41 屆房交會,各大樓盤推出優惠力度亦較大,市場活躍度較以往有所提升。
成交下降城市中,跌幅最大的成都較去年下降 79.7%,溫州跌幅達 71.5%,一線城市北京、深圳也雙雙呈現下降态勢。
中指研究院的監測結果顯示,成都自 9 月 26 日發布樓市新政後,市場預期有所好轉,但成交仍較爲平淡。供給側表現積極,9 月 27 日、9 月 28 日有 33 個項目取證,基本在假期順銷。需求側較爲平淡,項目到訪量普遍增加 1-2 成,但轉化率仍維持在不足 10% 的水平,假期日均銷量與新政前相比并未有太大變化。
北京商品住宅簽約 116 套、1.76 萬平方米,較去年假期分别下降 48.2%、31.4%。由于網簽數據相對滞後,從認購情況來看,國慶期間北京新房認購 654 套、6.91 萬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 4.0%、7.3%,表現相對平穩。
" 換房需求的入市及推盤的增加有望帶動新房市場好轉,但購房者對北京繼續優化調控政策的預期較強,或造成觀望情緒延續。" 中指研究院表示。
深圳市場的分化趨勢仍在加劇。
國慶假期,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 3.45 萬平方米,日均成交面積較去年假期下降 46%,較節前一周下降 41%。中指研究院表示,國慶假期回家及外出的人數較多,深圳僅少數網紅樓盤熱銷,大部分售樓處氛圍一般,市場的觀望情緒依然濃厚。
根據時代周報記者觀察,在假期末尾發出銷售喜報的深圳新盤數量不多。開發商披露口徑顯示,招商蛇口位于前海的豪宅項目一灣臻邸銷售約 3.89 億元,萬科位于寶安的剛改項目未來之光 " 雙節 " 銷售約 2.8 億元,中海位于光明的剛需項目中海時光境去化約 2.1 億元。
更多項目表現平淡。龍華一剛需樓盤置業顧問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其所在項目平時每周大約接待三四十批客戶,好的時候有五六十批,而假期售樓處每天的來訪量隻有十幾二十批,平均每名置業顧問一天隻能接待一兩批客戶。
中指研究院認爲,若政策持續優化到位,同時随着置換改善需求逐漸入市,四季度核心城市市場有望企穩,而普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市場修複恐需更長時間。
成交存在回升空間
" 金九 " 結束,雖然整體成交數據尚未披露,但根據克而瑞的監測,三季度延續築底行情,9 月成交略有回升,成色不佳已是大概率事件。
克而瑞表示,三季度整體供應低位回升,但房企推盤熱情不及二季度,地市縮量的客觀制約疊加低迷市場行情的雙重影響,市場繼續下探。
國慶假期深圳一售樓處的看房人群,時代周報記者攝
據克而瑞監測,今年前 8 個月 120 個重點城市成交 22720 萬平方米,同比微增 1%,與去年同期持平。預估 9 月成交與 8 月基本持平,單月成交面積爲 2144 萬平方米,環比微增 2%,同比下降 26%,延續低位波動。
30 個典型城市中,一線因新政利好,對于成交促進作用比較明顯,9 月環比上升 9%,但三季度的整體市場表現弱于二季度。上海跌幅較爲顯著,累計同比轉負,主要是受到供給約束影響,疊加需求迎來階段性瓶頸期,成交略顯疲軟;北京、廣州、深圳三季度成交雖然同環比齊降,但前三季度成交基本持平去年同期水平。
重點二三線普降,不過仍有半數城市前三季度累計同比維持正向增長,典型代表爲杭州、天津、廈門、成都等,2023 年整體成交顯著好于 2022 年同期。杭州、成都主要得益于自住剛需剛改需求的釋放,廈門因高端産品迎來集中供應期,成交随之放量,天津整體呈現出脈沖式複蘇,剛需購房基數相對較大,支撐其成交出現局部回暖。
克而瑞強調,各城市分化還将持續加劇," 以銷定産 " 模式之下,短期内熱度較高的核心一二線城市仍将是房企推盤的重點區域,譬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還有部分前期深度調整的核心二線城市,諸如南京、武漢、蘇州等。
對于四季度,克而瑞認爲,随着政策持續發酵,新房成交存在一定的回升空間,四季度環比三季度有望穩中有增 10% 左右,維持弱複蘇,全年成交規模有望持平去年或微增 2%-5%。
" 黃金周 " 結束,已有房企再次進入沖刺狀态。
10 月 7 日,華潤置地深圳區域一項目發布假期優惠返場的消息。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該項目繼續推出少量特價房源,單套最高優惠約 5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