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諾不包含劇透
請放心觀看
看完《銀河護衛隊 3》更加确定,整個宇宙不能沒有小狗!
《銀河護衛隊 3》裏上過太空的狗狗科斯莫。科斯莫說,蘇聯人明知我會變成火球還把我發射上去。|《銀河護衛隊 3》劇照
在電影裏,狗狗科斯莫穿着宇航服,被前蘇聯送上過太空。它還會說話,和銀河護衛隊的夥伴們一起擊敗反派拯救實驗動物們。這樣一隻超級無敵棒的小狗,在開頭被說是 " 壞狗狗 " 會一直耿耿于懷,等來一句 " 好狗狗 " 才心滿意足。
太空狗的扮演者,是金毛和拉布拉多的串串。誰忍心說它是壞狗狗!|《銀河護衛隊 3》工作照
科斯莫的原型是一隻叫 "萊卡"(Laika,Лайка)的莫斯科流浪狗狗,它是第一個上太空的地球生物。漫威創造者賦予科斯莫超能力,讓它能繼續完成使命,而現實裏的萊卡卻有一個悲慘的結局……
第一位 " 宇航員 " 萊卡的紀念碑。| James Vaughan / Flickr
匆忙上馬的 " 太空狗 "
1957 年 11 月,正值蘇聯十月革命勝利 40 周年,美蘇冷戰不斷升級,當年 10 月蘇聯發射了一枚 " 斯普特尼克 1 号 "(Sputink,在俄語中是旅行者的意思)宇宙飛船。赫魯曉夫責令在 11 月繼續發射 " 斯普特尼克 2 号 " 飛船,并且要搭載一頭實驗哺乳動物,這裏當然有彰顯國力并向美國示威的意思。于是,人們開始挑選 " 預備役 " 的太空狗。
首批太空狗主要的選擇對象都是街頭流浪犬,爲什麽要選擇流浪狗,至今說法不一,比較可靠的說法是,當時認爲流浪犬比家犬有更好的挨餓能力和抗凍能力。雌性流浪狗萊卡,便是名單中的一員。
斯普特尼克二号的模型和内部解剖圖 | 俄羅斯聯邦國防部 / Wikimedia Commons
當時選取的流浪狗大約有十二條,大部分爲雜種犬,可能是當時蘇聯科學家認爲雜交犬會有更多遺傳優勢。
萊卡的真實血統至今未明,大家隻記得它性格極其溫順。在 NASA 的介紹中,萊卡被說成是薩摩耶和㹴的混種,而蘇聯官方說法是萊卡具有哈士奇或薩摩耶的血統,同時帶有小體型㹴犬的基因。
穿着飛行安全帶的萊卡|Wikipedia
魔鬼訓練
上世紀 50 年代的火箭運載能力極其有限,所以能留給實驗動物的空間狹小至極。倉促上馬的這枚斯普特尼克 2 号飛船沒有充分優化空間,使得第一波太空狗的搭載空間極其狹窄,到了完全無法挪身的地步。可以想象當時的 " 太空旅客 " 将會承受多大痛苦。
爲了讓它們适應環境,每條預備太空犬首先都進行了一次爲期二十多天的、逐步減少空間的适應訓練,從普通籠子到狹小籠子到最後完全無法動彈。
然而這個适應期的測試結果非常不理想,所有測試犬都出現了強烈的精神焦慮、皮膚潰爛、消化不良、便秘、以及表情恐懼等現象,爲此蘇聯科研人員不得不采取非常規措施——給測試小狗服用大量瀉藥和鎮靜劑,以維持它們基本生理和心理穩定。
在離心機裏進行重力适應訓練 | Popular Science / youtube
但事與願違,預備太空犬們依舊無法排便,也完全沒有适應這般大小的環境。在一些非正式記錄中表示,部分小狗根本沒通過這二十多天的考驗,就紛紛暴斃。
迫于政治任務的壓力,研究人員又不得不立馬開展第二項測試——把這些小狗關進模拟超重起飛環境的離心機,并在它們四周不斷加大噪音,以便減少它們在火箭起飛時的應激反應。同時把正常飲食改成爲太空生活量身定制的高熱量能量膠,這使得它們本來惡化的身體狀況雪上加霜!
接受訓練的萊卡|NASA
最後的晚餐
所有測試結束後,僅有萊卡和另外兩隻小體格犬——阿爾比那和穆什卡成爲了合格對象,其中萊卡被選中成爲第一頭太空犬,阿爾比那被當做備選應急犬,穆什卡則被當做地面實驗室的參照組。
以現在解密的資料來看,當時幾乎所有參與的科學家都反對這項有去無回且成功率不高的計劃。
主持實驗的科學家說萊卡安靜又迷人|spacepage.be
俄國人普遍愛狗,大家都對實驗犬的命運很同情,而赫魯曉夫軍令如山無法違抗。在火箭升空前的最後三天,幾位科研人員輪流帶着萊卡到自己家中和自家愛犬玩耍,并共享豐盛晚餐,因爲他們知道,當時的技術根本無法回收火箭,即便在十分順利的情況下,萊卡也将死于食物耗盡或者飛船使用壽命終結的那一刻……
爲萊卡設計的維生裝置,展示于莫斯科太空博物館 | James Duncan / Flickr
三天後,當萊卡被關上火箭艙門的最後一刻,大家紛紛親吻了它的鼻子,不少科學家還流下了淚水……因爲大家都知道,它再也不會回來了……
1957 年 11 月 3 日的早晨,乘坐着萊卡的斯普特尼克 2 号火箭,在位于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切順利,火箭不僅搭載着萊卡,更是承載着人類數千年探索宇宙的夢想一躍升天!
然而,幾天之後噩耗傳來:萊卡在起飛四天後由于氧氣将要耗盡,而不得不安樂死。世界各地航天愛好者對萊卡的早早離世扼腕歎息。可是,這是一條假消息,在 2002 年俄羅斯解密的前蘇聯文檔中揭露了真相。萊卡其實在飛船起飛後的 5~7 小時内,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由于設計和制造倉促,散熱裝置失靈,換言之,萊卡是被活活熱死的!
香港太空館的展示圖片 | Meikowkmeomi Othumddroa / Wikimedia Commons
在起飛前萊卡的心率大約是 100 次 / 分鍾,起飛過程中飙升至 240 次 / 分鍾,堅強的萊卡挺過了最初的煎熬,在第三小時心率又回到了起初的 100 次 / 分鍾。
可是再頑強的生命也抵不過人類一意孤行導緻的失誤,趕工的設計使得飛船上多種設備都無法正常運作,其中就包括萊卡的散熱裝置。最保守估計當時四周溫度也不低于 40 攝氏度,經過痛苦的大約兩小時,萊卡終于 " 走了 " ……
紀念偉大的合作者
萊卡作爲地球上第一個登上宇宙的活體生物,環繞地球飛行了四圈,然後斯普特尼克 2 号飛船連同萊卡的遺體一同環繞地球 5 個月。在 1958 年 4 月 14 日,繞地飛行 2570 圈後,它們一并墜入大氣層焚毀……
萊卡做爲第一位上太空的地球生物,爲後來人類載人太空活動積累了寶貴的數據。萊卡之死也引起了諸多關于實驗動物方法的思考和讨論。
不管是宇宙探索史,還是人類醫學史,對于實驗動物來說,都是一張長長的死亡清單。人類科學研究的進步,特别是醫學發現,都離不開無數實驗動物的犧牲。每一個因此而痛苦、因此而死去的動物,都是偉大的合作者——人類研究者們付出了時間與精力,而它們卻付出了一生。
羅馬尼亞郵票上的萊卡 | Wikimedia Commons
在萊卡死後,不同國家以不同方式紀念這位太空探索的先驅——羅馬尼亞和蒙古發行了萊卡的郵票,郵票上寫着 " 萊卡,第一位太空旅行者 ";NASA 把火星一處土壤取樣處取名爲 " 萊卡 ";在 2008 年,俄羅斯政府在莫斯科爲萊卡建造了一座紀念碑,外形是萊卡驕傲地站在斯普特尼克 2 号火箭之上,所在地是當年萊卡受訓實驗的研究所附近。
願萊卡和它所有的實驗動物夥伴們都能安息!
作者:羅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