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變得再好看些,人生會如何?
每個經曆過青春期的女孩,估計都體會過這條叩問帶來的誘惑力。古早的 " 醜女翻身 " 偶像劇或許會告訴你,隻有變美,才能修來愛情、生活的圓滿結局,這輩子才不算白過。
但在 Netflix 漫改新劇《假面女郎》中,卻剖開了這種幻夢——女孩對美貌的過度執念,唯一能得到的答案可能隻有 " 迷失 ",在對外貌的焦灼和上瘾中,一步步丢掉自我。
▲《假面女郎》
戲中的女主 " 金貌美 ",在成爲手刃渣男的罪犯前,原本是個天生開朗的女孩子。她愛唱歌、跳舞,長大後的理想是當一個被大家喜愛的人。
▲《假面女郎》
可惜歲數漸長,她的五官卻從不與美沾邊。
因爲長得不好看,就連媽媽也老對她的偶像夢投來打擊:" 這相貌要怎麽當?" 步入職場後,漂亮女同事總能比她獲得更多的青睐,别人撒撒嬌就能躲過的活,最後都落在她的頭上。
▲《假面女郎》
哪怕搭地鐵碰上色狼、被占便宜,最終要遭受質疑眼光的,也是她。
▲《假面女郎》
31 歲的新人演員李寒星在戲中扮演了整容前的貌美——小眼睛、大眼袋、高顴骨,每當她頂着飄飄長發步履遲緩地飄入辦公室,就連觀衆的彈幕都飄過幾番 " 怪物 " 的揶揄。
▲《假面女郎》
戲外的評論,神奇地成了戲内的影射。
貌美覺得,隻有戴上面具的她,才可以擺脫對自己容貌的焦慮。她的五官雖不可愛,可也擁有别人羨慕不來的好身材。
每當她戴起面具在直播中起舞,她總能在别人的追捧中感到神奇的滿足。臉,成了貌美的心結。她無數次想,要是我換張臉,該迷倒多少人啊。
▲《假面女郎》
《假面女郎》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實是刻畫了 " 醜小鴨 " 的瘋狂。
貌美這個人物,不是傳統 " 醜女大翻身 " 中被欺負的小白花,而是有複雜底色的蛇蠍女人。無論劇版還是漫畫版的貌美,都做過不少惡行。
她約見男網友,原以爲對方是個不看外表的好男人,結果被邀請到酒店房間繼續喝酒聊天時,她才發現不對勁——這不過又是個表裏不一、貪圖她身體的渣男。
▲《假面女郎》
在貌美回絕掉對方的肉體邀約後,對方不隻侮辱她的容貌,甚至譏笑 " 這麽醜的人,連開房費都虧了 "。
一怒之下,她毫不怯懦地和對方打了一架,結果卻失手導緻對方意外去世。
▲《假面女郎》
據說,看過漫畫的網友們都覺得改編不夠帶勁。畢竟在原著中,貌美的狠辣是更突顯的。
相比劇版把她的惡行美化爲 " 失手 ",原作中的她手刃渣男的決心,更果斷、更主動,也更毒。
▲《假面女郎》漫畫,圖源咚漫漫畫 APP。
貌美無疑是惡的,但她的惡行根源,除了對 " 醜 " 的評價應激,本質上還有對 " 自己隻能充當欲望玩物 " 的憤怒。
劇中,迷戀她身材的朱五男在嘴上雖然說着想保護她,可實際上也不過是把貌美充當自己的所有物。
當貌美整容、辭職後,他憤怒了,感覺貌美脫離了自己的掌控,随之暴力地與貌美發生性關系。備受刺激的貌美,最終選擇了結朱五男。
▲《請回答 1988》中的 " 正峰歐巴 ",這次飾演 " 壞人 " 朱五男。/《假面女郎》
對周圍人的失望,是貌美逐步堕入更深的容貌深淵的原因。劇版刻畫的貌美,總讓人以爲她的整容不過是爲了逃避法律責任,但其實在漫畫版中,她對美的渴求,是更野心勃勃的。
劇場版中,被捕入獄的貌美爲了拯救被朱五男媽媽複仇綁架的女兒,冒死逃獄。可事實上,漫畫中的她想逃跑是因爲過度整容的臉急需一次修複,才能保住美麗容顔。于是,才有了後來幾次她與獄長、監獄女大哥的 " 回旋戰 "。
▲《假面女郎》漫畫,圖源咚漫漫畫 APP。
病态式的迷戀使貌美最終成爲一個被整容徹底毀掉的人。改編後的貌美,不僅 " 瘋狂 " 打了折扣,甚至她傷害别人的動機、對外貌無法遏止的在乎、整個作品對女性容貌焦慮的黑暗折射,也變單薄了。
許多人說,貌美的性子太作妖了,一點也不像其他複仇戲女主一樣,至少三觀極正、惹人憐。可我覺得,貌美的發瘋,恰恰是另一種更龐大的 " 容貌恐懼 " 的呈現。
當周遭人都不可避免地隻把好意投向漂亮的人,她對 " 醜 " 這個字的恐懼、宣洩,其實是爲了掩飾内心的挫敗與無力。
這幾年,韓劇複仇輪番上演,如果說《小小姐們》是向階級壁壘複仇、《黑暗榮耀》是對校園欺淩的反擊、《夫妻關系》是向欺瞞成性的親密關系送刀子,那《假面女郎》無疑是一部向性暴力、把女性作爲凝視欲望物的所謂 " 容貌正義 " 的複仇劇。
▲《黑暗榮耀》
複仇戲是敏感的社會全景圖。但《假面女郎》再 " 瘋 ",畢竟也隻是爽劇,是一種戲劇表達,現行世界裏頭的韓國女人,做不到貌美的不顧一切,卻也必須得陷在容貌的桎梏中。
桎梏的一種,是職場對女性的設限。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韓國男女工資差距高達31.1%,在 39 個 OECD 成員國中居首,自加入 OECD 以來連續26年居首。
差别之大,使得女性的職業競争尤爲激烈。爲了獲得更多機會,她們隻能把美麗當成 " 弱者的武器 "。
▲《整容之都》中受訪者坦言外貌之于工作的重要性。
紀錄片《整容之都》中,受訪者崔洋是個擁有彎彎笑眼的可愛姑娘,她想整容的目的,隻是爲了獲得一份更好的工作。
她說:" 在這裏,整容是非常普遍的事,擁有更符合社會标準的外貌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機會,許多女孩已經把整容視爲一件必須做的事了。"
▲《整容之都》崔洋
在韓國職場,美被認爲是一種自制力的表現。
他們認爲,有自制力的人,才會有優秀的工作能力,而身形、體重、外表,都是可以通過自制力來控制吃食、學習化妝甚至是整容來改變的。雖然男女都會受限其中,但顯然女性要承受的壓力是更多的。
對姿色的審視,溶解在了更具象的要求中。幾年前,韓國一家經濟公司的招聘廣告上甚至赫然寫着需要 "C 罩杯、智慧與外貌并存的女性 "。
▲韓國公司招聘真實截圖。
他們還會把應聘人的簡曆照發給傳統觀相師,再根據他的意見決定是否發放 offer。
蠻有意思的是,在觀相師的眼中,高挺筆直的鼻子,就是事業運的象征。忍不住猜想,爲了獲得工作機會,黃金比例的标準美人鼻,或許也是那麽多人熱衷的原因之一吧。
▲《整容之都》中采訪的觀相師。
變美,也是韓國女星獲得尊重和成功的手段。職場的激烈,導緻了韓國女性最終隻能選擇老舊的人生步子——依賴丈夫來獲得安穩的生活。
一旦丈夫變心、出軌,她們的人生安全感就破碎了。而尋得好老公、保持婚姻的唯一秘訣,是美貌。
如果說崔洋是爲了事業整形,那麽《整容之都》中的薇芙,整形執念僅僅是 " 爲了變得更美 "。
▲《整容之都》
鏡頭中的她,明明有白皙的皮膚、大眼睛,可她依然覺得自己的額頭不夠飽滿、下巴不夠窄尖,不是當年流行的 " 大美人 " 模樣。
冒着生命危險做手術,隻是爲了更貼合主流審美,來換取青睐。
▲《假面女郎》中整容的其中一名女性角色。
一直覺得,所謂 " 醜女大翻身 " 的戲份,不過是種 PUA。
韓綜、韓劇裏總有無數的案例在說,轉身變美後會等來怎樣的圓滿結局。古早的《Let 美人》綜藝口号一直大喊 " 美是女人的必須條件 ",無數女孩通過整形獲得新人生的故事,看起來相當勵志。
▲産後身材走形的媽媽,在《Let 美人》節目組幫助下減肥變美成功,被稱爲 " 成功奪回了丈夫的心 "。
可認真想多些,用漂亮兌換而來的得意人生,不過是對美麗相貌的另一種誘導——想活得更好,就更不允許 " 醜 " 了。符合主流審美的外貌,似乎已是唯一通往理想人生的捷徑。
但,變美後真的就無憂了麽?無數的整容失敗、副作用顯現、需要數十年不停修複面容的例子,卻鮮少被提起。
《假面女郎》中,原本想靠整容告别醜陋的貌美,在年歲漸長後,慢慢開始了整形後遺症,鼻梁和五官的坍塌使她更頻繁地陷入容貌恐懼的悲劇裏頭。
▲《假面女郎》漫畫,圖源咚漫漫畫 APP。
整容、容貌焦慮,爲什麽會成爲韓國的 " 文化 "?其中一個因素,是資本。
無論是靠外形掙錢的韓國女團還是整容,都是韓國重要的顔值經濟。遍地的廣告、綜藝、韓劇,讓女孩們相信美麗是可以讓自己增值的,保持美麗,是女人應該盡到的義務。受挫時,當然也得從自己的樣貌上找原因。
▲《假面女郎》中随處可見的廣告。
韓國社會對女性的凝視枷鎖,也更深。
估計不少人都聽過那兒的 " 習俗 " 吧," 不化妝就是不禮貌的 "" 外表就是能力和實力 "…… 在這種語境中長大的姑娘,從小就必須學會與自己的外貌 " 打架 "。
她們身上的一丁點小瑕疵總是能被社交網絡放大——太胖、臉太寬、皮膚太黑,女人的身體成了資本、權力、價值的遊戲。而處于劣勢的女孩,隻能通過美麗來爲自己獲得更多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
▲《假面女郎》
化妝對于女孩來說本是一種自由選擇,可如今卻成爲了韓國女孩 " 必須要做 " 的文化之一。
2020 年的數據顯示,韓國女孩子第一次化妝的平均年齡是 12.7 歲,這表示許多人在中學時就已經開始化妝了。據說,有些上中學的韓國女孩還在推特上發文稱 " 上學如果不化妝,是會被孤立的 "。
在韓國、日本,某些表達 " 廁所 " 的詞翻譯過來,也叫 " 化妝室 ",是提供給女孩們随時補妝的空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得不感歎這些細節,其實也是對女性 " 美貌 " 的另一種呼喚。
其實,我從不排斥女孩們用整形來讓自己變得更美。整形不是壞事,它本是一種爲容貌受損的人提供得以正常生活的體面手段和工具。
我害怕的是美麗規訓背後,爲美貌一個個 " 消失 " 的女人。《假面女郎》漫畫中,貌美整容後的照片被刊登上電視,可光是大街上來來往往的大美人,和她相似的就已近過半。
▲《假面女郎》漫畫,圖源咚漫漫畫 APP。
流水線的美人臉,像一個個被框好的面具。這裏其實也暗示了貌美隻能在迷失中扮演他人想象中的 " 女性 " 一輩子,尋不回自己。最終,她也成爲了供人觀看的、迷失的美貌玩偶。
▲《整容之都》紀錄片:韓國整形範本中,相似的黃金比例臉。
而這種 " 消失 ",也在貌美的母親身上得以瞧見。有一幕是這樣的:當貌美發現自己懷孕後,她喃喃道:" 寶寶會不會很醜?我的媽媽從沒有一次和我說我很漂亮,但我會和寶寶說她很美。"
▲《假面女郎》
或許,媽媽并非不愛她,而是媽媽也曾被困在了容貌焦慮的旋渦中好久。無論哪一代,女性總是要遭受更多的凝視與規訓," 要管理好身材,才不會被丈夫嫌棄 "" 要長得好看,才能嫁到好人家那去 ",一旦不美,似乎都會丢了光明的未來。
不知道得等多久,對着鏡子觀看自己的女人才不用着急遮掩身體瑕疵,無須祈禱用另一張臉、另一副更苗條的身軀,來替換掉當下的自己。
内容作者:nico